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新胜之困(1/2)
秭归城下,蜀军大营灯火通明,巡夜士兵的脚步声和刁斗声规律地响着,与远处秭归城头隐约传来的呼应声交织,打破了峡江夜晚的寂静。
中军大帐内,气氛却有些凝重。
张飞如同困在笼中的猛虎,焦躁地来回踱步,沉重的战靴踏得地面咚咚作响。他时不时望向秭归城的方向,环眼中满是压抑不住的战意和烦躁。
“憋屈!忒也憋屈!”他终于忍不住低吼出声,声音在帐中回荡,“俺们刚打了大胜仗,一口气夺了夷陵,追得陆逊小儿屁滚尿流!如今却要在这秭归城下干等着!看他陆逊在城里逍遥!俺这心里,如同火烧一般!”
他猛地停下,看向正对着地图沉思的陈到:“叔至!俺知道你说得有理,这秭归城看起来是块硬骨头。但俺们士气正盛,何不趁夜打造些简易云梯,明日拂晓便猛攻一阵?说不定就能一鼓作气,拿下此城!总好过在此空耗粮草,钝了将士们的锐气!”
陈到抬起头,脸上带着连日征战的疲惫,但眼神却依旧清澈冷静。他放下手中的笔,缓缓起身。
“三将军,您的心情,到我明白。”陈到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我军新胜,士气高昂,确是可贵。然,您亦看到,秭归非是夷陵。陆逊新败入城,如同惊弓之鸟,戒备必然森严至极。且其城高池深,我军缺乏重型攻城器械,仅凭简易云梯和一股血气之勇,恐难撼动。”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夷陵和秭归之间的区域,以及更后方的长江水道:“此为其一。其二,我军自夷陵出战,连续突破阻击,长途奔袭至此,将士虽勇,实则已近强弩之末,体力消耗极大,急需休整。其三,亦是至关紧要的一点——我军补给线已然拉长!”
陈到的语气加重:“粮草、军械、尤其是攻城所需之大型器具,皆需从后方转运。夷陵新下,周边区域吴军溃兵、山匪乃至心怀异志的土豪是否肃清?通往夷陵的水陆道路是否安全畅通?若我军顿兵坚城之下,久攻不克,而粮道被断,或是后方生乱,则前线大军危矣!”
张飞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陈到句句在理,一时语塞,只是眉头皱得更紧。
陈到继续道:“其四,陆逊虽败,然东吴根基未损。其水军仍控大江下游。若其见我军顿兵秭归,久战疲敝,遣水军溯江而上,骚扰我后方,甚至尝试断我归路,与秭归守军内外夹击,我军岂不腹背受敌?”
他看向张飞,目光恳切而坚定:“三将军,兵法云‘城有所不攻’。秭归虽是要地,然此刻强攻,非但难下,反而可能将我大军置于险地。到非是畏战,实乃为大局计!”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难道就此退兵不成?”张飞闷声问道,语气已不似方才那般急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