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胡三爷治悍妇(1/2)
河北保定府有个杨家庄,庄里有个叫杨万石的汉子,是个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老实人。这老实本不是毛病,可杨万石老实得过了头,全因家里有个凶悍的媳妇王腊梅。
这王腊梅生得膀大腰圆,一脸横肉,骂起街来能震得屋檐落土。自打嫁到杨家,不出三年就气死了公婆,对杨万石的弟弟杨万钟更是百般欺凌。万钟不堪忍受,早早离家到城里谋生去了,只留下个幼子小虎,在杨家艰难度日。
再说杨万石,原本在镇上中学当教书先生,也算体面人,可一回家就像老鼠见了猫。王腊梅稍不顺心,抄起擀面杖就打,杨万石连躲都不敢躲,只会抱着头求饶。
这年腊月二十三,正是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杨家庄来了个外乡人。此人五十上下年纪,穿一件半旧的青布长衫,面容清癯,眼神透亮,自称姓胡名三,是个走街串巷的货郎。
胡三爷推着个独轮车,车上装满针头线脑、胭脂水粉等小物件,一进村就吆喝起来。恰巧杨万石放学回家,见这货郎面生,便上前搭话。
“这位先生看着面生,打哪儿来啊?”杨万石客气地问道。
胡三爷拱手笑道:“在下关外人士,常年在外奔波,今日路过贵地,讨碗水喝。”
杨万石本是热心人,便邀胡三爷到家中歇脚。一进院门,就见王腊梅叉腰站在当院,瞪着眼骂道:“死鬼,又带什么不三不四的人回来?还不快去做饭!”
杨万石吓得一哆嗦,忙赔笑道:“娘子,这位胡先生路过咱家,讨碗水喝。”
王腊梅上下打量胡三爷一番,见他衣着朴素,不似有钱人,便冷哼一声:“喝水去井边,家里没闲碗!”说罢扭头进屋,“砰”的一声关上门。
胡三爷却不生气,只微微一笑,对杨万石道:“杨先生好意心领了,我就在这院中歇歇便走。”
杨万石面红耳赤,连忙去井边打来一碗清水,又偷偷从厨房拿了个馍馍塞给胡三爷。两人坐在院中石凳上闲聊,越聊越投机。胡三爷见多识广,天南地北的奇闻异事说得头头是道,杨万石听得入了迷。
正说着,忽听屋内传来孩子的哭声。只见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捂着脑袋跑出来,后面飞出来一只鞋,紧接着是王腊梅的骂声:“小兔崽子,敢偷吃供果,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这男孩正是杨万石的侄子小虎,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躲在杨万石身后瑟瑟发抖。
杨万石叹气对胡三爷道:“这是舍弟之子,父母不在身边,可怜见的。”
胡三爷看着小虎,眼中闪过一丝怜悯,从货郎车上取出一块麦芽糖递过去。小虎不敢接,眼巴巴地看着伯父。杨万石点点头,小虎这才接过糖,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天色渐晚,胡三爷起身告辞。杨万石依依不舍道:“胡兄若不嫌弃,明日再来叙话。”
胡三爷笑道:“杨兄厚意,胡某心领。我看你这家中...唉,明日我再来叨扰。”
说来也怪,自那日后,胡三爷就在杨家庄附近做起了生意,且与杨万石成了莫逆之交。每逢杨万石受气,胡三爷便来开导他,有时还传授他一些“治家之道”。可杨万石生性懦弱,哪敢对悍妇说个不字。
转眼到了年关。这天大雪纷飞,胡三爷推着货郎车路过杨家,听见院内哭喊震天。进门一看,只见王腊梅正拿着烧火棍追打杨万石,小虎跪在地上抱着王腊梅的腿求饶,被一脚踢开。
“好个泼妇!”胡三爷终于看不下去了,放下货郎车,上前拦住王腊梅。
王腊梅正在气头上,见有人阻拦,破口大骂:“哪来的老不死,敢管老娘的家事?”
胡三爷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个红布包,打开来是一面古铜镜。他对王腊梅道:“杨夫人,常言道家丑不可外扬,你这般作态,就不怕遭报应吗?”
王腊梅哈哈大笑:“报应?老娘就是报应!你这穷酸货郎,再不滚连你一起打!”
胡三爷摇摇头,将铜镜对准王腊梅,口中念念有词。说来奇怪,那王腊梅突然浑身一颤,眼神变得迷茫起来,手中的烧火棍“咣当”落地。
“你、你使的什么妖法?”王腊梅结结巴巴地问。
胡三爷淡淡道:“非是妖法,是让你瞧瞧自己的本来面目。”说罢将铜镜递到王腊梅面前。
王腊梅往镜中一看,吓得尖叫一声。镜中哪是她平日模样,分明是个青面獠牙的夜叉!她揉揉眼再细看,镜中又恢复正常,但方才那恐怖影像已深印脑中。
胡三爷收起铜镜,道:“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你若再不改过,必遭天谴!”说罢推车离去。
王腊梅呆立半晌,竟破天荒没有继续打骂。杨万石和小虎面面相觑,不知这胡三爷使的什么手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