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民间场 > 第八十八话 :百宝盛会

第八十八话 :百宝盛会(1/2)

目录

上阙:贡品失窃

洛河之畔,有城名曰“金匮”。此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尤以金石收藏、古董鉴别闻名于世。城中街巷,随处可见售卖古玩玉器、碑帖拓片的店铺,空气中弥漫着陈年木器、旧铜钱和淡淡墨香混合的独特气息,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尘埃之上。

宁瑜与阿翎踏入金匮城时,正值三年一度的“百宝盛会”筹备之际。这是金匮城乃至整个北方古玩界的盛事,各地藏家、商贾云集,欲在此一展珍藏,或觅得心仪之物。城内更是张灯结彩,人流如织,比平日热闹了数倍。

阿翎好奇地打量着沿街橱窗内琳琅满目的各色古物,她虽不通鉴别,却能隐隐感知到一些老物件上附着的岁月气息与残存的情感印记。有的温润祥和,有的凛然刚正,也有的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阴翳。

宁瑜的目光则更多地落在行人身上。他见多了世间百态,此刻金匮城中,既有真正醉心于此道的风雅之士,眼中是对器物的痴迷与欣赏;也有附庸风雅之辈,夸夸其谈,只求显摆;更有不少眼神闪烁、精于算计的商贾,将古玩视作牟取暴利的工具。

“金石虽好,过执则成累。人心之复杂,尤在器物之上。”宁瑜轻声对阿翎感叹。阿翎似懂非懂,却也能感受到城中涌动的那股名为“欲望”的暗流。

二人行至城中心最为气派的“聚珍楼”前,此地便是此次百宝盛会的主场。只见楼高五层,飞檐斗拱,气势恢宏。门前车水马龙,各路人物进进出出,好不热闹。

然而,就在这盛会即将拉开帷幕的前夕,聚珍楼内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此次盛会最受瞩目的贡品,一件据说乃前朝宫廷流出、由西域进贡的“琉璃玉璧”,在重重守卫之下,不翼而飞!

消息传出,举城哗然。

那琉璃玉璧非同小可,不仅材质罕见,雕工绝世,更传闻其内蕴灵光,有辟邪安宅之效,乃是当地知府为讨好京中某位权贵,特意寻来,欲借此次盛会呈送上去的重礼。如今贡品失窃,知府震怒,限令聚珍楼三日内必须追回玉璧,否则便要查封楼宇,严惩相关人等。

聚珍楼的东家,亦是金匮城古玩行会的会长,姓秦,名守拙,此刻已是焦头烂额,如坐针毡。他发动所有关系,悬赏重金,几乎将金匮城翻了个底朝天,却连玉璧的影子都没找到。那玉璧仿佛凭空蒸发了一般。

无奈之下,有人向秦守拙推荐了恰好在此地的宁瑜,言其身负异术,或能解此困局。

秦守拙虽对玄异之事将信将疑,但此刻已是病急乱投医,亲自来到宁瑜下榻的客栈,言辞恳切地请求相助。

“宁先生,老夫实在是走投无路了!”秦守拙年约五旬,面容儒雅,此刻却憔悴不堪,眼中布满血丝,“那琉璃玉璧若寻不回,不仅我聚珍楼百年基业毁于一旦,更会牵连无数同行好友。恳请先生施以援手,若能寻回玉璧,秦某愿倾尽所有,报答先生大恩!”

宁瑜看着这位深陷困境的长者,并未立刻答应,而是问道:“秦会长,失窃之时,现场可有异状?守卫之人,可曾察觉什么?”

秦守拙苦笑摇头:“存放玉璧的密室,位于聚珍楼地下,仅有一道玄铁门可入,门外有四位武艺高强的护院日夜轮守,楼内更有暗哨无数。失窃当晚,一切如常,门锁完好,守卫未曾离开,也未听到任何异响。直到次日清晨例行检查,才发现盛放玉璧的锦盒空空如也!若非确信守卫忠诚,老夫几乎要以为是内鬼所为,但细细排查,却又毫无线索。”

“毫无痕迹的失窃……”宁瑜沉吟片刻,“若非人力所能及,便可能是……非人之物所为。秦会长,可否带我去那密室一观?”

“自然可以!先生请随我来!”

聚珍楼地下密室,果然如秦守拙所言,守卫森严,结构坚固。密室不大,四壁皆是厚重青石,仅有一扇厚重的玄铁门作为出入口。室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紫檀木案,上面原本放置着盛放玉璧的锦盒,如今盒盖打开,内里空空。

宁瑜步入密室,并未急于查看那空锦盒,而是闭目凝神,仔细感知着此地的气息。

空气中残留着浓郁的檀木香气、以及一种清冷莹润的玉石气息(属于琉璃玉璧),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极其微弱,几乎难以察觉的……土石腥气,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如同金属摩擦般的灵性波动。

这波动极其隐晦,且带着一种大地般的沉凝与金铁的锋锐之感,绝非寻常妖物或鬼魅所有。

阿翎也跟在宁瑜身边,她秀眉微蹙,指尖灵气流转,在空中勾勒出几个不规则的、如同金石碎片的图案,指向地面。

宁瑜睁开眼,目光落在密室光洁的青石地板上。他蹲下身,手指轻轻拂过地面,尤其是在那放置锦盒的木案周围,仔细探查。

终于,在木案一侧,靠近墙壁的石板接缝处,他发现了一丝几乎与石色融为一体的、极其细微的金属碎屑。那碎屑非金非铁,色泽暗沉,却隐隐泛着一种内敛的光泽。

宁瑜小心翼翼地用玉镊夹起那点碎屑,放在掌心,仔细感应。那碎屑中蕴含的灵性波动,与他在空气中捕捉到的那一丝同出一源。

“秦会长,可知此物?”宁瑜将碎屑示于秦守拙。

秦守拙凑近看了半晌,茫然摇头:“从未见过。此非寻常金属,倒像是……某种矿石的精华?”

宁瑜点了点头,心中已有几分猜测。他转向阿翎:“阿翎,你可能追踪此物残留的气息?”

阿翎凝神感知那碎屑,片刻后,肯定地点了点头。她指尖那由灵气构成的金石碎片图案变得更加清晰,并指向了一个方向——并非通往门外,而是深入地底!

“果然如此。”宁瑜对秦守拙道,“秦会长,窃取玉璧者,恐怕并非凡人,而是潜藏于地底的金石之灵。寻常搜寻,自然难觅其踪。”

“金……金石之灵?”秦守拙目瞪口呆,他一生与古玩打交道,听说过一些器物年深日久会产生灵性,却从未想过还有能自行移动、甚至盗窃的金石之灵。

“天地造化,无奇不有。一些蕴藏丰富、年代久远的矿脉或特殊金石,受地脉灵气滋养,或有几率蕴生出懵懂灵智,成为精怪。此灵性喜收集蕴含灵气的珠玉宝石,用以滋养自身。”宁瑜解释道,“那琉璃玉璧灵气充沛,正是其垂涎之物。它应是借土遁之术潜入密室,盗走玉璧后又循地脉而去。”

“这……这可如何是好?”秦守拙又惊又急,“那地脉茫茫,如何寻找?”

“无妨,既有此物为引,又有阿翎在,或可一试。”宁瑜安抚道,“还请秦会长准备一些东西:朱砂、雄黄、五色土,以及一坛上好的纯阳酒。”

虽不明所以,秦守拙还是立刻吩咐下人前去准备。

中阙:地脉寻踪

所需之物很快备齐。宁瑜让秦守拙及一众护院留在密室之外,只与阿翎二人进入。

他先以五色土在密室中央布下一个简易的“五行缚灵阵”,此阵对土石金铁之属的精怪有克制之效。又以朱砂混合雄黄,在阵法外围画下阻隔阴邪的符咒。最后,将那坛纯阳酒开封,浓郁的酒香顿时弥漫开来。此酒性烈纯阳,对一些依赖地阴之气存在的精怪有刺激和引诱之效。

准备妥当,宁瑜将那一小粒金属碎屑置于阵法中心。他手掐印诀,口诵真言,一道柔和的白光自他指尖射出,笼罩在那碎屑之上。

“以物为引,循气追源。地脉通灵,显尔形迹!”

随着咒文响起,那粒碎屑突然微微震颤起来,散发出更加清晰的灵性波动。与此同时,阿翎也全力运转灵力,她的双眸泛起淡淡的清光,紧紧锁定那碎屑散发出的、常人无法看见的灵机轨迹,那轨迹如同一条细小的金线,穿透厚厚的青石地板,蜿蜒向下,深入无尽的地底。

“找到了!”宁瑜感知到阿翎传递来的信息,低喝一声。他维持着法术,对阿翎道:“阿翎,指路!”

阿翎点头,身形飘忽,沿着那灵机轨迹在密室内移动,最终停在西北角的一处墙壁前。那灵机轨迹在此处最为浓郁,并且垂直向下。

宁瑜走到那处墙脚,蹲下身,手掌按在地面上,神念顺着阿翎指引的轨迹向下延伸。

初时,只觉一片厚重黑暗,乃是寻常的土层与岩石。但随着神念不断深入,穿过一道无形的、如同水膜般的界限后,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并非真实的视觉,而是神念感知中的“景象”。那是一条宽阔、幽深的地下通道,四壁并非寻常土石,而是闪烁着各色金属光泽的岩层,有赤铜的暖红,有白银的亮白,有黄金的璀璨,更有许多说不出名字的奇异金属矿藏,交织成一片光怪陆离的地下世界。通道中弥漫着浓郁的金石之气与大地灵机,空气沉重却充满力量感。

这便是地脉的一种显化,也是那金石之灵活动的区域。

宁瑜的神念如同一条游鱼,在这条奇异的地脉通道中快速穿行。阿翎则在外界,持续以自身灵力加持,确保宁瑜的神念不会迷失在这复杂的地脉网络之中。

不知前行了多远,前方通道豁然开朗,出现一个巨大的地下洞窟。

这洞窟堪称一座地下宝库!穹顶之上,镶嵌着无数夜明珠般的发光矿石,将洞窟映照得如同白昼。地面之上,堆积着如山的各色矿石、未经雕琢的宝石、还有不少明显是人工制作、却不知何年何月失落于此的玉器、金饰、青铜器!它们大多灵光隐现,显然都非俗物。

而在洞窟中央,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一块约莫一人多高的巨大金属矿石。此矿石通体呈暗金色,表面布满天然形成的玄奥纹路,正中央的位置,有一个凹陷,大小形状,恰好与那失窃的琉璃玉璧相吻合!而此刻,那流光溢彩的琉璃玉璧,正稳稳地嵌在那凹陷之中,道道清辉被矿石吸收,滋养着其本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