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 > 第5章 卧龙

第5章 卧龙(2/2)

目录

诸葛亮起身,扶住刘备:“使君仁德布于四海,思贤若渴,此乃天意。亮虽不才,愿效犬马之劳。”

他终于应允出山!

草庐之对,尘埃落定。

陈到在阴影里,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心中波澜起伏。

诸葛亮的智慧,远非书本所能承载。

那份从容的气度,对天下大势如掌上观纹的洞察,言语间蕴含的磅礴力量,都让他深感自身的渺小。

电视剧、电影中诸葛亮的睿智、气度,不能形容真人十分之一。

陈到更加坚定了“藏拙”的决心。

在这样的人面前,任何自作聪明都是班门弄斧。

就在这时,堂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低低的争执声,打破了草庐内激荡后的宁静。

关平眉头一皱,正要出去查看。

“何事喧哗?”

刘备也收敛了激动,沉声问道。

一个刘备的亲兵在门外禀报。

“启禀主公,赵将军遣人来报,营外三里处发现数名可疑樵夫,行迹鬼祟,似在窥探营寨虚实。赵将军已派人盯梢,特遣人请示。”

营寨被窥探?

新野地处夹缝,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是大战前兆。

刘备脸色一肃:“可曾擒获?是何来路?”

“回主公,对方颇为警觉,未能靠近擒拿。观其形貌口音,不似本地人,倒像是……北地流民。”亲兵答道。

“北地流民?”

刘备沉吟,目光看向诸葛亮。

这身份太过模糊,难以判断是曹操的细作,还是真的流民。

诸葛亮神色不变,端起粗陶茶杯,轻轻啜了一口,目光再次若有若无地扫过角落里的陈到。

目光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

陈到心中念头急转。

他知道诸葛亮在看他,这是一种无声的考验。

他不能沉默,显得无能;也不能僭越,显得狂妄。

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抱拳躬身,声音沉稳清晰,带着军人的干练:

“主公,诸葛先生。末将斗胆陈言。北地流民,确有可能。然值此敏感之时,出现在营寨附近窥探,不得不防。

末将以为,与其猜测其来路,不如观其行止。若为细作,必有传递消息之需,或藏匿于附近村落,或有隐秘接头之法。

赵将军既已盯梢,可令暗哨暂勿打草惊蛇,严密监视其落脚点及接触之人,顺藤摸瓜,或可辨其真伪,甚至钓出背后主使。

若其确为流民,见我军戒备森严,自会离去,亦无大碍。”

他没有直接判断对方身份,也没有提出激进的抓捕建议,而是基于最基本的侦察逻辑:观察行为,寻找证据链。

思路清晰、稳妥,符合他一个基层军官的身份,也符合当前“不惊动潜在敌人”的原则。

刘备闻言,点了点头:“此言有理。孔明先生以为如何?”

诸葛亮放下茶杯,目光在陈到身上停留了稍长的一瞬。

眼神中闪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捉摸的意味,似是意外,又似是了然。

他缓缓开口:“陈军侯思虑周全,此法甚妥。可依此行事。另,营寨外围巡哨,可稍作调整,明哨暗哨结合,虚虚实实,令窥探者难辨真伪。若真是细作,见此阵势,心疑则易露马脚。”

他不仅肯定了陈到的建议,还补充了更精妙的布置,同时点出了“陈军侯”三个字,显然记住了陈到的名字和职位。

看似平常的称呼,却让陈到心头微凛。

在诸葛亮这里,被记住名字,未必全是好事。

“好!就依先生与叔至之言!”

刘备立刻下令亲兵去传达命令。

他看向陈到,眼中多了几分赞许:“叔至沉稳,甚好。”

“谢主公、先生!”

陈到再次躬身,退回阴影,心跳尚未平复。

刚才那番话,他自觉并无出格,只是基于常识的判断。

但诸葛亮的眼神,让他感觉自己像一张被轻轻掀开一角的纸。

会谈继续,刘备又请教了一些内政、军备的问题,诸葛亮一一解答,条理清晰,切中要害。

陈到全程保持沉默,如同泥塑木雕,只将那些精辟的见解牢牢记在心底。

他注意到诸葛亮在谈及“内修政理”时,特别提到了“抚民以安,积粟以备,缮甲厉兵,以待天时”,这与自己正在军中推行的卫生、整顿,隐隐有契合之处,都是夯实根基。

时间流逝,日影西斜。

刘备终于起身告辞,言辞恳切,约定三日后正式迎请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送至柴扉外,长揖相送。

回营的路上,刘备心情激荡,与关平谈论着诸葛亮的才智,言语间充满了希望。

陈到沉默地跟在后面,寒风掠过脸颊,让他发热的头脑渐渐冷却。

他仔细回想着草庐中的每一个细节:诸葛亮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微的动作。

那份深不可测的智慧,那份掌控全局的从容,那份洞悉人心的敏锐……

都让他感到一种巨大的压力,同时也是一种指引。

“在这样的人面前,任何取巧都是自取其辱。”

陈到在心中告诫自己,

“唯一能做的,就是脚踏实地,做好分内之事。用行动证明价值,而非言语。白毦兵的种子要深埋,卫生条例要见实效,练兵要出真章。

麦城……那才是需要真正锋芒毕露的时刻,在此之前,必须隐忍,必须积蓄足够的力量和信任。”

他想起诸葛亮最后看他那一眼。

那不是看一个普通军侯的眼神,更像是看一颗落入棋盘的、位置尚不明确的新子。

这让他既感到一丝不安,又隐隐有些兴奋。

“诸葛孔明……”陈到默念着这个名字,抬头望向新野城头飘扬的、略显残破的“刘”字大旗。

历史的巨轮,因为卧龙的出山,开始加速转动。

而他陈到,必须在这巨轮之下,找到自己撬动命运的那个支点。

握紧了腰间的刀柄,冰冷的触感传来一丝真实的力量。

路,还很长,但方向,似乎比之前清晰了一分。

加快脚步,跟上刘备的身影,朝着那座依旧简陋、却仿佛因一人出山而有了不同气象的军营走去。

那里,有他需要打磨的种子,有他需要证明的“实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