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传说,从纸扎匠开始 > 第24章 前殿听经

第24章 前殿听经(2/2)

目录

佛像前的巨大供桌上,供奉着新鲜的瓜果和香烛,几盏长明灯的火苗稳定地燃烧着,是殿内最主要的光源。供桌两侧的铜制香炉中,青烟袅袅升起,在殿内形成一层薄薄的烟雾。

殿内并非空无一人。在佛像左前方靠墙的位置,摆放着几个同样陈旧的蒲团。其中一个蒲团上,盘膝坐着一个身材干瘦、穿着和陈七童一样灰色僧衣的小沙弥。

他看起来比七童大不了几岁,面容清秀得近乎女气,闭着双眼,双手结印置于膝上,呼吸均匀绵长,似乎正在入定。

听到开门声,他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睫毛,但并未睁眼,显示出极好的定力。他的存在为这庄严的佛殿增添了一丝生气,却也更加凸显出此地的肃穆氛围。

慧明师傅神色肃穆,缓步引领着陈七童穿过大殿中央,最终在距离那尊庄严佛像正前方约莫五步之遥处停下。

那里,在巨大的供桌前方,孤零零地摆放着一个略显陈旧、边缘已经有些磨损的蒲团,蒲团表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慧明师傅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威严,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千钧之力。

陈七童闻言,艰难地用颤抖的双手捧着那盏素面陶灯碗,在慧明师傅有力的搀扶下,小心翼翼地屈膝盘坐在这冰冷的蒲团上。他的动作迟缓而吃力,就像背负着千斤重担。

粗糙的蒲草硬刺透过单薄的僧衣和布袜,扎得他皮肤生疼。身体的剧痛和极度的虚弱让他几乎无法保持这个姿势,只能勉强支撑着不让自己倒下。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慧明师傅转身走向供桌,从一个古朴的黄铜小壶中,缓缓舀起一勺清亮透明的液体。

那液体在昏暗中泛着微光,散发着淡淡的油脂香气——这是上好的灯油。他步履沉稳地走回陈七童面前,示意他将手中的灯碗捧稳。

慧明师傅将灯油徐徐注入那盏小小的素面陶灯碗中,动作精准而优雅,直到灯油刚好达到七分满的位置。

清澈的灯油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微弱的反光,如同一泓静水。接着,他拿起那截看似普通却饱含深意的灯芯,小心翼翼地将其浸入灯油中,让它充分吸收油脂,然后将一端轻轻搭在灯碗边缘固定好,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珍宝。

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后,慧明师傅并没有立即点燃灯芯。他只是静静地伫立在陈七童面前,用那双深邃如古井般的眼睛凝视着他,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

此灯,名为。慧明师傅的声音平和而庄重,在大殿的穹顶下回响,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它不是为了照亮外物,而是为了点亮你的本心。

他缓缓抬起枯瘦却有力的手指,指向陈七童的眉心——那里被药布覆盖着一个神秘的印记。

你的神魂遭受重创,阴寒之气深入骨髓,如同置身永夜。眉心的寒意,就像冰封的心湖,让你的灵性之光变得晦暗不明。外敷的药物只能暂时压制表面的症状,如同在沸腾的水面上覆盖一层薄冰,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他的手指又指向陈七童那双无力垂落、却仍坚持捧着灯碗的颤抖双手。

想要驱散这永夜般的寒冷,必须点燃一盏心灯。这盏灯的油,并非来自外物,而是你内心深处那一点尚未泯灭的灵性,那一点向善求生的心念,那一点...愿意为他人燃烧自己的悲悯之心!慧明师傅的目光扫过角落里的那个小沙弥,又仿佛穿透墙壁,望向后方禅房的方向,最终落回七童身上,眼中充满了洞悉一切的悲悯。

这盏灯的灯芯,并非普通的棉麻,而是你持戒修心的意志,诵经持咒的诚心,一念清净,一念慈悲!心念若不纯净,就像油中掺了水,灯火必然摇曳不定;意志若不坚定,就像灯芯含有杂质,光焰难以明亮!

慧明师傅的声音如同古寺晨钟,每一个字都带着奇异的穿透力,重重敲打在陈七童混乱的心湖上,激起阵阵涟漪!

外界的魔障虎视眈眈,如同狂风暴雨,妄图熄灭这盏灯。体内的阴寒侵蚀,如同冰雪覆顶,想要冻结这盏灯。但是!只要心灯一点,就能照破山河万朵!此灯若明,则灵台自然清明,阴寒自然消退!此灯若暗,则神魂必将沉沦,永坠幽冥!

他突然踏前一步,枯瘦的手指几乎要触碰到陈七童的额头!

听经!不是听它的声音,而是领会它的真意!诵经!不是背诵文字,而是诵出你的真心!持此灯!不是拿着这个器物,而是持守你的本心!

老衲问你!陈七童!你可愿意,在这庄严佛前,点燃你心中那一点...尚未泯灭的心灯?!

慧明师傅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带着无上的威严和直指灵魂的拷问,在空旷的大殿中轰然回响,震得梁上的灰尘都簌簌落下!

陈七童浑身剧烈颤抖!他捧着冰冷的灯碗,双手不受控制地剧烈抖动!慧明师傅的每一个字都如同烧红的烙铁,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上!

心灯?点燃心中未泯的灯?

他的心里还有什么?只有无尽的恐惧!只有撕心裂肺的悲伤!只有蚀骨的阴寒和挥之不去的愧疚!爷爷的血!瞎婆的倒下!纸马的湮灭!玉佩的裂痕!还有昨夜那幽冥之眼冰冷的窥伺和毁灭的意志...

他的心早已被这些黑暗和冰冷完全占据,就像一片被彻底冻结的荒原,哪里还能找到一丝的影子?

我...他想开口回答,喉咙却像是被一块烧红的铁块堵住,干涩灼痛,发不出任何声音。

巨大的茫然和一种近乎绝望的无力感彻底攫住了他。他拿什么去点燃这盏灯?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就在陈七童心神剧震、茫然无措之际,一声平和、清朗、带着奇异韵律和安抚力量的诵经声,如同山涧清泉,缓缓流淌开来!

这不是慧明师傅的声音!

是坐在墙边蒲团上的那个小沙弥!

他不知何时已经睁开了双眼。那是一双极其清澈、如同被山泉洗涤过的黑曜石般的眼眸,里面没有丝毫杂念,只有一种纯粹的宁静和专注。

他双手依旧保持着庄严的结印姿势,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平静地注视着巨大的佛像,嘴唇开合间,清晰而稳定地诵念着经文: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他的声音并不洪亮,却异常清晰,每一个音节都仿佛蕴含着一种纯净的力量,如同无形的涟漪,在大殿中缓缓扩散开来,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宁。

这声音与慧明师傅昨夜对抗幽冥时展现的威严宏大截然不同,它显得更加平和、纯粹,仿佛山间清泉般澄澈透亮,带着一种能够洗涤人心的神奇力量。

当这声音响起时,大殿内因慧明师傅先前话语而凝聚的沉重压力,竟如冰雪遇阳般迅速消融。

随着小沙弥清朗的诵经声持续回荡,一股极其微弱却又异常精纯平和的暖意,如同初春时节破土而出的第一缕嫩芽所散发的气息,又似黎明时分穿透云层的第一道晨曦,开始在大殿的每一个角落悄然弥漫。

这暖意并不灼热逼人,却蕴含着一种生机勃勃的、能够驱散一切阴霾的纯净力量,让人联想到冰雪消融后万物复苏的景象。

陈七童原本混乱如麻的心神,在这平和纯净的诵经声和弥漫的暖意中,仿佛被一只温柔的手轻轻抚过。那原本如惊涛骇浪般剧烈的恐惧和绝望,竟奇迹般地......平复了一丝,就像暴风雨中突然出现的一小片宁静港湾。

慧明师傅的目光转向那个诵经的小沙弥,眼中闪过一丝稍纵即逝的赞许。他不再多言,只是对着陈七童,以极其缓慢而郑重的姿态......点了点头。那深邃的眼神中,蕴含着无声的鼓励和深切的期待。

陈七童双手捧着冰冷的灯碗,坐在同样冰冷的蒲团上。小沙弥那平和纯净的诵经声如同山间清泉汇成的涓涓细流,缓缓流淌进他混乱如泥沼的心湖。

慧明师傅关于的沉重拷问依旧在他耳边回响,如同暮鼓晨钟般震撼心灵。他的身体依旧承受着剧痛,灵魂依旧枯竭如荒漠,眉心印记传来的冰冷悸动依旧如同毒蛇般蛰伏待发。在这重重困境中,他该何去何从?

他茫然地抬起头,目光穿过大殿内昏黄的光线,落在巨大的佛像那低垂的、仿佛蕴含着无尽慈悲的眼眸上。

佛像的面容在长明灯摇曳的光影中显得有些模糊不清,但那低垂的眼睑,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却仿佛带着一种洞悉世间一切苦难的......悲悯。

这悲悯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的阻隔,与记忆中爷爷浑浊却温暖的眼神、瞎婆枯瘦却充满慈爱的手掌、甚至......纸马在彼岸花丛边湮灭前,那两点猩红眸光中透出的无尽眷恋与守护......奇妙地重叠在了一起,在他心中激起阵阵涟漪。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和一种更深沉的、被长久压抑的渴望,如同地底涌动的岩浆,瞬间冲破了恐惧和绝望筑成的冰层!他想活下去!不是为了自己苟且偷生!是为了爷爷和瞎婆用生命换来的这条命!是为了角落里命悬一线的阿阴!是为了瘸叔那沉甸甸的守护之情!是为了......

也许有一天,能再看一眼那沉沦在忘川河底、为他燃尽一切的纸马残魂!是为了......弄明白爷爷那的名号背后隐藏的秘密,揭开这一切背后的真相!活下去!必须活下去!

这强烈的、源于生命最深处的求生意志和对守护的渴望,如同黑暗中的一点微弱的火星,在他那被阴寒冻结的、荒芜如沙漠的心湖深处,极其极其艰难地......跳动了一下!

就在这微弱的跳动的瞬间!他手中那盏冰冷的、盛满灯油的素面陶灯碗,毫无征兆地......轻轻一震!碗中清澈的灯油,如同被投入了一颗无形的石子,荡漾起一圈极其细微、几乎肉眼难辨的......涟漪!

与此同时,他眉心那被药泥覆盖的冰凉印记,猛地传来一阵......灼热感!仿佛那蛰伏的毒蛇被火星烫了一下,瞬间收缩!覆盖其上的药泥,似乎都变得温热了一丝!

陈七童的心,在这一刻,如同被那微弱的涟漪和突如其来的灼热感狠狠攥紧!他猛地低下头,死死盯着手中那盏冰冷的灯碗!

灯油依旧清澈见底,灯芯尚未点燃。但那圈微不可察的涟漪,却真实地存在着!如同他心湖深处那点微弱火星的......倒影!

慧明师傅一直平静注视着他的眼睛,在这一刹那,骤然亮起一道精光!仿佛穿透了表象,直接看到了那心湖深处微弱却顽强的跳动!

老和尚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缓缓抬起枯瘦如树枝的手指,指向供桌上那盏燃烧着的长明灯。

陈七童顺着他的指引望去。长明灯橘黄色的火苗,正稳定而温暖地跳跃着,如同黑夜中的希望之光。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开他混沌的意识!他颤抖着,用尽全身残存的力气和意志,支撑着虚弱不堪的身体,极其艰难地......朝着那盏燃烧的长明灯......伸出了捧着素面陶灯碗的双手!灯碗在他手中显得异常沉重,他的手臂抖得如同风中的芦苇。

冰冷的陶壁与他因激动而滚烫的掌心形成鲜明对比。他死死咬着下唇,用尽所有的专注力,将灯碗中那截吸饱了油脂的、朴素的灯芯......小心翼翼地......凑向了长明灯那跳跃的......温暖火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