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天地翻覆 > 第154章 中介的公益扩张

第154章 中介的公益扩张(2/2)

目录

周婷立刻起身迎上去,接过男人手里的登记信息,上面写着儿子的工作单位、预算,还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字:“希望离公交站近一点,方便上班。”“大叔,您放心,”周婷递给他一杯热水,“我们这里是公益服务站,不收取任何中介费,我这就帮您找合适的房源。”

她翻开房源册,很快找到了一套开发区附近的单间,月租750元,步行十分钟就能到公交站。“您看这套怎么样?房东是一对老夫妻,房子虽然旧了点,但很干净,而且允许押一付一。”周婷把房源照片递给男人,“明天我们可以带您儿子去看房,满意了再签合同。”

男人看着照片,眼眶一下子红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我们跑了好几家中介,不是中介费太高,就是房源不合适,没想到这里还能免费帮忙……”他激动得说不出话,连连给周婷鞠躬。

送走男人,周婷回到座位上,手机响了起来,是之前一起做中介的同行打来的,语气带着嘲讽:“周婷,你是不是傻了?放着好好的佣金不赚,跑去做什么公益?那100万补贴够你折腾多久?现在市场上炒房客都在抢房源,你倒好,专做低价房,早晚把自己玩垮。”

周婷淡淡一笑,回应道:“每个人的活法不一样,你追求短期利益,我想做长久的事。这座城市有太多人需要安稳的家,我能帮一把,就觉得值。”挂了电话,她看着窗外渐渐放晴的天空,心里无比坚定。

接下来的一个月,公益服务站的名气越来越大。刚毕业的大学生们互相转告,纷纷来到这里找房;社区居委会主动找上门,希望能合作开展租房政策宣讲;甚至有几个房东主动联系周婷,愿意把自己的闲置房源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租,支持公益。

服务站里的房源越来越多,从最初的30套扩展到100多套,涵盖了单间、两居室、廉租房等多种类型,每月能帮上百个年轻人和贫困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周婷还组织员工编写了《大学生租房避坑指南》,免费发放给刚毕业的学生,里面详细介绍了如何核实房东身份、如何签订正规合同、遇到纠纷该如何维权。

有一天,小张突然来到服务站。她还是老样子,扎着马尾辫,只是脸上多了几分成熟。“周婷,我听说你开了公益服务站,特意来看看。”小张的语气带着歉意,“以前的事,对不起,我不该怪你。”

周婷拉着她的手,坐在橙色的便民座椅上:“该说对不起的是我,当初是我太贪心,带你炒房亏了钱。”

“都过去了,”小张摇摇头,指着墙上的锦旗,“你现在做的这些事,真的很有意义。我现在也换了工作,在一家教育机构做行政,看到你帮这么多年轻人,我也替你高兴。”她顿了顿,又说,“我有个朋友刚毕业,想找房,我已经把她介绍过来了,她说这里的服务又专业又贴心。”

周婷心里一暖,原来,诚信和公益真的能化解矛盾,也能赢得认可。她看着服务站里忙碌的员工,看着那些脸上带着希望的租客,忽然明白:中介行业不只是房地产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更是连接人与家的桥梁。这座桥梁,不该被利益腐蚀,而应该被责任和温度支撑。

年底盘点时,小王拿着报表走进来,脸上满是惊喜:“周姐,我们这个月的商业单也涨了!很多租客觉得我们公益做得好,靠谱,都把身边买房、租房的朋友介绍过来,盈利比上个月涨了20%!”

周婷笑了,这正是她想要的结果——公益和商业并不冲突,用公益积累口碑,用诚信赢得客户,才能走得长远。她翻开新一年的计划,在纸上写下:“2015年,新增2个公益服务站分店,覆盖周边区县;扩大租房应急基金规模,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开展‘租房公益月’活动,联合房企推出更多低价长租房。”

窗外的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公益免佣”的印章上,折射出温暖的光芒。周婷站起身,望着墙上“住有所居,心有所安”的标语,心里充满了力量。在这个房地产行业疯狂狂奔的年代,太多人被杠杆和欲望裹挟,忘记了房子的本质是家。而她的公益服务站,就像一盏小小的灯塔,在浮躁的市场中,为那些需要安稳的人照亮前行的路。

她知道,公益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同行的嘲讽,可能会面临盈利的压力,但只要想到那些因为她的帮助而找到家的人,想到他们脸上的笑容,她就觉得一切都值得。“我们不仅要卖房子,还要帮人解决住房问题”,这句话早已刻进周婷的心里,也刻进了“婷好中介”的每一个角落。在这个狂欢与危机并存的时代,她用诚信和公益,为自己的中介事业,也为这个浮躁的行业,守住了一份最珍贵的初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