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山里那点破事 > 第50章 麻衣未冷新梁起,市侩声中雏燕飞

第50章 麻衣未冷新梁起,市侩声中雏燕飞(2/2)

目录

心思细腻的潘高园很快察觉了高前缸的异样。

她看到小伙子目光总是不自觉地追随着春燕,看到他对其他工人的不满,还以为是两人私下里“耍上了朋友”。

想到杨春燕是自己和丈夫带出来的黄花闺女,潘高园顿觉责任重大。

趁着洗碗的间隙,她拉着杨春燕到僻静处,低声询问:“春燕,你跟那个高前缸……是不是在谈朋友了?”

“啊?”杨春燕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溜圆,像只受惊的兔子,随即整张脸“腾”地红透了,连小巧的耳垂都像滴血的红玛瑙。

“园子姐!你……你胡说啥呀!我……我跟他啥都没有!”少女的羞赧和急切的否认,让潘高园明白了这只是高前缸的一厢情愿。

汪细卫对这个干活不惜力气、手脚麻利的高前缸印象不错,虽然觉得他嘴有点碎,但确实是个好苗子。

听妻子说了这事,也觉得高前缸是个踏实会过日子的好男孩,想撮合一下两人,便找了个机会,直截了当地问杨春燕的意思。

杨春燕咬着嘴唇,语气带着少女特有的骄傲和憧憬:“卫哥,我……我才不想在泥巴地里打滚一辈子,哥你别笑话我,我以后……以后想嫁个吃公家饭的人。”

她心里勾勒的是干净的白衬衫、亮堂的办公室,而不是眼前这汗水泥泞的工地和只有小学文化的莽撞青年。

得了准信,汪细卫便寻了个傍晚收工的空档,把高前缸叫到一边。

他拍拍小伙子的肩膀,斟酌着词句:“前缸啊,春燕那丫头……心气儿高着呢。她说自己还小,现在不想考虑这些事,心思都在学本事上。”

他没敢直接转述杨春燕看不上他的话,怕伤了小伙子的自尊。

高前缸黝黑的脸庞瞬间涨得通红,像个做错事被抓包的孩子,低着头用脚尖碾着地上的石子。

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股傻气的倔强:“细卫哥,我……我明白了。我等她!等她长大,等她愿意!”

这愣头青般的宣言,让一向沉稳寡言的汪细卫也忍不住咧了咧嘴,心里暗叹:真是个不懂姑娘心思的实心眼二愣子!

不过也好,愿意等,就说明有分寸,眼下工程正是最最吃紧的时候,赶着天气热,希望在夏季末三层封顶,一点岔子都不能出。

这可是公家的活计,工期、款项,哪一样都马虎不得。

时间在汗水和辛劳中飞逝。

工人们顶着烈日,喊着号子,将一块块砖、一袋袋水泥送上越来越高的工作面。

终于,主体工程的三层楼板浇筑完毕,只待最后的屋顶封顶。工期比预计的提前了不少。

李池卫师傅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第一次郑重其事地给工人们发放了工资。

那是一个弥漫着汗味、烟味和无比兴奋气息的傍晚。

工棚里点起了昏黄的灯泡,李师傅拿着账本,念着名字和数额。

最早来的壮劳力,厚厚一沓“大团结”到手,足有四百多块,粗糙的手指沾着唾沫,数了一遍又一遍,咧开的嘴角几乎要咧到耳根。

晚些来的也拿到了沉甸甸的两百多块。

潘高园和杨春燕也领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每人两百块整。这可比当初讲好的八十块一个月高多了!

原来,自从潘高园接手买菜做饭后,精打细算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

她天不亮就去菜市场,专挑新鲜又当季的菜,砍价砍得小贩直瞪眼。

哪家菜农地里的菜集中上市便宜了,她就大批量买回来,变着花样做,硬是把伙食费一个月省下了三百多块!

毕竟以前都是爷们上街买菜,婆娘们说几句都乖乖付钱,哪有潘高园这么较真计较?

在潘高园和杨春燕的精心操持下,工人们吃得油光满面,力气足了,干劲更猛,工程进度噌噌往上赶。

李师傅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大手一挥,把她们俩的工钱也涨到了和其他工人一样,一天五块,按月结算。

这实实在在的当众的认可和回报,让潘高园心里暖烘烘的。

汪细卫拿得最多,除去之前预支的,这次师傅又悄悄的给了整整六百块!明说这不是全部,先给一些让小两口拿着花,厚厚的一叠钞票,带着油墨和汗水的特殊气味。

夫妻俩的钱合在一起,竟有八百块之巨!这在八十年代末的农村,绝对是一笔令人眼红的巨款。

当晚,潘高园把这笔钱小心翼翼地用手帕包了好几层,又塞进贴身的衣袋里,紧紧捂着。

她一夜都没怎么合眼,仿佛揣着个滚烫的宝贝,生怕有闪失。

第二天一早,她就催着汪细卫,两人一起揣着钱,直奔乡里的储蓄所。

看着那蓝幽幽的塑料封皮存折上,端端正正打印出“壹仟壹佰伍拾元整”的字样,潘高园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了地。

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对未来的隐约憧憬,悄悄在她心底萌芽。

汪细卫和她回来后,极力劝说工友们也去开户存钱:“揣身上多危险!存银行,利钱不多也是钱,还保险!”

工友们看着这对年轻夫妻郑重其事的样子,想着自己从未见过的存折,大多数都真的行动起来,上次汪细卫家丢钱的事大家都还记得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