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回黄金年代 > 第177章 车展创意与答辩

第177章 车展创意与答辩(1/1)

目录

2006 年 1 月的北京国际车展,场馆内人声鼎沸。刚进展厅,晓雅就被奔驰展区的流光吸引,攥着沈浩的手往那边跑,粉色羽绒服的帽子随着脚步晃悠,画板在臂弯里撞出轻响:“沈浩哥!你看那辆银灰色的车!线条好好看!”

沈浩笑着跟上,目光扫过展区内的车型 ——2006 年国内高端汽车市场正悄然升温,奔驰 S 级限量版摆在 c 位,车身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旁边立着的参数牌上写着 “3.5L V6 发动机,定制内饰”。他刚想跟晓雅聊两句设计细节,一个穿着深色职业套装的女人走了过来,胸牌上印着 “张琳” 二字,笑容得体却带着几分刻意的热络。

“沈先生您好,我是奔驰销售张琳。” 她递过名片,眼神快速扫过沈浩的穿着 —— 定制西装、低调的 Rolex 腕表,又瞥了眼旁边捧着画板的晓雅,语气放得更柔,“您眼光真好,这款 S 级限量版全国仅 5 台,内饰用的是意大利小牛皮,还能根据需求个性化定制。要不要我带您去 VIp 室详细介绍?”

晓雅正趴在展车旁画车身线条,笔尖在纸上勾勒得专注,没注意到两人的对话。沈浩接过名片,指尖捏着卡片边缘,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距离感:“不用麻烦 VIp 室,就在这儿说吧,我主要是陪女朋友来看她感兴趣的设计。” 他刻意加重 “女朋友” 三个字,目光轻轻落在晓雅的背影上,满是柔和。

张琳却像没听出弦外之音,往前凑了半步,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贴在沈浩耳边,带着暧昧的暗示:“沈先生,您要是今天订下这辆车,除了官方的保养礼包,我还能给您提供点额外‘服务’—— 比如帮您预约专属的试驾路线,或者…… 其他您需要的事,都好说。” 她说着,手指若有似无地碰了碰沈浩的袖口,眼神里的热切几乎要溢出来。

沈浩的笑容瞬间淡了,往后退了半步,拉开清晰的距离,语气冷了几分:“张女士,我想你误会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来看车要么是家用,要么是考虑商业用途,关注的是车型性能和合理合作,不需要什么‘额外服务’。” 他抬手指了指还在专注画画的晓雅,眼神里满是维护,“而且我带女朋友出来,不想让她听到这些不专业、也不合适的话。”

张琳的脸瞬间涨红,伸在半空的手僵住,尴尬地收回,勉强挤出笑容:“抱歉沈先生,是我唐突了。那…… 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您要是后续有购车意向,随时联系我。”

沈浩没接她递来的第二张名片,只是淡淡点头:“不用了,真有需要,我会让助理联系奔驰官方渠道。” 说完,他转身走向晓雅,脚步放轻,弯腰凑到她身边,指尖轻轻拂过画板上的线条:“画得真好看,这弧度抓得特别准 —— 要不要去看旁边的宝马展区?听说有款概念车的车灯设计很特别,说不定能给你新灵感。”

晓雅抬起头,脸颊沾了点铅笔灰,眼睛亮得像星星,兴奋地举着画板:“沈浩哥你看!我想把这个线条用到文创产品上,比如印在笔记本封面或者保温杯上,肯定好看!” 她凑近沈浩,声音压低了些,带着点小得意,“晴晴姐说论文里要加跨行业合作的案例,咱们要是跟汽车品牌合作,把文创产品放在 4S 店当伴手礼,既给他们引流,又能推广咱们的品牌,算不算一个好案例呀?”

沈浩看着她凑近的笑脸,鼻尖萦绕着她身上淡淡的橘子味香水,刚才被张琳打扰的些许不适瞬间消散。他伸手帮她擦掉脸颊上的铅笔灰,指尖轻轻蹭过她的皮肤:“当然算!晓雅这个想法特别好,等回去跟晴晴说,让她把这个案例加进论文里,肯定能加分。” 他接过画板,小心地卷起来,“别总捧着,累手,我帮你拿着。”

两人逛完车展,驱车回别墅时,天色已经暗了。刚进门,就闻到了炖菜的香味 —— 苏晴系着围裙,正在厨房盛汤,看到他们回来,眼睛亮了亮:“回来啦?我炖了排骨玉米汤,晓雅肯定饿了。”

晓雅扔下包就冲进厨房,从身后轻轻抱住苏晴的腰,下巴蹭了蹭她的肩膀:“晴晴姐!我今天在车展看到好多好看的车,还想了个文创合作的点子,跟你论文里的跨行业案例特别配!”

苏晴笑着把汤盛出来,递给晓雅一碗,又给沈浩端了一碗:“先喝汤,慢慢说。我下午整理资料的时候,看到沈浩从车展带回来的汽车品牌手册,还在想能不能给合作社的冷链车升级做参考 —— 现在用的货车制冷效果一般,要是能跟汽车品牌合作定制冷藏车,食材损耗率肯定能降不少,也能让农户多赚点。”

沈浩坐在餐桌旁,看着晓雅叽叽喳喳地跟苏晴讲车展的见闻,手里还拿着汤勺比划车型线条,苏晴偶尔点头补充,两人眼里都闪着对未来的期待。他喝了口温热的玉米汤,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心里满是踏实 —— 对他来说,这些试图用 “捷径” 或 “暧昧” 攀附的人,从来都不是他生活的重点,只有眼前这两个为了共同目标一起努力、彼此理解的人,才是他最珍视的归宿。

饭后,苏晴把答辩用的备用礼服拿了出来 —— 米白色的西装套裙,是沈浩之前陪她去定制的,面料挺括却不僵硬,很适合正式场合。晓雅自告奋勇当 “造型师”,从首饰盒里拿出自己设计的珍珠胸针,踮脚别在礼服的领口,又退后两步打量:“晴晴姐,你戴上这个肯定好看!答辩的时候评委老师肯定会眼前一亮!”

苏晴站在镜子前,看着胸针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又看了看旁边帮她整理裙摆的沈浩,心里满是暖意。沈浩伸手帮她理了理衣领,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耳垂:“很合适,比我想象中还要好看。” 他拿出手机,“我帮你拍张照,发给周教授看看,让他也提提意见 —— 对了,晓雅也过来一起拍,刚好给你的‘答辩纪念款’文创留个素材。”

晓雅立刻凑过来,挽住苏晴的胳膊,对着镜头比了个 “耶” 的手势,又悄悄往沈浩身边靠了靠,让他也入镜:“要拍得好看点!以后晴晴姐答辩成功了,我要把这张照片印在纪念款文创上,写上‘优秀毕业生与幕后智囊团’!”

相机快门声响起,定格下三人的笑脸。沈浩看着照片里晓雅靠在他身边的模样,苏晴温柔的笑容,心里满是期待 —— 期待苏晴答辩成功的那天,期待晓雅的文创产品大卖,期待他们三个人一起,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接下来的几天,三人更忙碌了。苏晴忙着修改论文,把车展上想到的 “汽车品牌与文创、农产品电商跨界合作” 案例加进去,沈浩帮她整理冷链车升级的相关数据,还联系了几家汽车厂商咨询定制冷藏车的细节;晓雅则忙着设计 “答辩纪念款” 文创产品的草图,时不时拉着苏晴和沈浩提意见,“这个颜色是不是太浅了?”“要不要加个小图标?”

晚上,他们会坐在客厅里,苏晴念论文片段,沈浩偶尔打断,提出数据补充的建议,晓雅在旁边画插画,偶尔插一句 “晴晴姐,这里可以加个合作社的卡通图案,更生动”。温馨的笑声在房间里回荡,暖黄的灯光把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叠在一起,像一幅安稳的画。

沈浩偶尔会想起车展上张琳的插曲,却从没想过要跟苏晴和晓雅提起 —— 对他来说,那不过是生活里一个无关紧要的小浪花,没必要让它打扰到眼前的平静与幸福。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守护的,是这个由三人共同搭建的家,是对晓雅的珍视、对苏晴的信任,是他们一起为了未来努力的每一个温暖瞬间。

2 月底的一个周末,苏晴的论文终于定稿。三人坐在书房里,沈浩帮她把论文打印出来,晓雅在封面贴了个自己画的 “加油” 贴纸,还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爱心。苏晴看着打印好的论文,又看了看身边的两人,眼里满是感激:“谢谢你们,没有你们帮忙,我肯定没法这么顺利完成论文。”

沈浩揉了揉她的头发,语气温柔:“跟我们还客气什么。等 3 月答辩成功,咱们去庆祝,就去你上次说的那家西餐厅,晓雅也说想吃他们家的牛排很久了。”

晓雅立刻点头,挽住沈浩的胳膊:“对!还要给晴晴姐买个大蛋糕,上面写‘苏晴姐姐答辩成功’,再插满咱们文创产品的小模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