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水浒,我王伦从狱中崛起! > 第311章 童贯来访

第311章 童贯来访(2/2)

目录

“先生过谦了。如今官家既重‘人皇之道’,欲效仿上古圣王,立不世之功业。”

“那么,开疆拓土,收复我汉家故土燕云十六州,以彰华夏正统,扬大宋国威,这岂不是顺应天命、彰显功德之壮举?正合陛下修行‘皇道’之需啊!”

王伦心中雪亮,童贯这是要借“皇道功德”这面大旗,来行推动北伐之实。

他暗中早已得知,童贯力主联金灭辽,意在借此战功巩固权位,青史留名。

但此议在朝中阻力极大,尤其是与蔡攸一党势同水火,争执不下。

“枢相所言,自是堂堂正理。收复燕云,乃列祖列宗之夙愿,亦是天下汉民之心结。”

王伦先是肯定了目标的正当性,随即语气微沉,透出几分审慎。

“然,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陛下初涉‘皇道’,首重内修德政,稳固国本。”

“若根基未固而仓促兴兵,万一战事迁延,损耗国力,甚至……有挫败之虞,岂非与积累功德之初衷背道而驰?”

他话语委婉,但暗示的风险清晰无比——打败了,非但无功德,反而有损圣德。

童贯眉头几不可察地一蹙,对王伦这番谨慎乃至近乎消极的态度颇为不悦,但他城府极深,面上依旧带着笑意。

“先生有所不知,如今辽主昏聩,国势衰微,已成累卵之势。而我大宋兵精粮足,更有金国为援,正是千载难逢之良机!”

“若能一举克复燕云,则陛下武功赫赫,足以比肩秦皇汉武,此等开疆拓土之功,岂是寻常修德政、施小惠所能比拟?”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带着诱惑。

“届时,陛下‘皇道’大成,指日可待!还望先生能体察时局,在官家面前,多多陈说北伐之利,促成此事。”

“此乃为国建不世之功的良机,先生若能助成,亦当名垂青史,与国同休啊!”

王伦心中冷笑,童贯只看到辽国之衰,却选择性忽视金国之狼子野心,更对大宋军队真实的战斗力过于乐观。

他深知这场北伐即便侥幸成功,也是前门驱虎后门进狼,遗祸无穷。

他沉吟片刻,迎着童贯灼灼的目光,缓缓说道。

“枢相拳拳为国之心,王某深感敬佩。北伐之事,关乎国运气数,陛下圣心烛照,自有乾坤独断。”

“在下不过一介布衣,蒙陛下不弃,得以钻研古学,实不敢妄议军国重事,以免干扰圣听。”

他话锋一转,将重点引向实处:“况且,枢相亦知,‘皇道’根基在于德政泽被苍生,使万民归心,国力强盛。”

“若北伐欲成,其前提必是国内政通人和,粮草军械充盈,将士上下一心,有必胜之把握与万全之准备。”

“枢相或许当先着力于此,整饬军政,扫除积弊,使陛下亲眼见到此等坚实根基。”

“届时,陛下为成就‘皇道’功业计,又何须我等微末之人多言?必会乾纲独断,鼎力支持。”

这番话,王伦说得滴水不漏,既未明确反对北伐,也未答应为童贯进言,反而将皮球巧妙踢回。

他强调内部整顿与实力准备才是打动皇帝的关键,暗示童贯应先去解决蔡攸等人的掣肘,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而非寄望于他一个“方外之人”的空口游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