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龙朔政变36(1/2)
良久,皇甫贤才像是想起什么,略显涣散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宋麟身上,刻意转换了话题,声音也放轻缓了些:“世子妃……一切安好?胎儿可稳妥?”他提及莫锦瑟时,眼中终于流露出几分真挚的关切与放松。这位聪慧果决、又曾救过永绥王性命、更饱经磨难的臣属之妻,他始终心怀一份特别的欣赏与疼惜。
“劳陛下挂念,”宋麟的神情也随之柔和下来,紧绷的心弦也为之一松,“内子一切安好,胎象稳固,只是长途跋涉有些许疲惫,已着太医和微臣大哥宋文初悉心照料。再有两个多月,便是产期了。”提到妻子和即将出世的孩子,他眼底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温柔与期待,如同阴霾缝隙中透出的一缕暖阳。
“好……好……”皇甫贤连连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宽慰的笑容,“母子平安便好。宋卿可要好生看顾。当年洛阳初见,世子妃的刚烈果断便令朕印象深刻,如今能与爱卿历经波折重归圆满,朕心甚慰。”他顿了顿,似乎想起了什么,对侍立一旁的王海示意道:“王海,去把那个拿过来。”
王海躬身领命,步履轻缓却迅速地转入屏风后,片刻后捧着一个明黄色、印有皇家火漆的精美信封回来。
皇甫贤接过信封,用指尖轻轻摩挲了一下上面的封蜡,然后递向宋麟,语气恢复了帝王的温和:“这……是她离开长安前,递进宫里的……辞呈。”
宋麟双手接过那封沉甸甸的信件。信封上工整地写着“中书舍人臣莫锦瑟辞呈”几个字。看着那熟悉的笔迹,宋麟心中微涩。
“朕当时未准。”皇甫贤看着宋麟手中的辞呈,缓缓道,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挽留,“如今人既已平安归来,你便替朕带回去给她。”他的目光透过高窗,仿佛看向远方,“传朕口谕:待世子妃平安生产,调理好身子,嗓子康复……中书舍人之职,虚席以待!宫中朝堂,尚有诸多政务纷繁,朕……还需她的机敏才智,为朕参赞析理,答疑解惑!让她不必再递辞呈了。”
这番话,带着文昭帝少有的、几乎算是直白的信任与倚重。要知道,中书舍人职位虽非顶级高官,却是掌内外制命、参与机密的近臣,其分位对皇权行使和国是决策有着微妙却深远的影响。
宋麟心中动容。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对锦瑟才华的肯定,更是陛下在经历了此次风波后,对锦瑟那份赤诚忠心(哪怕是以无声的辞呈离开)的一种无声的安抚与补偿。他双手紧握辞呈,如同接过了御赐的信物,深深揖礼,声音郑重而清晰:“陛下厚恩,体恤内子,臣……代内子叩谢圣恩!待其痊愈,必定……尽心竭力,以报陛下信重!”
皇甫贤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近乎虚弱的满意之色。他似乎耗尽了最后一点力气,挥手让王海扶自己起身:“好了……宋卿一路辛苦,又负重任……早些回府歇息吧。好好陪伴世子妃……切莫……再出差池了。”最后一句,语气疲惫中带着一丝语重心长,更像是饱经波折后对亲信晚辈的提点。“是!臣,告退!”宋麟敛容正色,深深俯首行礼,这才小心翼翼地收好那封承载着特殊意义的辞呈,倒退着,一步一步,沉稳地离开了威严肃穆的太极殿主殿。
殿门在身后沉重地合拢,短暂地隔绝了太极殿那令人窒息的沉重,却无法驱散心头那份如影随形的阴霾。宋麟稳步穿过空旷冷寂的宫道,秋日午后的阳光从高墙间狭窄的缝隙斜射下来,将他的身影拉得瘦长,如同背负着无形的枷锁。那份泛黄的脉案如同烙印,深深刻在他的脑海;文昭帝眼中那惊涛骇浪般的震怒与更深的不信任,更沉甸甸地压在心口。但他只是下意识地、更加用力地握紧了袖中那封带有皇家火漆的信件——莫锦瑟的辞呈。纸张的棱角硌在掌心,微痛的触感反而带来一丝奇异的清醒。此刻,只有家中那张温暖的笑颜,才是他沉重步履中唯一的灯塔。
行至连接前朝后宫的宫门拐角处,一道刺目的玄色身影,如同精心埋伏在阴影中的猎食者,突兀地闯入这肃杀的寂静之中。永绥王皇甫洵!
他斜倚在雕着螭龙纹的汉白玉栏杆旁,玄色蟠龙亲王常服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那张曾经英俊风流的面容,此刻却罩着一层浓得化不开的阴鸷。眼神如同淬了寒冰又浸染了妒火的钩子,死死锁定在宋麟身上,毫不掩饰其中的恶意与疯狂。
来了。宋麟心中冷笑一声。这宫道相遇,绝非偶然。皇甫洵是专程在此等候,等着咬他一口!
“哟,这不是风光无两的宋侍郎么?”皇甫洵的声音带着刻意的慵懒上扬,如同毒蛇嘶嘶作响。每一个字都裹挟着能穿透耳膜的尖刻和抑制不住的嫉恨。“本王可真是耳聪目明,刚在宫门外就听闻——宋侍郎洛阳一行,可是惊天动地!破获漕运巨案,肃清百年毒瘤,此乃滔天之功其一!更令人‘佩服’的是……啧啧……”他拖长了音调,目光如同淬毒的刀子,狠狠刮过宋麟的脸,“宋侍郎情深似海,竟能在茫茫人海中将‘失踪’多时、杳无音讯的爱妻安然寻回?当真是感天动地,双喜临门哪!”“失踪”二字被他咬得异常扭曲怪异,如同将某种秽物狠狠摔在地上,充满了羞辱和不堪的暗示。
殿内的沉重压得人喘不过气,但这宫道的对峙,却又是另一番刀光剑影的无声战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