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话 :磨坊主的抉择(2/2)
“精怪亦有灵性,可沟通,可引导。”宁瑜道,“带我去看看。”
王磨坊主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咬牙点了点头,带着宁瑜和阿翎,绕到磨坊侧面,一个较为隐蔽的、通往水渠下方的入口。
顺着湿滑的台阶而下,光线顿时昏暗下来。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水汽、鱼腥味和那股沉滞的怨气。借着从木板缝隙透下的微光,可以看到巨大的水车轮叶缓缓转动,而在轮叶与石壁的夹角处,果然卡着一条巨大的黑影!正是那条独角鲶鱼!
它比王磨坊主描述的还要庞大,暗褐色的鳞片在幽暗中闪着微光,那根独角约有半尺长,显得颇为狰狞。它庞大的身躯几乎塞满了狭窄的水道,只有少量溪水能从缝隙中挤过去。它似乎十分痛苦和焦躁,身体微微颤抖,那双浑浊的眼睛,在黑暗中散发着警惕和敌意的光芒。
阿翎看到这巨大的鲶鱼,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往宁瑜身后缩了缩。
宁瑜示意王磨坊主和阿翎稍安勿躁。他上前几步,并未靠近,而是在距离鲶鱼一丈开外站定。他并未显露敌意,而是屏息凝神,将自身平和、宁静的气息缓缓释放出去,同时,尝试以神念与之沟通。
“尊驾请了。吾等并无恶意,感知尊驾受困于此,特来相助。”
初时,那独角鲶鱼毫无反应,敌意依旧。但宁瑜的意念纯净而强大,如同温暖的阳光,持续地照耀过去。那鲶鱼周身萦绕的怨怼之气,在这平和意念的冲刷下,似乎微微波动了一下。
宁瑜继续传递意念:“尊驾阻塞水道,下游生灵濒临绝境,恐非汝之本意。若有难处,何不明言?或许,吾等可助尊驾脱此困境,亦解下游之危。”
反复沟通了数次,那独角鲶鱼浑浊的眼中,警惕之色稍减,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困惑和……一丝哀求?它庞大的身躯挣扎了一下,似乎想挪动,却因卡得太死而无法成功。
同时,一股微弱、混乱、夹杂着痛苦和焦急的意念碎片,断断续续地传入宁瑜的心神。
“卵……吾之……子嗣……险……护……不得脱……”
宁瑜心中一动,神念仔细扫过鲶鱼卡住的身体下方。果然,在石缝和水草之间,隐隐看到了一小堆晶莹剔透、如同珍珠般的鱼卵!原来,这独角鲶鱼是在守护它即将孵化的子嗣时,不慎被激流冲下,卡在了这水车之下!它不敢轻易挪动,是怕伤及身下的卵;它散发怨气,既是因自身痛苦,也是对外界的警告,保护它的孩子!
下阙:疏通与新生
明白了前因后果,宁瑜心中感慨。这看似是精怪作祟,实则是一位母亲(或父亲)护犊情深的悲壮之举。
他立刻将情况以神念告知了王磨坊主和阿翎。
王磨坊主恍然大悟,脸上露出羞愧之色:“原来……原来它是在护着孩子……我……我还以为……”
阿翎眼中则充满了同情,她看着那痛苦挣扎的鲶鱼和它身下那些脆弱的卵,轻轻拉了拉宁瑜的衣袖,指了指它们,又指了指水流,眼中满是恳求。
“既然知晓缘由,便有解决之法。”宁瑜对王磨坊主道,“需得小心移开水车轮叶,扩大空间,助其脱困,同时确保其子嗣无损。”
“可……可这水车沉重,而且一动,会不会惊到它,反而伤了鱼卵?”王磨坊主担忧道。
“无妨,我来稳住它。”宁瑜自信道。他让王磨坊主准备好工具,自己则再次凝聚神念,更加温和、坚定地传递给独角鲶鱼:“稍后吾等将移开水车,助尊驾脱困。请务必保持镇静,信任吾等,吾等定会护你子嗣周全。”
那独角鲶鱼似乎听懂了,它停止了无谓的挣扎,浑浊的眼睛看向宁瑜,竟流露出一种类似“托付”的神情。它微微调整了一下姿势,将身下的卵护得更紧。
宁瑜对王磨坊主点了点头。
王磨坊主深吸一口气,拿起撬棍等工具,开始小心翼翼地拆卸、移动卡住鲶鱼的那部分水车轮叶。他的动作极其轻柔缓慢,生怕惊扰了鲶鱼。
宁瑜则全程以神念笼罩着鲶鱼和鱼卵,散发出安定、抚慰的气息,如同一个无形的保护罩。
阿翎也在一旁,屏息凝神,默默地将自身纯净的灵气汇入,帮助稳定局面。
时间一点点过去,磨坊下只听见溪水潺潺(虽然细小)、工具轻微的碰撞声,以及几人沉重的呼吸声。
终于,随着“咔”的一声轻响,那卡住鲶鱼的关键部位被移开了!空间顿时大了许多!
那独角鲶鱼感受到束缚消失,身体猛地一松!它并没有立刻游走,而是先小心翼翼地检查了一下身下的卵,确认完好无损后,才抬起头,再次看向宁瑜,眼中充满了感激。它那庞大的身躯灵活地一摆,顺着畅通的水道,缓缓向下游深水区游去。
在它离开的瞬间,那一直萦绕不散的腥臊气和沉滞怨气,顿时烟消云散!
“哗啦啦——!”
仿佛堤坝决口,之前被阻塞的溪水,瞬间奔涌而下!充沛的水流冲击着水车,使得原本缓慢转动的车轮立刻加速,发出欢快而有力的吱呀声!
成功了!
王磨坊主看着恢复奔流的溪水,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屁股坐在地上,又哭又笑:“通了!通了!水通了!”
宁瑜和阿翎也相视一笑,松了口气。
消息很快传到了下游。当李老爹和村民们看到玉带溪重新恢复了往日丰沛的水量,那清凉的溪水哗啦啦地流入干渴的田地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人们欢呼着,奔跑着,用手捧起那救命的溪水,脸上洋溢着绝处逢生的喜悦。
当李老爹带着村民们,提着鸡蛋、蔬菜等礼物,来到磨坊感谢王磨坊主时,王磨坊主却羞愧地低下了头。他将宁瑜和阿翎请出来,然后当着所有村民的面,将事情的真相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包括那独角鲶鱼护卵受困,以及自己因恐惧而隐瞒的过错。
“……是我王老三对不住大家!让大家担心受怕,还差点误会了恩公!我……我给大家赔罪了!”说着,他就要跪下。
李老爹连忙扶住他,感慨道:“王坊主,快别这样!说起来,是我们错怪你了!你也是为了全村着想,怕惹出大祸啊!若非你隐忍,加上这位宁先生和阿翎姑娘出手相助,咱们村这次,恐怕真是在劫难逃了!”
村民们也纷纷说道:
“是啊,王坊主,不怪你!”
“要谢也得谢宁先生和阿翎姑娘!”
“还有那条鲶鱼……没想到,它也是个护崽的……”
误会冰释,村民们非但没有责怪王磨坊主,反而因他的担当和宁瑜的化解,对自然生灵多了几分敬畏。
王磨坊主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他看着恢复活力的溪水和村民们谅解的目光,这个饱经煎熬的汉子,再次流下了眼泪,但这一次,是释然和感激的泪水。
宁瑜和阿翎在靠山村又住了一晚,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款待。第二天清晨,他们婉拒了村民们的再三挽留和厚赠,悄然离去。
走在晨光熹微的山路上,听着身旁玉带溪欢快的流淌声,阿翎的心情很好。
她以心念问宁瑜:“宁哥哥,为什么最后大家都不怪王磨坊主了?”
宁瑜望着那清澈的溪流,微笑道:“因为他的初衷是善的,是为了避免更大的灾难。虽然他方法有误,导致了暂时的困境,但当真相大白,人们看到他内心的挣扎和最后的坦诚,自然会选择原谅。这便是‘论迹亦论心’。”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次玉带溪之事,看似是疏通水道,实则是在疏通人心。它告诉我们,面对矛盾和困境,沟通与理解远比对抗与隐瞒更重要。王磨坊主若早将实情与村民商量,或许能更早找到解决之法;村民若能多一分信任,少一分猜疑,也不会差点酿成冲突。”
“其次,万物有灵,皆有其生存之道。我们对自然,应怀有敬畏之心,而非一味索取或对抗。那独角鲶鱼护犊,是其天性,我们助其脱困,亦是顺应自然,结下善缘。这便是‘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古老智慧。”
“最后,便是担当。王磨坊主最终选择坦白,承担误解,这是需要勇气的。而村民们选择谅解,也是一种胸怀。唯有如此,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水道’才能畅通无阻,生生不息。”
阿翎听着,眼中闪烁着明悟的光芒。她回头看了一眼那恢复生机的靠山村和奔流不息的玉带溪,仿佛看到了一种名为“和谐”的颜色。
阳光洒满山路,溪声伴着重归宁静的旅程。宁瑜和阿翎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山道的拐角处。身后的靠山村,那哗啦啦的水声和磨坊吱呀呀的转动声,交织成了一曲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田园牧歌。
(第九十五话 《磨坊主的抉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