第188章 边关重开商贸(1/2)
河西走廊,这片被岁月风沙侵蚀了千年的古老通道,在帝国新政的滋养下,正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如血残阳缓缓沉入遥远的地平线,将无垠的戈壁与天边染成一片壮丽的橙红。
一支规模庞大的商队,正在嘉峪关外最后的补给点进行出发前的最后整备。
队伍前方,插着一面迎风招展的玄底金龙旗。
这是得到朝廷特许、组织大型远行商队的“天启皇商”标志。
除了传统的、驮载着丝绸与瓷器的骆驼队伍,发出沉稳的铃铛声,队伍中还格外引人注目地加入了五辆崭新的四轮货运马车。
这些马车的车轴经过了加固,配备了特制的多层压实橡胶轮胎,虽仍是实心,但弹性和耐磨性已远超初期。
在布满碎石的戈壁滩上行驶,展现出惊人的平稳性与载重能力,引得周围牵着骆驼的老商贩们投来惊异的目光。
边关重开了!
嘉峪关那饱经战火与风霜的城楼,刚刚完成了大规模的修缮与加固,巍然耸立,焕然一新。
关口处,身着新式轻甲、精神抖擞的守关士兵,正一丝不苟地检查着商队人员手中那份做工精美、带有复杂暗纹与水印的新式通关文牒。
关楼上方,一架经过改良的“望远观察镜”不时调整着角度,警惕地扫视着关外辽阔的疆域。
关外,一队执行巡逻任务的帝国轻骑兵疾驰而过,他们的坐骑蹄声清脆而富有节奏,仔细看去,马蹄上都钉着由研究院冶金坊特制的新式马蹄铁,不仅更加耐磨,其特殊的抓地设计也提升了在松软沙地和戈壁上的行进效率与稳定性。
在哈密卫新设立的官方货栈里,人声鼎沸,充满了异域风情。
来自西域各部的商人惊喜地发现,这里不仅能补充到干净的饮水和充足的草料,货栈旁还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子。
上面用汉文和回鹘文写着“官准武装护卫,按程计价,保货平安”。
这是朝廷为了保障商路安全、同时规范民间武力而设立的新举措。
几位粟特商人正在柜台前,与货栈管事仔细商议着雇佣护卫前往撒马尔罕的价钱。
另一边,一位来自中原官营商队的管事,正被一群好奇的西域商人围在中间。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衬着软缎的木盒,里面摆放着几枚造型精巧的新式指南针。
“诸位请看,”
管事拿起一枚,自豪地介绍道,
“此乃京城天工院最新出品,其内指针经过特殊处理,磁力强劲稳定,外层以水晶密封,内有油液阻尼,即便遭遇西域常见的沙暴颠簸,亦能迅速指向,不易失准!”
“胡大在上!这真是好东西!”
一个高鼻深目的于阗商人惊叹道,
“若在迷途时得此物指引,说不定真能捡回一条命!”
“是啊是啊!以往那些老旧的司南,稍一晃动就转个不停,实在误事!”
众人纷纷附和,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开始急切地询问价格与购买方式。
而在张掖通往酒泉的官道旁,一段由工部主导试点的硬木轨道工程,更是成为了过往行商与百姓围观的热闹景点。
只见两根经过防腐处理的坚硬木材,被牢牢固定在石基之上,形成平行的轨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