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月照寒襟 > 第16章 官与侠

第16章 官与侠(1/2)

目录

开封府后堂签押房内,气氛凝重如铁。烛火彻夜不熄,映照着崔?日益清瘦却锐利如鹰隼的面容。孟川肃立案前,低声禀报着最新的查探结果,每一条信息都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层层寒意。

“大人,‘雪中春信’香的源头已查清。”孟川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更带着洞悉阴谋的冷冽,“并非来自宫内或江南贡道,而是由将作监下属一个极为偏僻、几乎被人遗忘的‘合香所’秘密配制。此所位置隐蔽,人手极少,且直接对将作监少监负责,不归常例管辖。”

崔?指尖轻轻敲击着紫檀木的案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配料来源?”

“已查明。”孟川取出一张清单,“配制此香所需的几种特殊辅料,尤其是产自西域的某种强效迷迭香,以及岭南密林中的一种罕见致幻草茎,其采购记录、入库时间、乃至批核文书上的签押笔迹与火器司此前以‘新型信号烟火试验’为名,申请领用的‘特殊训练用料’清单,高度重合,几乎分毫不差!”

高度重合!这已不是巧合,而是铁证!将作监的合香所,竟利用火器司的渠道,秘密采购违禁的迷幻药物,用以配制那诡异的“雪中春信”!这香,绝非简单的闺阁之物,而是用于不可告人目的的工具!

崔?眼中寒光一闪:“马车呢?”

“青龙帮掌控的第三号码头以及城南‘快马堂’车行,已确认被重点监控。”孟川继续道,“每隔三到五日,必有一辆轻便的双轮马车,于子时前后悄然出入。此车经过特殊改造,车轮以软木包裹,又以浸油厚布缠绕,行驶起来近乎无声。我方好手冒险跟踪数次,发现此车路线诡谲,最终皆消失在城西‘永昌柜坊’后巷的一片复杂民居中,再难追踪。”

“永昌柜坊……”崔?缓缓重复着这个名字,语气森然。叶英台早前的提醒言犹在耳——此柜坊与漕帮往来密切,资金流动巨大,背景深不可测,是汴京地下钱流的一个重要节点。如今,失踪案、违禁香、神秘马车,几条线索竟如同百川归海,最终都隐隐汇向了这个“永昌柜坊”!

与此同时,谢无忧凭借着她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撞和超乎常人的敏锐直觉,在汴京的市井巷陌中,开辟了另一条调查路径。

那夜从绢料铺“顺”来的账册,成了她的罗盘。她反复翻阅,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一条关键记录:约两月前,一位“陈先生”曾预付定金,询问一种名为“月光绡”的极品绢料。此料织法特殊,产量极少,需提前数月预定,非豪富之家不敢问津。而“月光绡”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特性——在特定角度的月光下,会泛出极其淡雅的、类似“雪中春信”的冷光。

“青衣客”……陈先生……月光绡……谢无忧的脑中,几条线索瞬间串联!她立刻动用自己在市井中摸爬滚打积累的人脉,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城中唯一能织造“月光绡”的、一位隐居在城南陋巷的老织工。

接下来的几天,谢无忧如同最耐心的猎手,在那老织工破败的小院附近潜伏下来。她放弃了华服,换上了最不起眼的粗布衣裳,脸上甚至抹了灰,将自己彻底融入市井背景中。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日黄昏,一个身着半旧青色长衫、举止斯文、腰间悬着一枚素面白玉佩的中年男子,果然出现在了巷口!

正是那日绢料铺掌柜描述的“青衣客”!

谢无忧强压住心中的激动,屏息凝神,远远缀上。她轻功极佳,又刻意隐藏行迹,如同鬼魅般穿梭在街巷的阴影中。她看着那“青衣客”——如今已知他名叫陈文,表面身份是某位致仕礼部侍郎家的清客——先是去了老织工处询问“月光绡”的进度,言辞温和有礼;随后又转入一条暗巷,与一个作仆役打扮、但眼神精悍、太阳穴微微隆起的汉子低声交谈了几句;最后,竟七拐八绕,进入了城西那家看起来毫不起眼、却守卫森严的“永昌柜坊”!

更让谢无忧心惊的是,在陈文离开柜坊后不久,她又看到一个穿着低阶武官服饰、神色略显慌张的人,也从柜坊的侧门匆匆离去。她冒险靠近,隐约听到那武官与柜坊伙计的只言片语中,提到了“火器司”、“香料”、“交割”等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