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民间场 > 第九十四话:染坊的颜色

第九十四话:染坊的颜色(2/2)

目录

阿翎会意,她走到院子里,闭上眼睛,调整呼吸。她并没有做什么夸张的动作,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但周身开始散发出一种纯净、安宁、充满生机的气息。那气息如同清晨山林间的雾气,柔和地弥漫开来,笼罩着整个沈家染坊的小院。

她天生能与万物沟通,其灵鹤本源之力,最是纯净祥和,对于涤荡负面情绪,滋养生机,有着天然的功效。

与此同时,宁瑜也走到染缸旁,对沈师傅道:“沈师傅,染布之时,请放下所有杂念。心中观想您儿子离家时健朗的笑容,观想他平安归来的场景,观想这匹布染成后,如同雨过天晴的天空,清澈,明亮,充满希望。将您的期盼和祝福,通过您的双手,融入这染液之中。”

沈师傅闻言,深吸一口气,努力摒弃脑中的胡思乱想。他按照宁瑜的指引,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儿子当年意气风发出门时的模样,想象着他突然某一天推门而入,叫一声“爹”的场景……渐渐地,他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嘴角甚至带上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温暖的弧度。

他再次将一匹白布浸入染液。这一次,他的动作变得沉稳而流畅,充满了某种虔诚的仪式感。他不再去焦虑颜色如何,只是全身心地投入这个过程,仿佛不是在染布,而是在进行一场沟通天地、寄托思念的修行。

阿翎那纯净的生灵之气,宁瑜引导的正面观想,与沈师傅重新焕发的心念之力,三者无形中交汇、融合。

当这匹布从染液中提起,在空气中氧化时,奇迹发生了。

那布匹的颜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最初的黄绿色,迅速转化为一种极其纯粹、饱满、鲜活的蓝色!那蓝色,深邃如秋夜的晴空,沉静如无风的深海,却又在阳光下,隐隐流动着内敛的光华,仿佛拥有了生命!

这才是真正的沈家靛蓝!沉寂了数年之后,终于再次重现于世!

沈师傅看着那匹湛蓝得耀眼的布,整个人都呆住了。他颤抖着手,抚摸着那光滑而颜色均匀的布面,感受着那久违的、属于沈家染坊的独特质感与光彩,老泪再次涌出,但这一次,是喜悦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

“成了!成了!这才是我们沈家的颜色!回来了!都回来了!”他像个孩子一样,又哭又笑。

接下来的几天,沈师傅仿佛年轻了十岁。他精神焕发,日夜不停地守在染缸旁,一匹又一匹湛蓝鲜亮的布匹从他手中诞生,挂满了原本空旷的晾晒场。那沉静而纯粹的蓝色,仿佛具有魔力,吸引了不少镇民和过往客商驻足观看。

“快看!沈家染坊的布又活过来了!”

“这颜色!比以前还要正!还要亮!”

“真是神了!”

消息很快传遍了靛蓝镇。曾经的老主顾们纷纷上门,看到那焕然一新的布匹,都惊叹不已,订单也随之而来。冷清数年的沈家染坊,终于重新响起了织机声、搅缸声和人们赞叹的声音。

沈师傅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他虽然依旧思念儿子,但那思念不再是无尽的担忧和绝望,而是化为了坚定的等待和美好的祝福。他相信,只要家中的染缸不息,染出的蓝色不褪,远方的游子,终有归期。

下阙:归蓝

宁瑜和阿翎在靛蓝镇又停留了数日,见证了沈家染坊的复苏。离开的前一天,沈师傅将一匹他亲手染就的、最为满意的湛蓝布匹,郑重地送给宁瑜和阿翎。

“恩公,阿翎姑娘,大恩不言谢!这匹布,是小老儿一点心意,请务必收下!”沈师傅恳切地说,“没有你们,就没有沈家染坊的今天,也没有我沈老头的今天!”

宁瑜见推辞不过,便欣然收下。这匹布,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是沈师傅心境转变、重拾希望的见证。

就在他们准备启程离开靛蓝镇的那天清晨,镇口忽然传来一阵喧闹声。一个风尘仆仆、皮肤黝黑、穿着异域风格衣衫的年轻汉子,背着一个巨大的行囊,激动地跑进了镇子,直奔沈家染坊而来!

“爹!爹!我回来了!”人未到,声先至,那声音洪亮,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和近乡情怯的颤抖。

正是沈师傅离家数年、音讯全无的儿子,沈青!

他是在归国的海船上,听同行的商人说起,靛蓝镇的沈家染坊,近日染出的蓝布,颜色前所未有地鲜亮纯粹,仿佛染缸通了灵性。他心中一动,隐隐觉得这或许与家中有关,更是归心似箭。

当沈青冲进自家染坊院子,看到满院子迎风招展、如同蓝色海洋般的布匹,以及那个站在染缸旁、虽然苍老但精神矍铄、眼中带笑望着他的父亲时,这个在海上历经风浪都未曾退缩的汉子,瞬间泪流满面。

“爹!儿子不孝!让您担心了!”沈青扑通一声跪在沈师傅面前。

沈师傅老泪纵横,连忙扶起儿子,上下打量着,哽咽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瘦了,也黑了……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啊!”

父子俩抱头痛哭,诉说着这几年的离别之苦。沈青讲述着他在南洋的经历,遭遇的风暴,经历的艰辛,以及最终凭借努力和运气,攒下了一些钱财,得以归家。他也一直惦记着家里,惦记着父亲的染坊。

“爹,咱家的布……颜色怎么变得这么好了?我听说的时候,都不敢相信!”沈青看着满院湛蓝的布匹,惊叹道。

沈师傅拉着儿子的手,感慨万千地将宁瑜和阿翎如何点醒他,如何帮助他重拾信心、染出真正沈家蓝的事情,细细说了一遍。

“若非恩公指点,爹可能早就……染坊也早就没了……更等不到你回来了!”沈师傅唏嘘道。

沈青闻言,又是感激,又是后怕。他连忙四处张望:“恩公呢?恩公在何处?我要当面拜谢!”

然而,当沈青和沈师傅寻到客栈时,宁瑜和阿翎已经悄然离开,只托客栈掌柜留下一句话:

“心蓝则布蓝,家和万事兴。望珍重。”

沈家父子站在客栈门口,望着镇外通往远方的道路,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

沈青的归来,和沈家染坊的重焕光彩,成为了靛蓝镇的一段佳话。人们都说,是沈师傅的诚心感动了上天,派来了指点迷津的贵人,不仅救活了染坊,更召回了游子。

离开靛蓝镇的官道上,阿翎抚摸着毛驴驮着的那匹湛蓝的布,眼中满是欢喜。这蓝色,看着就让人心里安静、踏实。

她以心念问宁瑜:“宁哥哥,为什么沈师傅心情好了,布的颜色就变好了呢?”

宁瑜望着远处天际那与沈家蓝布几乎同色的晴空,微笑道:“万物有灵,相由心生。染布如此,做人做事亦如此。沈师傅的心被担忧和绝望占据,那股阴郁之气便无形中影响了他的动作、他的判断,甚至影响了染液的活性,故而染出的布死气沉沉。当他放下包袱,心怀希望和祝福时,他的心境变得明朗、积极,这种正向的能量灌注到染布的过程中,自然能激发出染料最本真、最鲜活的色彩。”

他顿了顿,继续解释道:“这正如古人所言:‘境由心造,相由心生。’我们所处的环境,所做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投射。心若向阳,则无惧悲伤;心若蒙尘,则万物失色。沈家染坊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保持一颗积极、乐观、充满希望的心,是多么重要。这不仅能让事情出现转机,有时,甚至能创造奇迹。”

阿翎认真地点着头,将这番话牢牢记在心里。她回头看了一眼渐行渐远的靛蓝镇,那一片片沉静而鲜活的蓝色,仿佛已经印刻在了她的记忆中。

阳光正好,清风拂面。宁瑜和阿翎的身影,在官道上渐行渐远。他们身后的靛蓝镇,那独特的蓝靛气息依旧在空气中飘荡,但如今,这气息中更多了一份名为“希望”的鲜活与温暖。

(第九十四话 《染坊的颜色》 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