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掌心的刺 > 第480章 让平等理念跨越地域边界

第480章 让平等理念跨越地域边界(1/2)

目录

江念初指尖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回车键时,窗外的晨光恰好越过父亲创办的“启星教育”机构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在屏幕上投下一道暖金的光斑。作为江哲一手创立的教育机构的继承人,她没有守着现有的规模固步自封,而是带着团队深耕性别平等教育,此刻“省级性别平等学生网络”的上线页面缓缓加载完成,淡蓝色的主界面上,跳动的光标像一颗小小的火种,串联起省内二十多所试点学校的图标,点击进去,便能看到各校孩子们分享的绘画、短文,还有关于“平等”“尊重”的稚嫩讨论。

“成了。”陈屿端着两杯热咖啡走过来,目光落在屏幕上时,眼底漾起笑意。这位深耕建筑设计多年的工程师,此刻褪去了工地上的严谨刻板,周身带着温和的气场——江念初接手教育机构后,他便成了她最坚实的后盾,不仅用专业知识帮机构优化校园空间设计,更主动陪着她奔走在性别平等教育的一线。他身后,跟着几个穿着统一校服的孩子——那是逸晨特意为“性别平等网络”设计的专属校服,浅灰色的基底上,绣着象征多元与联结的彩虹藤蔓,男孩女孩的款式并无过多差异,只在袖口的纽扣上做了细微区分,既保留了个性,又暗合了“无差别尊重”的理念。

“咱们的第一步,算是稳稳落地了。”江念初接过咖啡,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心里更是暖意融融。作为孩子们口中亲切的“江老师”,她早已习惯了蹲下身与孩子们平等对话,此刻她转头看向孩子们,最小的乐乐正踮着脚尖,好奇地指着屏幕上邻省学校的图标,“江老师,这些学校的小朋友,也和我们一样在讨论平等吗?”

“当然了。”江念初蹲下身,揉了揉乐乐的头发,“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去见他们,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聊想法,好不好?”

孩子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欢呼着抱在一起。这便是江念初接手启星教育后,和陈屿反复商议出的计划——网络联结是桥梁,而线下的探访,才是让“平等”的理念真正落地生根的土壤。她联系了邻省几所同样致力于性别平等教育的学校,敲定了为期三天的跨省探访行程。出发那天,阳光正好,孩子们背着轻便的书包,校服上的彩虹藤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路叽叽喳喳,满是对未知旅程的期待。陈屿跟在队伍最后,细心地检查着孩子们的行李,时不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工程师的细致严谨,在这一刻化作了对孩子们的温柔守护。

高铁平稳地穿梭在城市与田野之间,江念初和陈屿坐在孩子们身边,听着他们热烈地讨论着即将见到的新朋友。乐乐拉着陈屿的袖子,认真地问:“陈老师,邻省的小朋友会不会觉得我们的校服不好看呀?”

陈屿失笑,摇了摇头:“不会呀,这是逸晨哥哥用心设计的,里面藏着我们对平等的理解,他们一定会喜欢的。而且,好看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心里装着同样的想法,愿意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就像我设计建筑一样,实用和包容才是最重要的,校服也是一样,能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舒适、自在,才是最好的设计。”

乐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转头和身边的女孩小雨分享起自己准备的小礼物——一幅画,画里有男孩女孩一起放风筝、一起看书、一起种树的场景,天空是彩色的,地面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我要把这幅画送给邻省的小朋友,告诉他们,我们都是一样的,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三个小时后,高铁抵达邻省车站。对方学校的张老师和李老师早已等候在出站口,看到江念初一行人,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江老师,久仰大名!早就听说启星教育在您的带领下,把性别平等教育做得有声有色。”张老师笑着握住江念初的手,目光扫过身边的陈屿,又看向孩子们的校服,眼中满是赞赏,“这位就是陈工程师吧?常听江老师提起您,多亏您帮着优化校园空间设计呢!这身校服也真好看,设计得很有意义。”

“张老师过奖了,”江念初笑着介绍,“这是陈屿,确实多亏了他,帮我们把机构和合作学校的空间都改造得更适合孩子们平等交流。校服是孩子们自己的同学设计的,希望通过这些小细节,让平等的理念渗透到生活里。”

乘车前往学校的路上,沿途的风景与家乡略有不同,街道两旁的树木更为高大,建筑风格也带着些许地域特色。陈屿饶有兴致地观察着沿途的校园建筑,偶尔和江念初低声交流:“你看这所学校的布局,公共活动空间很开阔,很适合孩子们集体活动,但好像缺少一些私密的交流角落,回头可以跟张老师提提建议。”江念初点点头,把他的想法记在心里——作为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她深知硬件设施对教育理念落地的重要性,而陈屿的专业意见,总能给她带来新的启发。孩子们扒着车窗,好奇地打量着这陌生的城市,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张老师热情地为他们介绍着当地的风土人情、特色美食,车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抵达邻省的实验学校时,校门口早已站满了迎接的师生。对方学校的孩子们穿着整洁的校服,脸上带着腼腆又热情的笑容,看到江念初一行人,纷纷鼓起掌来。江念初带来的孩子们也受到了感染,有些羞涩地回以微笑,原本的陌生感在这热烈的氛围中渐渐消散。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学校!”对方学校的学生代表,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走上前,声音清脆响亮,“我叫林溪,接下来由我和同学们带领大家参观我们的校园。”

在林溪和几位学生代表的带领下,江念初、陈屿和孩子们开始了校园探访。这所学校的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教学楼的墙上画满了色彩斑斓的壁画,大多是关于团结、友爱、平等的主题。陈屿一边走,一边留意着校园的布局和设施,时不时拿出手机拍下一些细节,嘴里低声念叨着:“这个心理健康角的采光很好,但动线设计可以再优化一下,让孩子们进出更方便。”江念初听到了,笑着说:“等会儿座谈的时候,你可以跟他们老师详细说说,你的专业建议他们肯定愿意听。”

走到教学楼三楼的心理健康角时,江念初停下了脚步,眼中满是惊喜。这个心理健康角布置得温馨而舒适,柔软的地毯铺在地上,周围摆放着各种可爱的毛绒玩具和绘本,角落里还设置了“情绪树洞”信箱,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烦恼写下来投进去。更让她欣慰的是,几个穿着本校校服的孩子正和自己带来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在心理老师的引导下做着“优点大轰炸”的游戏——每个人都要说出身边同学的一个优点,被夸奖的同学要笑着说“谢谢”。

“小雨,你画画特别好看,上次你画的彩虹,我一直记在心里!”邻省的一个小男孩指着小雨说道,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

小雨脸颊微红,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小声说:“谢谢,你跑步很快,我很佩服你。”

“乐乐,你很勇敢,刚才参观的时候,你敢主动问老师问题,我都不敢呢!”另一个女孩笑着对乐乐说。

乐乐眼睛一亮,挺起小胸脯,开心地说:“谢谢!你讲故事很好听,我还想再听你讲一个!”

看着孩子们互相欣赏、真诚夸赞的样子,听着那一声声稚嫩却温暖的“谢谢”,江念初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转头看向身边的陈屿,眼神中满是欣慰与动容:“你看,孩子们的世界多纯粹,只要给他们创造平等交流的机会,他们自然就能学会尊重与欣赏。这也是我接手启星教育后,一直想做到的事。”

陈屿深深点头,目光落在孩子们身上,语气带着感慨:“是啊,这比我们讲多少大道理都有用。你看他们穿着逸晨设计的校服,和这里的孩子坐在一起,不分你我,互相鼓励,这就是我们做这些事的意义。回头我把这个心理健康角的优化方案整理出来,不仅给这所学校,也应用到咱们启星教育和合作的学校里,让更多孩子有这样好的交流空间。”

心理老师看到江念初和陈屿,笑着走了过来:“江老师,陈工程师,孩子们的适应能力真强,一下子就玩到一起了。我们学校一直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性别平等教育,觉得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是在空间布局上总觉得不够完善,正想向陈工程师请教呢。”

“您太客气了,”陈屿笑着回应,“我刚才也留意了一下,其实这个角落的基础很好,只要稍微调整一下家具的摆放,增加一些可移动的隔断,就能兼顾集体活动和私密交流的需求,回头我把具体方案发给您。”

“那真是太感谢了!”心理老师喜出望外,“江老师,您这边在性别平等教育的课程设计上,肯定有很多经验,也请多给我们指点指点。”

“我们互相学习,”江念初笑着说,“这次来探访,就是想吸收你们的优点。这个‘优点大轰炸’的游戏特别好,既能让孩子们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回去我就把这个活动引入启星教育的课程里。以后我们要经常组织这样的探访活动,让各省的孩子互相学习,互相鼓励,打破地域的界限,让性别平等的理念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传播。”

参观完心理健康角,他们又去了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操场等地方。在实验室里,孩子们看到了各种新奇的实验器材,听老师讲解简单的科学原理,还亲手做了一个小小的电路实验;在图书馆里,他们发现了许多关于性别平等的绘本和书籍,围坐在一起,听江念初朗读其中的故事;在操场上,两省的孩子们一起踢足球、跳绳、做游戏,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校园上空,原本的陌生感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深厚的友谊。陈屿则趁着这个机会,和学校的后勤主任交流起了操场设施的安全性和包容性,提出了不少专业的改进建议。

中午,他们在学校的食堂和孩子们一起用餐。食堂的饭菜丰富多样,营养均衡,孩子们一边吃饭,一边继续分享着自己的趣事。乐乐和林溪坐在一起,兴奋地给她讲启星教育里的趣味课程,讲江老师带他们做的性别平等主题活动,林溪也给乐乐介绍了当地的特色美食,约定着以后要互相寄特产。江念初和陈屿则与张老师等人继续交流,话题从课程设计延伸到校园建设,越聊越投机。

下午,江念初和陈屿与对方学校的老师们进行了正式座谈交流。张老师详细介绍了他们学校在性别平等教育方面的具体做法,包括开设专门的课程、组织主题活动、培训教师队伍等,还分享了一些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经验。江念初则介绍了自己接手启星教育后的改革历程,以及“省级性别平等学生网络”的建设情况:“启星教育是我父亲创办的,他一直强调‘有教无类’,我接手后,觉得性别平等是‘有教无类’的重要延伸,所以把这一块作为重点来做。现在网络平台刚刚上线,还在不断完善中,以后我们可以把这个平台向邻省开放,让两省的孩子们能在网络上随时交流。”

“这个想法太好了!”张老师眼前一亮,“这样一来,孩子们的交流就更便捷了。陈工程师,要是平台开放后,我们想组织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在校园空间上您觉得需要做哪些准备?”

陈屿立刻回应:“可以在校园里设置专门的线上交流区,配备稳定的网络和适合孩子们使用的设备,同时预留出线下联动活动的场地,比如多功能厅、户外广场等,我可以帮你们做一套整体的规划方案。”

老师们围绕着网络平台的建设、线下活动的开展、师资培训的共享、校园空间的优化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不知不觉中,座谈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大家都觉得收获满满,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了期待。

傍晚时分,探访活动暂时告一段落。江念初和陈屿带着孩子们回到住宿的酒店,孩子们虽然有些疲惫,但脸上依旧洋溢着兴奋的笑容,还在三三两两地讨论着白天的所见所闻。

“江老师,我今天认识了好多新朋友,林溪还说要和我做笔友呢!”小雨拉着江念初的手,开心地分享着自己的收获,“我还跟她说了启星教育的彩虹教室,她特别想来看看!”

“我也是我也是!”乐乐凑过来,“陈老师说要帮他们学校优化操场,以后我们再来,就能一起在更好的操场上玩了!”

江念初笑着摸了摸孩子们的头:“只要你们有梦想,并且为之努力,就一定能实现。今天大家都表现得特别棒,懂得尊重别人,也收获了别人的尊重,这就是最大的成长。回头我们把启星教育的彩虹教室照片发给林溪他们,也欢迎他们来我们这里做客。”

安顿好孩子们,江念初和陈屿回到自己的房间。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城市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勾勒出美丽的夜景。江念初拿出手机,拨通了家里的电话——自从接手启星教育,她每次出差,父母都会牵挂不已。

电话很快被接通,林晚星温柔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些许急切的牵挂:“念初,你们到地方了吗?一切都顺利吗?孩子们都好吗?启星那边没什么事吧?”

“妈,我们都到了,一切都特别顺利,”江念初笑着说,声音里满是喜悦,“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都特别热情,对我们照顾得很周到。孩子们今天玩得可开心了,认识了好多新朋友,还一直在念叨您和爸,说想让你们看看这里的学校。启星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有什么事会随时跟我联系的,您放心。”

“那就好那就好,”林晚星松了口气,语气也变得轻快起来,“我和你爸今天下午就一直在等你的电话,你爸还说,让你多向人家学校学习,把启星办得更好。孩子们没闹脾气吧?有没有不适应这里的环境?”

“没有没有,孩子们都特别懂事,适应能力也很强,”江念初耐心地回答,“陈屿也一直帮着照顾孩子们,还和对方学校的老师交流了校园设计的事,收获很大。这里的环境很好,酒店也很干净舒适,您和爸放心吧。”

这时,江哲接过了电话,沉稳的声音传来:“念初,在外要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和孩子们,还有陈屿。启星的事不用太操心,家里有我们盯着。多拍些照片和视频回来,让我们也看看孩子们在外面的样子,看看邻省的学校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知道了爸,”江念初笑着答应,“我们今天拍了好多照片和视频,有孩子们做游戏的,还有陈屿和他们老师交流校园设计的,等回去整理好了就发给您和妈。您和妈也要注意身体,晚上天凉,乘凉的时候多穿件衣服,别感冒了。”

“放心吧,我们身体好着呢,”江哲的声音里带着笑意,“你接手启星后,做得越来越好了,爸为你骄傲。好好和对方学校交流,把好的经验带回来,把性别平等教育做得更扎实,不辜负那些信任你的家长和孩子。”

“嗯,我们会的,”江念初用力点头,眼眶有些湿润,“爸,妈,谢谢你们一直支持我。当初我决定接手启星,还担心做不好,是你们一直鼓励我。”

“傻孩子,我们支持你做的每一件有意义的事,”林晚星的声音再次传来,“启星是你爸的心血,现在交到你手里,我们相信你能让它焕发新的活力。照顾好自己,有什么事随时给家里打电话。”

“好,妈,那我们先不聊了,孩子们还等着洗漱休息呢,明天还要继续参观交流。”

“好,晚安。”

“晚安,爸,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