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道之恒道 > 第356章 芷江受降

第356章 芷江受降(1/2)

目录

一纸降书落芷江,残阳如血照碑廊!

当年飞虎穿云阵,此日笙歌忆国殇!

坊刻丹心铭岁月,堂存正气镇豺狼!

山河已固烽烟远,犹守和平万代长!

今日,前来此地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其中还有众多的小学生、中学生,他们恰似那初升的朝阳,散发着勃勃生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之星!少年强,则国强!

王小东背着相机,却没有像往常那样迫不及待地按下快门,仿佛生怕惊扰了这份历史的宁静,宛如一个虔诚的信徒,在圣地前不敢有丝毫的亵渎。只有当他看到展厅里那栩栩如生的“芷江受降”场景雕塑时,才轻轻地按下快门,仿佛是在为那段历史留下永恒的纪念,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时光的长河中。雕塑中,中国军官神情庄重,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坚如磐石;日军代表则低头递交文件,宛如被征服的羔羊,瑟瑟发抖;周围的战士们眼神坚毅,宛如钢铁般的长城,固若金汤——他特意调暗了曝光,想要将这份肃穆与庄严永远定格在时光的长河中,如同将一幅绝世名画珍藏在岁月的宝盒里。王清华走过来,指着展柜里一份泛黄的电报,感慨地说:“当年这份‘日军乞降照会’电报传到芷江,整个县城都沸腾了,老百姓们提着灯笼,如繁星点点,彻夜欢庆,宛如一片欢乐的海洋。”

他们缓缓地移动脚步,来到了武器陈列区。这里摆放着各种武器,从古老的刀剑到现代的枪炮,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却是那架退役的战斗机。它宛如一位迟暮的英雄,静静地矗立在展厅中央,散发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机身上那狰狞的弹痕,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战火纷飞,让人不禁想起那段充满硝烟和血腥的历史。

孙荣记不由自主地趋身向前,他的手指如同灵动的舞者,在玻璃展柜外轻轻划过,仿佛在触摸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他的眼神渐渐变得迷离,仿佛透过那冰冷的玻璃,看到了当年的战场,看到了爷爷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的身影。

“我爷爷当年就是一名英勇的战士,”孙荣记的声音突然变得沙哑,犹如风中残烛,“他常说现在的美好生活是用生命换来的。”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敬意和感慨,“今天站在这里,我才真正领悟到他那句话的深意。”

徐本金静静地站在一旁,他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拍了拍孙荣记的肩膀,宛如一阵和煦的春风,传递着无言的安慰和支持。然后,他默默地递过一瓶水,自己则如同雕塑般,凝视着展墙上的老照片,眼神专注而深邃。

最后,四人缓缓地走到了纪念馆的和平广场上,脚步轻盈而庄重。广场中央,那座和平鸽雕塑宛如圣洁的天使一般,静静地矗立着。它展开那洁白如雪的翅膀,仿佛随时都要腾空而起,飞向那片充满希望的蓝天。阳光如碎金般洒在羽翼上,使得整个雕塑都熠熠生辉,散发出一种令人心醉神迷的光芒。

王小东终于停下了脚步,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地举起相机。镜头里,王清华宛如一座沉思的雕像,静静地站在那里,凝视着和平鸽雕塑,若有所思。他的身影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高大而庄重。孙荣记和徐本金并肩而立,他们的神情平静如湖水,却又坚定似磐石。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淡淡的轮廓,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就在王小东按下快门的瞬间,这美好的画面被永远定格在了相机里。照片中,和平鸽雕塑与四人的身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又宁静的画面。

在离开之际,徐本金突然停下了脚步,他缓缓地转过身,深情地望了一眼那座受降纪念坊。纪念坊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徐本金轻声说道:“这地方,我们应该常来啊。这里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和记忆,我们要铭记那些为和平而浴血奋战的人们。”

王清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他的目光也落在了受降纪念坊上,眼神中透露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和平的珍视。风轻轻地吹过,如同温柔的手,轻轻拂过四人的衣角。这风,似乎也在诉说着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历史的铭记。

此时,王小东满脸疑惑,他那双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能掉出来一样,满脸都是好奇的神情。他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芷江这么小的一个地方,怎么会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地呢?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清华婶子,您知道这其中的缘由吗?”

就在这时,王清华不紧不慢地开了口,她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她缓缓说道:“这其中的核心原因啊,就在于芷江那独特的军事战略地位和交通枢纽功能。具体来说呢,可以归结为三点。”

王清华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绪,然后接着说道:“其一,芷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空军基地。它就像一颗闪耀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土地上。当时,芷江拥有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空军机场,这里可是抗战后期中美空军联合基地‘芷江机场’的所在地哦!驻扎在这里的中美空军联队,就如同雄鹰一般,牢牢地掌控着华中、华南的制空权。他们的存在,不仅为受降期间的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更是对日军形成了巨大的军事威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