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组织考察结束(1/2)
周二上午八点四十五分,李毅飞提前十五分钟到达京城组织部大楼。
李毅飞身着深色西装,白衬衫搭配深蓝色领带,整个人显得沉稳干练。
在接待处完成严格的身份核验后,工作人员引领他来到三楼的一间小型会议室。
会议室约二十平米,布置简洁庄重。
椭圆形的红木会议桌擦得锃亮,正中央摆放着党旗和国旗。
靠墙的位置放着几盆绿植,为严肃的环境增添了几分生气。
工作人员为他泡了一杯绿茶,轻声告知:李书记请稍坐,周部长他们正在开个短会,九点准时过来。
李毅飞在靠门的位置坐下,轻轻调整了一下坐姿。
他注意到会议室里安装着摄像头,墙角还放着录音设备。
这种阵仗让他意识到,今天的谈话可能非同一般。
九点整,会议室门被准时推开。
组部副部长周振华率先走进来,身后跟着干部局局长王建军和政策研究室主任孙伟。
李毅飞立即起身相迎。
毅飞同志,路上辛苦了。周振华微笑着与他握手,目光敏锐却不失温和。
各位领导好,不辛苦。李毅飞与三位领导一一握手,注意到他们都带着笔记本和文件袋。
众人落座后,周振华开门见山:今天请你来,主要是想深入了解你在工真市的工作情况。不要有压力,实事求是地谈就好。
谈话从工真市的基本情况开始。
李毅飞用十分钟时间简要汇报了工真市这两年来的主要工作。
李毅飞特别注重用数据和实例说话:去年全市Gdp增长8.2%,但更让我欣慰的是,民生支出占比提高了三个百分点,达到了42%。
听说你们在化解金融风险时,采取了很特别的做法?周振华突然问道。
李毅飞心里微微一紧,知道重点来了。是的。当时我们面临十五亿城投债到期的压力,融资渠道又被切断。
李毅飞详细讲述了整个过程,特别强调了市民自发募捐的细节,三天时间,从企业家到普通市民,甚至还有小学生捐出压岁钱,总共筹集了三亿资金。
王建军插话问道: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考虑过向省里求援?
考虑过,也尝试过。李毅飞如实回答,但当时情况特殊,省里也有不同意见。我们最终决定依靠自身力量,同时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
孙伟仔细记录着,接着问:我们注意到,你在工真市推动的暖心驿站城市记忆街区等项目,与传统的发展思路不太一样。这些创新举措是基于什么考虑?
李毅飞沉思片刻,认真回答:我认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
一个外卖小哥能有地方热饭休息,一个老兵面馆能继续经营,这些看似小事,却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
但是在推进过程中,肯定遇到不少阻力吧?周振华追问。
确实。李毅飞坦然承认,有认识上的分歧,也有利益上的冲突。比如我们拒绝了一个五十亿的高污染项目,当时就有不少人说我不会算经济账
那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我认为要算大账、算长远账。李毅飞语气坚定,那个项目虽然能在短期内拉动Gdp,但会给环境带来永久性伤害。
现在我们引进的智能制造企业,虽然单个规模不大,但发展前景更好,也更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
谈话进行到一半时,工作人员进来添水。
李毅飞注意到周振华看了眼时间,知道谈话已经过了一个小时。
谈谈班子建设吧。周振华转换话题,作为市委书记,你是如何带队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