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民间场 > 第一百话 :忘机原

第一百话 :忘机原(2/2)

目录

那业相化身似乎感受到了宁瑜那不可动摇的道心,发出的业力洪流更加狂暴,试图找出他心灵哪怕最细微的缝隙。

然而,宁瑜只是微微一笑,目光转向身旁正努力抵御幻境、脸色有些苍白的阿翎。

“阿翎。”他温和地呼唤,声音直接穿透幻境,响彻在阿翎的心底,“莫怕,莫执。眼见未必为实,心感方为其真。记住你是谁,记住你的本心。”

阿翎听到宁瑜的声音,如同迷途的孩童听到了亲人的呼唤,混乱的心神顿时安定了几分。她努力回想与宁瑜相伴的点点滴滴,那些温暖、守护、共同经历的风雨与彩虹……这些真实的记忆,如同灯塔,照亮了她被幻象笼罩的识海。

“我是阿翎……我是宁哥哥的阿翎……”她在心中默念,眼神逐渐变得坚定,那属于灵鹤的纯净、高洁、不屈的本性,在她身上重新焕发光彩。那些恐惧、不舍的幻象,在她坚定的本心面前,也开始如同烟雾般消散。

她看向宁瑜,看到他眼中那一如既往的平静与鼓励,心中最后一丝不安也彻底放下。她走到宁瑜身边,与他并肩而立,共同面对那业相的洪流。

见宁瑜与阿翎道心坚定,不为所动,那业相化身似乎陷入了某种困惑与停滞。它那由无数影像构成的身体剧烈翻腾,却再也无法发动有效的攻击。它本就是众生执念的集合体,当遇到真正无执无念、明心见性者,其存在的根基便受到了根本的挑战。

宁瑜知道,时机已至。

他并未施展任何强大的法术,而是缓缓抬起手,指尖在空中虚划。没有光华万丈,没有符箓流转,他只是以一种极其朴拙、却又暗合天道轨迹的方式,写下了三个字——

“归真返璞”。

这四个字,并非任何已知的文字,而是道韵的自然显化,是规则的低语,是本源的回响。

字成瞬间,整个忘机原仿佛都安静了下来。风停,水止,云驻。那业相化身周身疯狂流转的影像,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骤然凝固。

然后,奇妙的变化发生了。

那构成化身的无数执念、业力、情绪碎片,开始如同退潮般,从凝聚的状态缓缓散开。贪婪化作了对需求的认知,痴情化作了对美好的向往,愤怒化作了对不公的警示,愚昧化作了对未知的探寻……所有的负面与偏执,在这一刻,都被那“归真返璞”的道韵所洗涤、分解,还原成了它们最初、最本真的状态——那是推动生命前行、认知世界的原始动力,而非束缚心灵的枷锁。

业相化身那扭曲的身影逐渐淡化,最终,化作点点闪烁着微光的尘埃,如同无数只萤火虫,升腾而起,融入了忘机原的清灵之气中,再也分不出彼此。它所汲取的灵机,也自然而然地返还给了这片天地。

湖心岛上的石壁,变得更加光滑澄澈,清晰地映照出蓝天白云、青山碧水,以及宁瑜与阿翎并肩而立的身影。

困扰忘机原的浊气之源,就此消散。不是被消灭,而是被净化,被升华,回归了其本来的面目。

下阙:大道同行

化解了业相危机,琉璃仙湖恢复了原本的宁静与圣洁,甚至比之前更加灵动,仿佛经历了一场洗礼。

宁瑜与阿翎立于湖畔,久久无言。方才那场无声的交锋,直指大道根本,比任何激烈的斗法都更加凶险,也更加深刻。

阿翎看着湖中倒影,又看看身边的宁瑜,心中充满了安宁与一种难以言喻的圆满感。她知道,经过此番,自己与宁哥哥之间的羁绊,更加坚不可摧,那是一种超越形骸、直指灵魂的信任与契合。

宁瑜则望着那面澄澈的石壁,目光仿佛穿透了虚空,看到了那冥冥中运转不息的天道轨迹。

“宁哥哥,”阿翎以心念问道,“那个‘业相’,它消失了吗?”

“它未曾来,亦未曾去。”宁瑜收回目光,温和地看向阿翎,“它本是众生心念的投射,如同水中的倒影。风平浪静,倒影自散。我们所要做的,并非击碎倒影,而是让心湖保持平静,映照真实,而不被幻象所迷。”

他顿了顿,继续道:“这最后一劫,看似凶险,实则是助我们印证最终之道。修行之路,非是远离红尘,亦非沉溺红尘,而是在万丈红尘中,保持一颗‘归真返璞’之心。看清欲望而不被其奴役,经历情感而不为其所困,拥有力量而知其限度,明晓真理而甘于平凡。此心常在,则无处不是道场,无时不可修行。”

阿翎似懂非懂,但她能感受到宁瑜话语中那份历经千帆后的从容与洞彻。她用力点头,表示自己会努力去体会。

就在这时,那湖心石壁之上,忽然荡漾起一圈圈涟漪。紧接着,一幅幅画面开始在上面飞速闪现——那是宁瑜与阿翎相伴以来,所经历的九十九个故事场景的浓缩!从初遇阿翎于破庙,到文渊城墨魂蚀心,到铸兵镇薪火相传,到桃源境破妄归真,到琅嬛书院书魂蚀简,到百草川草木有灵,到临渊府戏如人生……一幕幕,一桩桩,如同走马观花,却又清晰地映照出他们这一路行来的足迹与心路历程。

最终,所有画面汇聚、融合,在石壁上化作两个清晰的大字——“民间”。

随即,这两个字也缓缓淡去,石壁恢复如初,只倒映着天地与本心。

宁瑜与阿翎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民间”二字,便是他们这一卷故事的总结,也是他们道途的根基。他们的修行,从未脱离这烟火人间,他们的道,就在这芸芸众生之中。

“此间事了,我们该走了。”宁瑜轻声道。

阿翎乖巧地点头,主动牵起宁瑜的手。

二人转身,离开了琉璃仙湖,漫步在忘机原上。他们没有施展任何神通,只是如同最普通的旅人,一步一步,踏在柔软的草地上,走向那原野的尽头,也是未知的远方。

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阿翎偶尔会侧头看看宁瑜,眼中是全然的信赖与依恋。宁瑜则回以温和的微笑,目光悠远,仿佛已经看到了前方那更加广阔无垠的天地,以及那等待着他们的、新的故事与旅程。

他们的身影,最终消失在那霞光与云雾交织的天际线。

忘机原上,风声、水声、草木生长的细微声响重新响起,交织成一曲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天籁。琉璃仙湖的石壁,依旧澄澈如镜,默默映照着斗转星移,岁月变迁。

而宁瑜与阿翎的故事,并未结束。这第一百话的“归真返璞”,既是对过往的总结与升华,亦是对未来的开启与期许。他们的道路,还在延伸,他们的缘分,还将继续。在那更加浩瀚的“民间场”中,必将谱写出更加精彩动人的篇章。

(第一百话 《归真返璞》 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