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深夜办公室的搭档(1/2)
需求变更后的一周,整个技术部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所有人都被裹挟着卷入了一场争分夺秒的冲刺战。
新方案不仅要推翻之前一半的技术架构,重新搭建适配客户新需求的底层逻辑,还被硬生生压缩了交付周期,必须在本周五前拿出第一版可演示的项目原型。这个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打破了部门原本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
从周一清晨开始,办公室的灯火就再也没有在天黑前熄灭过。格子间里,敲击键盘的声音密集得像暴雨前的鼓点,此起彼伏,从未停歇。打印机不知疲倦地吞吐着一张张图纸和文档,墨粉的味道混着空气中弥漫的速溶咖啡香、便利店里买来的微波速食味,还有偶尔飘来的提神薄荷糖气息,交织成一种属于高强度加班的独特味道。
桌上的咖啡杯换了一轮又一轮,空掉的外卖盒被整齐地堆在角落,等待着第二天保洁阿姨来清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倦意,眼下挂着淡淡的青黑,可眼神里却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有人累极了,就趴在桌上眯十分钟,定好闹钟,醒来后抹把脸,又立刻投入战斗。
林晓妍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的双屏电脑上,左边是密密麻麻的代码,右边是错综复杂的技术架构图。她已经保持同一个姿势坐了三个多小时,颈椎传来一阵又一阵的酸痛,抬手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指尖触及皮肤,能感觉到一丝不正常的灼热感——大概是长时间对着屏幕,眼睛和脸颊都被辐射得有些发烫。
她的目光重新落回屏幕中央那处标红的模块上,眉头又紧紧蹙了起来。这是技术组上午提交的架构方案里的核心数据接口,也是整个原型开发中最棘手的一块硬骨头。按照原有的设计思路,接口的响应速度和数据承载量始终达不到预期,一旦用户并发量增加,极有可能出现卡顿甚至崩溃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林晓妍已经尝试了三种修改思路。第一种是优化现有代码,精简冗余部分,可效果微乎其微;第二种是增加缓存层,却又导致了数据同步延迟的新问题;第三种是调整数据传输格式,结果反而让整个模块与其他功能的兼容性变得更差。
每一次尝试都耗费了她大量的精力,可问题却像打不死的小强,始终横亘在那里。她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将额前散落的一缕碎发别到耳后,指尖的力道大得几乎要把头发扯下来。
窗外的夜色早已彻底沉了下来,城市的霓虹灯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一道道斑驳的光影。远处的写字楼大多已经暗了下去,只有零星几个窗口还亮着灯,像是黑夜里孤独的眼睛。办公室里的人也陆续走光了,先是技术组的几个小伙子,互相拍着肩膀说“明天再战”,然后是产品组的小姑娘,抱着电脑包,脚步虚浮地走出了大门。
最后,偌大的办公区里,只剩下她和角落里那个还在埋头工作的身影。
是顾宇轩。
他坐在离林晓妍不远的斜对角,平日里总是收拾得一丝不苟的办公桌,此刻也堆满了文件和图纸。他微微低着头,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灵活地跳跃着,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敲击声。那声音在空旷寂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却不显得嘈杂,反而像是一种稳定的节拍,让人莫名地安心。
林晓妍其实早就注意到他了,只是刚才一直沉浸在自己的难题里,无暇分心。现在整个办公室安静下来,她才忽然觉得,有这样一个人陪着加班,似乎连这份深夜的疲惫都减轻了几分。
就在她愣神的片刻,一道温和的声音自身后传来:“还没走?”
林晓妍回过头,看见顾宇轩端着一杯温水走了过来,白色的衬衫袖口随意地挽到小臂,露出线条流畅的手腕。大概是加班太久,他平日里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头发,有几缕落在了额前,添了几分平日里少见的慵懒。
“顾总。”林晓妍下意识地站起身,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窘迫。她总觉得自己对着一个问题死磕这么久还没解决,有些不好意思。
“坐着吧。”顾宇轩摆了摆手,示意她不用客气,然后顺势将手里的温水递了过去,“一直盯着电脑,喝点水缓缓。”
林晓妍接过水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一股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她轻声说了句“谢谢”,低头抿了一口,温水滋润了干涩的喉咙,让她混沌的大脑也清醒了几分。
顾宇轩的目光落在她的电脑屏幕上,视线在那处标红的接口模块上停留了几秒,便已然洞悉了症结所在。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从旁边拉过一把办公椅,在她身边坐下,顺手拿起桌上的一支黑色水笔和一张空白的草稿纸。
“这里的问题,出在数据兼容上。”他开门见山,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一边说,他一边在草稿纸上画了一个简单的架构图,“你看,原有的接口协议太厚重了,既要负责数据传输,又要处理格式转换,还要兼顾安全验证,多重任务叠加,自然会影响效率。”
他的笔尖在纸上快速移动,画出一条清晰的逻辑线:“我们可以换一种轻量化的接口协议,剥离掉一部分非核心功能。数据格式转换可以提前在后端完成,安全验证单独设置一个中间层,这样接口只需要专注于数据传输这一件事,响应速度自然就提上来了。”
林晓妍顺着他的思路看去,草稿纸上的线条简洁明了,每一个模块的分工、每一条数据的流向都标注得清清楚楚。那些困扰了她一下午的难题,那些在她脑海里缠绕成一团乱麻的逻辑,在他的笔下,瞬间变得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就像是在浓雾中迷失了方向的人,突然看到了一盏指路的明灯。林晓妍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之前所有的困惑和烦躁,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她忍不住侧过头,看向身边的顾宇轩,眼里满是钦佩:“原来是这样……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顾宇轩抬眼看了她一下,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笑意:“当局者迷。你一直陷在原有的框架里,自然不容易跳出来。换个角度想想,问题就简单多了。”
他没有丝毫居功自傲的语气,反而像是在和她探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技术问题。这种平和的态度,让林晓妍更加放松,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思路。
她不再犹豫,立刻投入到代码的修改工作中。指尖在键盘上飞舞,之前卡顿的思路此刻变得无比顺畅,一行行代码精准地呈现在屏幕上。
顾宇轩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留在她身边,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处理着项目的其他收尾工作。
一时间,办公室里只剩下两人交错的键盘敲击声。时而急促,时而舒缓,像是一首默契的双人奏。
夜色越来越浓,窗外的城市渐渐陷入沉睡,连远处马路上的车鸣声都变得稀疏起来。办公区的中央空调不知何时自动调低了温度,林晓妍下意识地裹了裹身上的薄外套。
她专注地盯着屏幕,手指不停歇地敲击着键盘,偶尔遇到不确定的地方,就停下来,对着顾宇轩画的草稿纸琢磨片刻,很快就能找到解决办法。
不知过了多久,她抬手揉了揉有些僵硬的脖子,无意间抬起头,目光正好落在身边的顾宇轩身上。
灯光从他的头顶倾泻而下,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阴影。他的睫毛很长,微微垂着,专注地看着屏幕,神情认真而沉静。鼻梁高挺,唇线清晰,平日里总是带着几分疏离感的五官,在这样安静的深夜里,竟显得格外温润。
林晓妍的心跳莫名地漏了一拍,她赶紧收回目光,假装继续看屏幕,可脸颊却不受控制地微微发烫。
不知怎么的,她忽然想起了自己刚进公司的时候。
那时候的她,还是个职场小白,什么都不懂。连一份简单的会议纪要都写得颠三倒四,被领导退回了好几次。是顾宇轩,当时还是部门主管的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手把手地教她怎么提炼会议重点,怎么梳理逻辑结构,怎么用简洁的语言呈现核心内容。
后来,她开始接触项目,面对复杂的业务流程和技术文档,常常手足无措。也是顾宇轩,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带着她跑客户、做调研,教她如何制定项目计划,如何把控项目进度,如何应对突发状况。
她还记得第一次独立负责一个小项目时,因为经验不足,差点搞砸了和客户的对接。是顾宇轩及时出现,帮她挽回了局面。事后,他没有批评她一句,只是温和地告诉她:“别怕犯错,年轻人就是要在试错中成长。下次遇到这种情况,记得先冷静,然后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的,随时来找我。”
那些温暖的片段,像是电影画面一样,在她的脑海里一一闪过。不知不觉间,顾宇轩已经在她的职场生涯中,扮演了一个如此重要的角色。他是领导,是导师,更是在她迷茫无助时,总能给她指引方向的人。
“想什么呢?”
顾宇轩的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她的思绪。
林晓妍猛地回过神,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经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屏幕上的代码停留在了刚才修改的地方。她有些慌乱地看向顾宇轩,对上他带着几分探究的目光,脸颊的热度又升高了几分,连带着说话都有些结巴:“没……没什么。”
她下意识地避开他的视线,手指在键盘上胡乱地敲了几下,试图掩饰自己的窘迫。
顾宇轩看着她这副模样,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却没有点破。他只是收回目光,继续看着自己的电脑屏幕,语气依旧温和:“是不是累了?要是累了,就先歇五分钟。”
“不累不累。”林晓妍连忙摆手,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工作上,“我就是……就是觉得你好像什么难题都能解决。”
这句话是她的真心话。从入职到现在,不管遇到多么棘手的问题,只要有顾宇轩在,似乎都能迎刃而解。他就像一座可靠的靠山,让人心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