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回黄金年代 > 第176章 影视风口与情根深种

第176章 影视风口与情根深种(1/2)

目录

2005 年 12 月的北京,寒风卷着碎雪敲打着青辰影业的落地窗。沈浩坐在会议室的真皮沙发上,指尖划过《青春祭》的剧本大纲,目光落在 “校园聚餐”“毕业散伙饭” 等情节上,嘴角勾起一抹笃定的笑意 —— 老灵魂的记忆清晰如昨,2005 年国产青春片尚在蛰伏,而这类聚焦校园、贴近年轻群体的题材,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青春祭》的剧本扎实,人物鲜活,正是能引爆市场的潜力股。

青辰影业的张总搓着手,语气带着试探:“沈总,400 万的投资我们没问题,但您要求的双店场景植入,会不会太密集了?比如毕业聚餐、情侣约会都放在‘家乡味馆’,会不会让观众觉得刻意?”

沈浩抬眼,将剧本推到桌中央,指尖点在 “毕业聚餐” 那页:“张总,恰恰相反。年轻观众看青春片,看的是共鸣。‘家乡味馆’的故宫风装修既有辨识度,价格又亲民,完全符合学生聚餐的场景设定;而‘老家味?京韵馆’的高端感,刚好适配主角毕业三年后的重逢戏。” 他顿了顿,抛出早已算好的账,“我投这 400 万,不只是为了票房分红。2005 年电影的全国性传播力,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 要是电影票房破亿,相当于用 400 万做了场覆盖千万观众的品牌宣传,后续双店的企业订单、加盟意向,都会跟着涨,这是 1+1>2 的事。”

张总眼睛一亮,拿起剧本反复翻看:“沈总这个思路绝了!我们之前只想着电影本身,没想到还能这么联动。行!就按您说的来,所有聚餐场景都植入您的双店,台词里再自然提两句‘铜锅涮肉’‘家乡直供食材’。”

“还有一点。” 沈浩补充道,“麻烦张总预留出外语字幕的接口,我让苏晴负责英语、日语的字幕翻译。2005 年国产电影海外发行刚起步,现在提前准备,万一电影能走出国门,我的双店未来拓展海外市场,也能提前铺垫认知。”

张总彻底折服:“沈总真是远见卓识!我们全力配合!”

离开青辰影业,沈浩驱车回别墅。刚进门,就闻到了淡淡的咖啡香 —— 苏晴正坐在书房的书桌前,面前摊着外文词典和翻译软件,电脑屏幕上是《青春祭》的剧本片段,旁边放着她整理的 “双店品牌关键词”:家乡直供、故宫风、铜锅涮肉、黑猪烤肉。

“谈得怎么样了?” 苏晴抬头,眼里带着笑意,起身给沈浩递了杯热咖啡,“我刚把前两幕的英语字幕翻译完,你看看有没有问题。”

沈浩接过咖啡,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手背 —— 想必是对着电脑太久冻的。他拉着她坐在沙发上,翻开她的翻译稿,字迹工整,品牌关键词的翻译既准确又自然,比如 “家乡直供” 译为 “hotown direct supply”,既保留原意,又容易让外国观众理解。“翻译得很好,比专业翻译公司还细致。” 他揉了揉她的头发,“不用这么着急,慢慢弄,别累坏了眼睛。”

苏晴靠在他肩上,鼻尖蹭过他的衬衫领口,闻到熟悉的雪松味,心里满是热恋的踏实:“我想早点弄完,不耽误电影后期制作。你花 400 万投资,我得多帮你把好关,不能让你的钱白花。” 她抬手,指尖轻轻划过他的下颌线,“你真的觉得这部电影能火吗?我看剧本,觉得挺真实的,但还是有点担心。”

“放心吧。” 沈浩握住她的手,放在掌心摩挲,“2005 年的年轻人,就需要这样贴近他们生活的电影。校园、爱情、友情,这些都是能引发共鸣的点。而且咱们的双店植入,不是硬广,是融入剧情的,观众不会反感,反而会记住‘家乡味馆’。” 他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等电影上映,咱们带着晓雅去看首映,让她看看自己设计的文创产品,能不能出现在电影里。”

苏晴的脸颊瞬间泛红,点了点头,重新坐回书桌前,继续翻译字幕。沈浩坐在旁边的沙发上,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规划智核科技的筹备 —— 2005 年房产电商刚萌芽,他要趁着这个风口,搭建一个房产信息平台,整合北京的二手房、写字楼资源,和他现有的房产形成联动。

这时,晓雅蹦蹦跳跳地从外面回来,手里抱着一堆画稿:“沈浩哥!晴晴姐!我设计了‘青春祭 x 家乡味馆’的联动文创!你看!” 她把画稿摊在桌上,有印着电影主角和双店 Logo 的保温杯,有刻着 “青春不散场,家乡味永存” 的钥匙扣,还有电影主题的烤肉礼盒设计图,“等电影上映,咱们的淘宝店肯定能卖爆!”

沈浩拿起画稿,越看越满意:“晓雅真有才华!这个保温杯设计得好,既宣传了电影,又突出了咱们的品牌。” 他揉了揉她的头发,“等电影票房分红下来,我给你转 300 万,让你自己当老板,把文创产品做得更大。”

晓雅眼睛一亮,抱住沈浩的胳膊晃了晃:“真的吗?沈浩哥你太好了!我要设计更多好看的文创,还要开一家线下文创店,就开在二环写字楼里!” 她转头看向苏晴,“晴晴姐,到时候你帮我管账好不好?我一个人怕弄不好。”

苏晴笑着点头:“好啊,等你开了店,我帮你整理账本,咱们一起把文创事业做大。” 她看着晓雅兴奋的样子,心里满是暖意 —— 这个小姑娘,总是能给他们带来惊喜,也让这个家充满了活力。

接下来的日子,三人各司其职,忙碌却充实。苏晴忙着翻译电影字幕,偶尔帮沈浩整理智核科技的筹备资料;晓雅全身心投入到联动文创的设计中,每天泡在淘宝店后台,和工厂对接样品;沈浩则一边跟进电影的拍摄进度,一边对接房产信息平台的技术团队,偶尔还要去双店看看,确保品牌植入的细节落实到位。

期间,沈浩想起之前答应帮赵曼琪推荐资源,便给张总打了个电话,推荐赵曼琪试镜《青春祭》的女三号 —— 一个热爱舞蹈的大学生,和赵曼琪的形象、专业都高度契合。

赵曼琪接到试镜通知时,正在舞蹈房排练,激动得差点哭出来。她立刻给沈浩打了电话,声音带着哽咽:“沈同学,谢谢你!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这个角色太适合我了,要是能演好,我肯定能出道!”

“不用谢,这是你自己的实力。” 沈浩的声音很温和,“好好准备试镜,把你的舞蹈功底展现出来,张总他们很看重实力。”

试镜那天,赵曼琪穿着简单的白衬衫、牛仔裤,跳了一段现代舞,舞姿优美,情绪饱满,当场就被张总敲定:“就你了!这个角色非你莫属!”

拍摄期间,赵曼琪经常给沈浩发消息,分享拍摄的趣事,语气里满是崇拜:“沈同学,你推荐的这个角色太好演了,导演都夸我有灵气!”“今天拍聚餐的戏,在‘家乡味馆’的场景里,我看着店里的故宫风装修,就想起你说的品牌理念,演得更投入了!”

电影杀青那天,赵曼琪特意约沈浩在一家高级餐厅吃饭,说是要当面感谢他。沈浩犹豫了一下,还是去了 —— 毕竟帮了她一个大忙,吃顿饭也没什么。

餐厅的包间里,赵曼琪穿着一条红色的连衣裙,化了精致的妆容,看起来比平时成熟了不少。她给沈浩倒了杯红酒,举起杯子:“沈同学,谢谢你帮我拿到这个角色,我敬你一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