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刘备的抉择(2/2)
“此乃‘有限惩戒,夺回要地’之策!”
诸葛亮声音激昂起来,“集中精锐兵力,以雷霆万钧之势,夺回此二处战略要冲!打通我军东出荆州之通道!此举,既可重创东吴守军,雪耻复仇,又可夺得日后无论北图中原还是东进雪耻的战略主动权!”
“更可向孙权展示我大汉兵锋之利,迫使其在惊恐之下,签订城下之盟!届时和约之条款,必远胜今日其虚伪之‘馈赠’!此乃…以战促和,以胜止战之上策!”
“有限惩戒?”张飞瞪大眼睛,显然觉得不过瘾,“打都打了,就为了两个城?太便宜那碧眼儿了!”
“车骑将军,非也。”
陈到踏前一步,接口道,他的目光扫过众将,最终落在刘备身上。
“丞相之策,非为便宜东吴,实为…以最小代价,谋取最大实利!”
他手指同步点向夷陵、秭归:“此二城,如同扼住东吴上游命门的铁锁!夺回此地,则我水军可顺流而下,直逼江陵!”
“东吴则寝食难安,必须时刻重兵布防,耗费巨大国力!而我,进可攻,退可守,主动权尽在掌握!”
“反之,若贪功冒进,欲毕其功于一役,一旦受挫,非但灭吴不成,恐连已到手的战果亦将丢失,甚至动摇国本!”
“陛下,白毦最新情报显示,陆逊已在夷陵一带纵深布防,倚仗地势,营垒相连,正盼着我军主力深入,与之决战!我军岂能如他所愿?”
陈到的话,结合了战略大局和白毦的具体情报,比诸葛亮的大略更为具体,也更具说服力。
他看向张飞:“翼德将军欲雪恨,此战便是最好机会!”
“夷陵地势险峻,非纯凭水军,正需将军这等猛将率精锐步军攻坚拔寨!届时,吴狗的血,足够染红长江!岂不快哉?!”
张飞张了张嘴,虽然还是觉得不够痛快,但陈到那句“吴狗的血足够染红长江”和“攻坚拔寨”说到了他心坎里,哼了一声,没再反驳。
刘备的目光在舆图上那两个关键点上久久徘徊。
他仿佛能看到那险峻的山峦,奔腾的江水,以及插上大汉旗帜后,蜀军战船鱼贯而出的壮观景象。
打通门户,掌握主动…
这确实比盲目倾国东征,要稳妥得多,也…
狡猾得多。
他又看向关羽。
关羽微微颔首,沉声道:“二哥,孔明与叔至之言,老成谋国。夺回门户,方是长久之计。此战,某愿为前部!”
连最恨东吴的关羽也支持有限攻击,这极大地影响了刘备。
朝堂上的争论渐渐平息,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刘备。
刘备缓缓站起身,目光变得无比锐利和坚定,他做出了决断:
“善!”
“即依丞相与骠骑大将军之策!”
“此战,目标——夺回夷陵、秭归!重创吴军,打通东出门户!”
“着令!”
“车骑将军张飞,为前军都督,率精兵两万,即刻开赴白帝城,为大军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骠骑大将军陈到,总督白毦诸营,负责情报、渗透、破袭敌军要隘,为大军扫清障碍!”
“镇东将军赵云,总督水军并后勤粮草,保障大军侧翼及补给!”
“汉寿亭侯关羽,坐镇成都,总督禁军,卫戍京师,并协调后方诸事!”
“丞相诸葛亮,随朕同行,参赞军机,总督全局!”
“其余诸将,各率本部,听候调遣!”
“大军克日出发!此战,务求必胜!扬我国威!雪我国耻!”
“臣等遵旨!必胜!必胜!必胜!” 山呼海啸般的应诺声震彻殿宇。
战略已定。
一场目标明确、有限度但足够激烈的惩戒之战,即将拉开序幕。
长江的波涛,将再次被鲜血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