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历史奇人传 > 第9701章 元代追封河南王—阿术传

第9701章 元代追封河南王—阿术传(2/2)

目录

夺取押赤城后,大军继续东进,兵锋直指乾德哥城(今曲靖附近)。然而就在围城第三日,兀良合台突发恶疾,高烧不退。

军帐内,药味浓郁。老将军卧在榻上,面色蜡黄,却仍强撑着召来诸将。

我军深入敌境,主帅病重,军心必乱。兀良合台声音虚弱,但目光扫过众将时依然威严,即日起,由阿术暂代军务,诸将要尽心辅佐,不得有违!

帐中一时寂静。几位年长的千户长面面相觑,显然对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少主能否担此重任心存疑虑。

阿术深吸一口气,向前迈出一步:末将必不负大帅重托!他转身面对众将,朗声道:传令:封锁大帅病重的消息,各营照常升灶,多竖旗帜。违令泄密者,斩!

是夜,阿术独坐帅帐,对着地图沉思至三更。乾德哥城守军若是得知父亲病重,必定出城劫营。不如将计就计...

果然,次日拂晓,城中守军倾巢而出。然而等待他们的,是阿术精心布置的埋伏。当敌军进入包围圈后,蒙古骑兵从三面杀出,箭如飞蝗。

阿术亲率一队精骑,直取敌军主将。混战中,他的肩甲被流矢射中,却浑然不觉,手中长枪如蛟龙出海,连挑三员敌将。少年血战的身影,让原本心存疑虑的老将们都为之动容。

乾德哥城既下,大军休整三日。这日清晨,探马来报:曲靖部族联合周边三城,集结两万兵马,据守白石江。

阿术立即召集诸将议事。帐中,他指着地图说道:白石江水流湍急,敌军据险而守,若强攻,损失必大。我观东南有密林,可藏精兵...

老将阿塔海皱眉道:少将军,密林虽可藏兵,但地势低洼,若被敌军发觉,恐遭火攻。

正是要他们发觉。阿术微微一笑,我已命人准备了湿泥,今夜便让士兵涂抹衣甲。若敌军用火,正可引其出击。

是夜,阿术亲率两千精兵潜入密林。果然,次日交战正酣时,敌军纵火焚林。然而湿泥护体的蒙古士兵并未慌乱,反而借着浓烟掩护,突然杀出。

与此同时,阿术早先安排的另一支奇兵,从上游浅滩渡江,直插敌军后方。前后夹击之下,联军大败。此战,阿术连克三城,缴获粮草军械无数。

最让诸将佩服的是,战后阿术将部分战利品分给当地归顺的部族首领,并奏请朝廷授予他们官职。这种刚柔并济的手段,让西南各部族既畏其威,又感其德。

转眼已是深冬。大军行进至乌蒙山区(今昭通一带),这里山势险峻,气候恶劣。当地最大的部族据守赤秃哥山寨,号称天险难破。

这日,阿术带着亲兵巡视地形。但见山寨建于绝壁之上,只有一条窄路可通,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少将军,这该如何是好?副将望着险峻的山势,不禁咂舌。

阿术却不答话,目光落在山间盘旋的苍鹰上。良久,他突然问道:你们可知道,为什么再凶猛的苍鹰,也不敢在暴风雪中飞翔?

众亲兵面面相觑,不知少将军何意。

因为风雪会蒙住它的眼睛,折断它的翅膀。阿术自顾自地说道,传令:全军后退十里扎营。

当夜,果然狂风大作,暴雪倾盆。然而就在这风雪最猛烈的时候,阿术亲自挑选了三百敢死士,每人只带短刀和绳索,冒着风雪向山寨进发。

这样的天气,守军必定松懈。阿术对部下说道,而且风雪会掩盖我们的行踪。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完全正确。当蒙古勇士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寨墙上时,守军还在酣睡。赤秃哥山寨,这座号称永不陷落的堡垒,就在这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被攻克了。

此战之后,西南各部闻风丧胆,相继遣使请降。阿术恩威并施,对归顺者厚加赏赐,对抗拒者坚决打击,很快就稳定了局势。

次年开春,捷报传至哈拉和林。宪宗蒙哥正在宫中与群臣议事,闻报大喜。

好!好!好!宪宗连说三个字,抚须笑道,兀良合台教子有方,阿术未有名位,却能挺身奉国,连战连捷。真乃我蒙古勇士楷模!

当下传旨:赐阿术黄金三百两,西域宝马十匹,雕弓一张。并特意下诏:着阿术即日赴汗廷觐见。

此时的阿术,正在营中照料刚刚病愈的父亲。接到圣旨时,他并没有太多欣喜,反而对父亲说:此次征战,全赖将士用命,儿不敢独居此功。

兀良合台欣慰地看着儿子:懂得谦逊,是为将者应有的品格。不过,老将军话锋一转,你可知陛下为何要召你入朝?

阿术沉吟片刻:是要亲自考察儿的才能?

这是一方面。兀良合台颔首,更重要的是,陛下要让你见识汗廷的威严,结识各方重臣。阿术,你的舞台不应该只在西南一隅。

次日启程时,全军将士列队相送。那些曾经质疑过阿术的老将,此刻都心悦诚服地向他行礼。少年将军跨上战马,回望这片他征战过的土地,心中已然有了更大的抱负。

北去的路上,春雪初融。阿术不知道的是,此刻的汗廷中,一场关于是否大举南征的争论正在进行。而他,这个刚刚崭露头角的将门之后,即将被推上更大的历史舞台。

很多年后,当阿术已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元帅时,他仍会想起那个虎头山下的黄昏。父亲的话语犹在耳边:为将者,不仅要善战,更要善谋。刀剑可以破一城,智慧才能服天下。

正是这番教诲,让他在后来的征战中,总是能够把握战机,出奇制胜。而西南的这段征战经历,也为他日后经略襄阳、统兵灭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少年时在烽烟中试炼出的,终将助他成长为一代名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