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逆天悟性(2/2)
他顿了顿,语气稍缓:“你上次物理小考成绩有进步,这说明你还是有心学习的。不要因为一时困难就自暴自弃,搞些歪门邪道……”
林见鹿安静地听着,没有辩解。他知道,在老师们固有的认知里,他刚才的行为确实有些“魔怔”。
李老师见他态度端正,语气又缓和了些,随手从桌上抽出一张卷子,正是上次小考的备用卷,指着最后一道关于力学综合应用的压轴题:“这道题,全班就你一个人用了非标准的解法,虽然结果对了,但步骤跳跃太大。你来给我讲讲,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道题难度不小,涉及动量守恒、能量转换和复杂的受力分析。李老师本意是想考校他一下,看看他是不是蒙的。
林见鹿看向题目,几乎不需要思考。
【触发“顿悟时刻”:力学模型构建与路径优化。】
【是否对当前问题进行多角度剖析与最优解推演?】
“是。”
题目中的小车、斜面、弹簧、滑块……瞬间在他脑中构建成一个动态的、可视化的物理模型。不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充满了力量、速度、能量流转的生动图景。所有的约束条件、相互作用都变得条理分明。
他拿起桌边的笔和草稿纸,没有直接写出标准答案那繁琐的步骤,而是边画示意图边讲解:
“李老师,我认为这道题的关键在于识别出系统在碰撞前后的机械能守恒只在特定阶段成立,而动量守恒则需要考虑斜面方向的分量。如果从这里,”他笔尖点在斜面的某个位置,“引入一个虚拟的‘零势能面’,将滑块和小车视为一个 traly isoted syste(瞬时孤立系统),那么整个过程可以被分解为三个清晰的阶段,分别应用不同的守恒定律,再通过速度的矢量合成进行衔接……”
他语速平稳,逻辑严密,用一种远超高中物理范畴的、近乎大学物理专业的思维方式和数学工具,将一道复杂的综合题剖析得透彻无比。他的解法,比参考答案更简洁,更本质,也……更优美。
李老师刚开始还带着考校的心态,听着听着,脸色就从严肃变成了惊讶,又从惊讶变成了难以置信的专注。他身体微微前倾,眼睛紧紧盯着林见鹿笔下的草图,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当林见鹿最终推导出正确答案,放下笔时,李老师半晌没有说话。
办公室里其他几位老师也被吸引,好奇地望过来。
良久,李老师才长长吐出一口气,眼神复杂地看着林见鹿,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学生。他拿起那张草稿纸,仔细又看了一遍,喃喃道:“虚拟零势能面……瞬时孤立系统……你这思路……太清晰了!这根本不是蒙的!”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林见鹿,你……你什么时候开窍的?”
林见鹿微微一笑,依旧是那套说辞:“可能就是最近突然想通了吧,感觉很多以前不明白的东西,现在看一眼就懂了。”
这个解释很模糊,但在林见鹿刚才那番惊艳的表现面前,李老师虽然觉得不可思议,却也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释。他只能将之归结为“顿悟”或者“厚积薄发”。
“好,好!”李老师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拍了拍林见鹿的肩膀,“继续保持这个状态!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来问我!回去吧,好好准备下一节课。”
“谢谢李老师。”
林见鹿礼貌地告辞,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走在回教室的走廊上,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感受着体内那丝尚未完全消散的微热气流,脑海中回响着系统的提示音。
逆天悟性……
这不仅仅是学习能力的提升,更是一种认知世界的维度提升。从广播体操到物理难题,万物皆可悟,万理皆可明。
他推开教室门,喧闹声扑面而来。赵昊立刻凑过来:“鹿哥,老李没为难你吧?”
“没事。”林见鹿摇摇头,坐回自己的座位。
他看着窗外湛蓝的天空,手指在课桌下,再次无意识地模拟起那套已被他彻底“悟透”的广播体操动作,只是这一次,动作更加内敛,更加符合他刚刚领悟到的发力方式。
养元功的雏形,已在他心中悄然孕育。
潜龙勿用,但爪牙已利。
下一次腾跃,需要等待的,只是一个合适的时机。而这个时机,他相信,很快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