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点火!(2/2)
“3 号推进器推力异常下降,检测到燃料阀轻微卡顿,当前推力 1.0N,偏差在可接受范围(±0.3N),系统已自动提升 1 号、2 号推进器功率至 52%,补偿推力损失,总推力保持 3.5N 稳定。” 系统的响应速度快得惊人,推力曲线在短暂下降后,立刻被另外两个推进器的功率提升拉回正常水平,没有对船体移动造成任何影响。
我捏了捏手心,才发现不知不觉中,手心已经渗出了冷汗。这些小小的意外,像逃离路上的暗礁,虽然暂时被避开,却也提醒着我,“老兵” 号的每一个零件都在极限运转,任何一个微小的故障,都可能在后续的关键环节(比如通过狭窄弯道时)引发连锁反应。
“距离第一个隐藏点还有 15,预计剩余时间 6 分钟,前方 5 处存在废弃的货运托盘,需提前调整船体姿态,避开碰撞。” 系统的导航提示让我立刻回过神,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操作上。观察窗外,果然能看到一个半埋在垃圾里的金属托盘,边缘的尖锐部分高出地面约 10 厘米,一旦 “老兵” 号的船体底部蹭到,很可能会卡住推进器,甚至损坏底部结构。
我提前降低推进器功率至 40%,将总推力降至 2.8N,同时微调左舷推进器功率,让船体姿态角调整至 - 0.2°,缓慢向右侧偏移 ——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的操作,每一次微调的角度都不能超过 0.1°,否则很容易导致船体方向失控。
光幕上的船体模型与实时画面同步,虚拟的绿色船体在屏幕上缓慢向右侧移动,与货运托盘的距离逐渐拉开,最终保持在 1 的安全距离外,平稳通过。当最后一丝船体边缘越过托盘时,我才松了口气,重新将功率恢复到 50%,总推力再次提升至 3.5N。
随着距离第一个隐藏点越来越近,船坞地面上的阴影也越来越浓 —— 那是一个位于船坞侧巷的废弃设备区,里面堆满了淘汰的引擎零件和破损的控制台,刚好能将 “老兵” 号的船体完全隐藏在阴影里,避开巡逻机器人的视觉探测。
“累计位移 58,剩余 2,准备降低推进功率至 30%,进入减速模式。” 系统的提示音响起,我轻轻滑动数据板上的功率滑块,将总推力缓慢降至 2.1N,船体的移动速度也随之降低,震颤感和金属摩擦声都渐渐减弱,像巨兽在接近猎物时,放慢脚步,屏住呼吸。
当观察窗外的隐藏点阴影完全笼罩住船体时,我按下了 “推进暂停” 按钮。推力曲线瞬间归零,震动和摩擦声同时消失,舰桥里重新陷入寂静,只剩下 ApU 稳定的 “嗡嗡” 声,像巨兽喘息的声音。
“第一段推进完成,累计位移 60,耗时 25 分钟,船体姿态稳定,无结构损伤,推进器状态正常,未触发任何船坞安防警报。” 系统的总结报告弹出在光幕中央,绿色的 “任务完成” 字样格外醒目。
我靠在座椅上,长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身体瞬间放松下来,才感觉到后背的肌肉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发酸,手指也因为紧握数据板而有些僵硬。可看着光幕上的位移数据,听着 ApU 平稳的运转声,心里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 我们完成了逃离计划的第一步,而且比预期的还要顺利。
就在我准备关闭部分应急灯,等待巡逻机器人通过时,突然,船坞主干道的方向传来一阵轻微的 “嗡嗡” 声 —— 那是巡逻机器人的移动声!比系统预测的时间提前了 3 分钟!
我瞬间僵住,手指立刻放在 “紧急停机” 按钮上,目光死死盯着观察窗外的阴影边缘 —— 只要巡逻机器人的探测灯扫到船体的任何一部分,警报就会立刻响起,我们所有的准备都将前功尽弃。
阴影外,巡逻机器人的红色探测灯在地面上扫过,光线距离船体边缘最近时,只有不到 50 厘米,却因为设备区的遮挡,始终没有触及 “老兵” 号的船体。几秒钟后,机器人的 “嗡嗡” 声渐渐远去,消失在船坞的另一端。
我瘫在座椅上,心脏还在疯狂跳动,额头上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数据板的屏幕上。刚才那几秒钟,比整个第一段推进的 25 分钟还要漫长。
可当我再次看向光幕上的 “任务完成” 报告时,心里的紧张感却渐渐被一种更强烈的情绪取代 —— 那是 “希望” 的火苗,被第一次成功的推进点燃,虽然微弱,却在慢慢壮大。
“老兵” 号真的能动!我们真的迈出了逃离的第一步!
但我也清楚地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还要面对更狭窄的弯道(最小通行宽度仅 10)、更频繁的巡逻间隙(最短只有 10 分钟)、以及最关键的出口红外传感器。而且,刚才推进时的金属摩擦声和震动,虽然暂时没有触发警报,却也可能被远处的传感器捕捉到异常 —— 毕竟,船坞的安防系统不可能完美无缺,任何一个微小的疏漏,都可能在后续的环节中暴露我们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老兵” 号的推进器已经连续运转了 25 分钟,虽然当前状态正常,但持续的极限运转,会不会导致后续的推力衰减?在通过第二个弯道时,一旦推进器功率不足,很可能会卡在狭窄的通道里,进退两难。
我掏出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第一段推进完成,成功抵达隐藏点,但需注意:1. 巡逻机器人时间提前 3 分钟,需重新校准后续时间节点;2. 3 号推进器燃料阀存在卡顿,需在隐藏期间进行简易清理;3. 船体底部结构在摩擦中出现轻微划痕,需检查是否影响后续移动。”
写完后,我合上笔记本,抬头望向观察窗外的黑暗。船坞的应急灯依旧在闪烁,远处的巡逻机器人声已经完全消失,可我知道,平静只是暂时的。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我们需要在隐藏点进行紧急维护,然后在巡逻间隙的夹缝中,继续向船坞出口移动。
这场逃离,就像在钢丝上行走,每一步都不能出错。而 “老兵” 号这头老旧的钢铁巨兽,能否在我的操控下,成功走完剩下的 240,冲出这座囚禁了它二十年的牢笼?
我握紧个人数据板,指尖再次感受到屏幕的冰凉。下一段推进,即将开始。而这一次,我们面对的挑战,只会比第一段更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