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回黄金年代 > 第181章 智脑初显

第181章 智脑初显(1/2)

目录

4 月,北京春意已浓。沈浩的私人实验室里,晨光透过百叶窗,在实验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淡蓝色的端粒酶药剂在试管中轻轻晃动,沈浩穿着白色实验服,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两组数据凝神专注 —— 左侧是智核科技刚汇总的 10 组房产数据:朝阳区 3 套写字楼的面积、均价、租赁回报率,海淀区 5 套住宅的户型、配套、挂牌时长,还有 2 套商业综合体的招商进度;右侧是实验室的 5 个实验参数:酶活性浓度、反应温度、ph 值、稳定剂配比、细胞存活率。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拿纸笔记录,只是目光在两组数据间来回扫了三遍,便闭上眼睛。片刻后,他睁开眼,指尖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将 10 组房产数据与 5 个实验参数精准对应着录入分析系统,甚至连写字楼租赁回报率的小数点后三位、实验参数的误差范围都分毫不差。

“叮 ——” 系统弹出匹配成功的提示,沈浩嘴角扬起一抹浅淡的笑意。优化后的端粒酶药剂效果远超预期,不仅精力更充沛,记忆力和反应速度也有了质的飞跃 —— 以前同时处理两组数据,他需要反复核对,现在却能像拍照一样,将信息瞬间储存在脑海中,提取时精准无误。

“沈浩哥,早餐来啦!” 晓雅的声音打破了实验室的宁静。她抱着保温袋,穿着鹅黄色的连衣裙,裙摆随着脚步轻轻摆动,像只轻盈的蝴蝶。“晴晴姐亲手做的三明治,还有热牛奶,你快趁热吃,别又忙忘了。”

沈浩转过身,看着晓雅额角沁出的薄汗,伸手帮她擦了擦:“怎么跑这么快?实验室离别墅又不远。” 他接过保温袋,打开一看,里面是两个三明治,夹着煎蛋、生菜和火腿,还有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杯壁上印着晓雅设计的 “浩晴雅” 小 logo。

“我怕你饿呀!” 晓雅凑到实验台前,好奇地盯着电脑屏幕,“沈浩哥,你在做什么呀?这些数据看起来好复杂,你都记住了吗?” 她指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吐了吐舌头,“我昨天查论文资料,记了三个案例就头疼,你居然能同时记这么多,也太厉害了吧!”

沈浩揉了揉她的头发,眼底满是温柔:“最近优化了药剂,记忆力确实好了点。” 他没有多说,怕晓雅担心药剂的安全性,也怕消息泄露导致滥用 —— 端粒酶技术太过超前,一旦流入市场,后果不堪设想。他只想先用在自己、苏晴和晓雅身上,守护好家人的健康。

“药剂这么神奇吗?” 晓雅眼睛一亮,拉着沈浩的胳膊晃了晃,“那我以后写论文是不是也能过目不忘?我选的题目是‘农产品电商品牌化运营 —— 以 “家乡味馆” 为例’,要查好多数据,记好多案例,头都大了。”

“别着急,慢慢查。” 沈浩递给她一杯温水,“你可以把案例分类整理,比如按文创推广、企业订单、线下扩张分成三类,记起来就容易多了。要是有不懂的,随时问我和晴晴,她现在全职做运营,手里有不少双店联动的实际数据,能帮你补充案例。”

晓雅点点头,拿起三明治咬了一口:“知道啦!晴晴姐说今天上午要去智核开运营复盘会,让我写完论文大纲就去找她,她帮我留了上周县分店的营收报表,说能当论文的数据支撑。” 她指了指保温袋里剩下的三明治,“这个是给晴晴姐的,我先去写大纲啦,沈浩哥你记得吃饭!”

晓雅离开后,沈浩坐在实验台前,慢慢吃着三明治。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更多数据 —— 智核上线后的用户增长曲线、双店县分店的营收数据、合作社的食材供应清单,这些信息像一张张清晰的图片,在他脑海中有序排列,无需刻意记忆,却能随时提取。

他知道,这正是端粒酶药剂的功效 ——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 “保护帽”,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缩短,而端粒酶能延缓端粒缩短,甚至促进其延长,从而提升细胞活性,反映在身体上,就是精力、记忆力、反应速度的全面提升。他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他想通过进一步优化,让自己和家人拥有更健康的身体、更清晰的思维,在各自的领域走得更远。

上午十点,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周明教授穿着一件灰色的中山装,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笑容满面地走进来:“沈浩,听说你最近在做端粒酶相关的研究?我看了你之前发表的几篇论文,很有启发,今天特意来看看你的最新进展。”

沈浩连忙起身迎接:“周教授,您怎么来了?快请坐。” 他给教授倒了一杯茶,心里有些忐忑 —— 他没打算公开端粒酶药剂的存在,只在论文里发表了一些基础研究数据。

周明教授坐在沙发上,打开文件夹,拿出沈浩之前提交的研究报告:“你这篇《端粒酶活性调控机制研究》写得非常好,数据扎实,逻辑清晰。我最近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看到国外有团队也在做类似的研究,但进展比你慢多了。” 他抬头看向沈浩,眼里满是赞赏,“你这个研究,要是能成功落地,可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有机会冲击国际大奖!”

沈浩笑了笑,语气谦逊:“谢谢教授夸奖。我做这个研究,初衷只是想改善家人的健康,还没想过奖项的事。” 他没有透露药剂的实际效果,只是含糊地说,“目前还在基础研究阶段,后续还要做更多的安全性测试。”

周明教授点点头,没有追问,只是拿起报告仔细翻看:“你这个思路很对,科研就要脚踏实地,先保证安全性,再考虑应用。不过我得提醒你,端粒酶技术的潜力太大了,要是能成功,不仅能改善健康,还能应用在医疗、生物等多个领域,你要好好把握。” 他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数据说,“这里的酶活性调控方法很有创新性,你能不能再跟我详细说说?”

沈浩耐心地给周明教授讲解着实验思路和数据来源,避开了药剂相关的内容,只谈基础研究。教授听得很认真,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两人讨论得十分热烈。

临走时,周明教授拍了拍沈浩的肩膀:“沈浩,你是我见过最有天赋、也最踏实的学生。好好做,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出更大的成就。要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随时跟我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