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访谈(1/2)
央视演播室的灯光打在人脸上,有点烤得慌。李特坐在柔软的沙发上,对面是那位以亲切稳重着称的着名主持人。这专访走的是高端、正能量路线,背景板上印着“拼搏·梦想·桥梁”之类的艺术字。
流程都是提前大致沟通过的,没啥意外。主持人问起他成长的经历,如何在学业和篮球之间取得平衡,如何面对异国他乡的挑战,以及最终夺冠的感受。
李特坐得笔直,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回答得滴水不漏。感谢父母的支持,感谢教练队友的信任,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说自己只是做好了分内的事,运气也不错。他提到了中美文化的差异,但更多是强调交流和理解带来的好处,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积极的沟通者。
“篮球是一项充满激情的运动,但它也教会我冷静和思考。”李特对着镜头,语气诚恳,“无论是在印第安纳大学,还是在步行者队,我始终记得自己从哪里来,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看到中国年轻一代的可能性。”
话说得漂亮,他自己都觉得有点官方。但效果不错,主持人频频点头,现场导演在镜头外也竖了个大拇指。他知道,这番四平八稳的发言,加上刚到手的总冠军光环,足够让台里领导和大多数观众满意了。父亲李建国通过“奇怪人脉”争取来的这个机会,算是圆满完成任务。
专访顺利录完,本以为这趟北京的媒体任务就此结束。没想到,就在他们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飞回美国的前一晚,李特的手机响了,是台里那个对接的负责人,语气带着点急切和兴奋。
“李特,有个不情之请!台里体育频道临时策划了一档晚间直播访谈节目,就叫《NbA零距离》,想邀请你,还有阿泰斯特先生、米勒先生,一起过来聊聊天!就现在!时间紧,任务重,帮帮忙!”
李特愣了一下,直播?还带上他俩?他下意识想婉拒,但转念一想,这似乎是另一种“接地气”的宣传,跟他之前那个正儿八经的专访风格互补,而且……说不定效果更直接。
他捂住话筒,看向正在为带多少份稻香村点心回国而争论的阿泰和米勒:“嘿,哥们儿,央视体育频道,现在,直播聊天,去不去?聊聊NbA那点事儿。”
阿泰斯特一听就来了精神:“直播?像奥普拉那样吗?去!必须去!让全国人民看看我罗恩·阿泰斯特除了会防守,还有多幽默!”
米勒比较谨慎:“直播?话题有范围吗?”
“放心,就是闲聊,八卦,训练,怎么对付难缠的对手之类的,不涉及敏感内容。”李特解释道。
米勒沉吟一下,点了点头:“听起来比严肃的专访有趣。可以。”
于是,一行三人又杀回了央视大楼,只不过这次进的是一个更紧凑、更具现代感的演播室。背景是巨大的NbA标志和央视体育的台标,灯光依旧明亮,但氛围轻松了不少。主持人换成了一个年轻有活力、语速很快的嘉于。
直播红灯一亮,嘉于热情开场:“各位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收看临时为您插播的《NbA零距离》特别节目!今天我们演播室请来了三位超级巨星!刚刚随印第安纳步行者队夺得NbA总冠军的李特!以及他的队友,防守悍将罗恩·阿泰斯特!还有我们熟悉的,传奇射手雷吉·米勒!欢迎三位!”
阿泰斯特对着镜头挥了挥大手,咧嘴笑出一口白牙。米勒则沉稳地点点头。李特用中文打了个招呼:“大家好,我是李特。”
寒暄过后,主持人果然开始往“八卦”方向引:“我们知道NbA更衣室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能不能分享一些?比如,谁是最臭美的?或者,谁在比赛前有奇怪的仪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