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又要搬家?(1/2)
京都的春日午后,阳光透过昊天集团临时总部顶层办公室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许昊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着总裁唐骏刚刚送来的紧急报告。
他逐页翻阅,眉头越皱越紧。
报告里没有冗长的文字,更多的是用直观的数据对比图和现场照片说话:
人均办公面积曲线持续下滑,已跌破行业舒适线;
会议室使用率统计表上,几个主要会议室的预订冲突率高达70%;
几张抓拍的照片显示,一些新入职的员工甚至在茶水间旁边的临时加座上办公,背景里是来来往往接水、冲泡咖啡的同事。
内线电话响起,许昊按下接通键,声音沉稳:
“让唐骏、武卫、乔晚现在到我办公室来。”
不过两分钟,三人便先后抵达。
唐骏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焦虑,武卫则是一贯的冷静审慎,而乔晚则抱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眼神专注,显然有备而来。
“都坐。”
许昊将报告推向桌子中央,
“情况比我们想象中恶化得更快。唐骏,你再具体说说。”
唐骏深吸一口气,身体微微前倾:
“许董,武总,乔总,形势确实非常严峻。摩托罗拉移动业务部的整合团队首批五十人到位后,我们原本规划的b区拓展空间立刻告急。现在不仅仅是人均面积不足的问题,关键是功能性空间被严重挤压。”
他指着报告中的一张图表:
“我们的核心研发团队,比如微光和昊天oS项目组,需要频繁进行头脑风暴和封闭开发,但现在他们连一个能保证不被干扰的中型会议室都很难确保。行政部反映,上周发生了三起因为会议室预订时间重叠,几个项目组负责人当场争执的事件。这已经直接影响到了项目进度和团队情绪。”
他加重了语气:
“这根弦,已经绷到极限了。任何新的业务扩张或者人员引进,都会导致这根弦彻底断裂。我们必须立刻找到解决方案,不能再拖了。”
cFo武卫推了推他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地扫过报告上的数据。
他沉吟片刻,用他特有的、带着数字精确性的语言说道:
“唐总描述的困境,我完全理解。从财务和运营效率角度看,我们有几种选择,但各有利弊。”
他条分缕析地阐述:
“选项一,就地扩张,在周边园区继续租赁分散的办公点。 这是最快速的止血方式。但弊端极大:首先,管理成本会呈几何级数上升,行政、It、人事等支持部门需要多头奔波;其次,沟通成本激增,跨部门协作效率将大打折扣,不利于我们强调的‘敏捷’和‘协同’文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它会严重稀释我们辛苦建立起来的企业文化认同感。”
“选项二,寻找一个全新的、足够大的集中办公地点进行整体搬迁。 这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同样面临挑战:在京都核心区域,找到能一次性容纳我们现有体量并预留合理增长空间的整栋或大面积连续物业,非常困难。而且,无论是购买还是长期租赁,都意味着一笔极其巨大的资本支出或长期租赁承诺。我们需要权衡的是,这笔投入相对于三年后我们自建总部的投入使用,其成本和效益是否匹配。”
武卫的分析冷静而客观。
许昊的目光转向一直安静聆听、默默记录的乔晚。
“乔晚,你负责集团的资产配置和战略投资,说说你的看法。我们需要一个既能解燃眉之急,又符合集团长期利益的方案。”
乔晚闻声抬头,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
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带来的笔记本电脑连接到大屏幕上,随即调出了一份制作精良、数据详尽的ppt。
“许董,唐总,武总,”
她的声音平稳而清晰,带着令人信服的力量,
“基于对当前市场环境的研判和我们集团的实际需求,我建议采取 ‘双管齐下,资产持有’ 的策略,分别解决总部和研究院的空间危机,并将其转化为集团的战略性资产。”
她切换幻灯片,一栋气势恢宏、线条流畅的现代化摩天大楼效果图出现在屏幕上,背景正是标志性的央视大楼。
“首先,关于集团总部的过渡方案。我强烈推荐的目标是——华润集团在cbd核心区刚刚竣工的‘华润大厦’。”
她开始阐述理由,逻辑严密,直击要害:
“第一,绝佳的地理位置与卓越品质。 华润大厦位于cbd黄金地段,与央视大楼为邻,其建筑品质、设计理念和物业管理均属国内顶尖水平。这完全符合昊天集团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的形象定位,能极大提升我们的品牌价值和客户信心。”
“第二,完美的时机与收购窗口。 这栋大厦刚刚完成竣工验收,尚未正式投入市场。最关键的是,”
乔晚顿了顿,强调道,
“我们通过可靠渠道获悉,受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华润集团自身面临一定的资金流动性压力,因此对于出售这栋优质物业持有非常积极的态度。这为我们创造了绝佳的收购窗口期,在谈判中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