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引力湍流·菌网共振(2/2)
乐乐松了口气,主控舱内的紧张气氛终于有所缓解。但她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抗磁设备还有7分钟就要停机,而推进器的应急功率还需要维持12分钟,这12分钟里,培育舱的防护将主要依靠修复液形成的保护膜,一旦保护膜失效,菌网的共振可能会比之前更严重。
“古丽,倒计时7分钟,准备雾化喷洒修复液。”乐乐对着通讯器提醒道,目光在导航界面和生物界面之间来回切换,“确保喷洒均匀,尤其是菌网的断裂区域,要重点覆盖。”
“雾化系统已就绪,喷洒范围已锁定菌网全域,重点区域的喷洒量提升50%。”古丽调整好雾化喷头的角度,喷头对准培育舱内的菌网,淡蓝色的修复液在雾化管内缓缓流动,“倒计时3分钟,开始预热雾化泵,确保喷洒时压力稳定。”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推进器的超导线圈温度逐渐升至8900K,距离9200K的安全上限还有300K;导航界面上,星舰已通过湍流区的三分之二,偏差率稳定在0.55公里;培育舱内,抗磁设备的功率屏开始闪烁黄色提示,显示“剩余运行时间1分钟”。
“抗磁设备即将停机,雾化系统准备喷洒!”古丽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手指按在雾化启动按钮上。
“启动喷洒!”乐乐果断下令。
古丽立即按下按钮,培育舱内的雾化喷头瞬间喷出细密的淡蓝色雾滴,如同一场微型细雨,均匀地覆盖在菌网表面。雾滴接触到菌网的瞬间,立即凝固成一层透明的薄膜,将淡紫色的菌网紧紧包裹住——这层保护膜不仅能隔绝引力波的冲击,还能缓慢释放修复液中的活性成分,持续修复菌网的断裂处。
几乎就在保护膜形成的同时,抗磁设备发出“嘀”的一声轻响,功率屏跳回0%,屏幕上显示“设备过热停机,冷却时间30分钟”。但此时,菌网的共振频率已稳定在9.8赫兹,与引力波的频率彻底脱节,叶片的颤抖完全停止,荧光点恢复了均匀的闪烁节奏,根系区域的淡褐色液体也不再渗出。
“保护膜生效!菌网共振完全切断,活性回升至98%,各项参数恢复正常!”古丽的声音带着欣喜,她看着观测窗内的幼苗,第22片新叶上甚至重新出现了细微的生长迹象,叶片边缘的嫩绿感比之前更明显。
“好!”乐乐紧绷的神经终于彻底放松,她看了眼导航界面,星舰已通过湍流区的四分之三,剩余通过时间还有5分钟,而推进器的应急功率还能维持8分钟,完全足够支撑到星舰脱离湍流区。
“小宇,推进器温度怎么样?还能维持多久?”乐乐问道。
“当前温度9050K,距离安全上限还有150K,按照当前升温速度,还能维持10分钟,完全能支撑到星舰脱离湍流区。”小宇的声音也轻松了不少,他终于放下了悬在过载保护按钮上的手,“等脱离湍流区后,就可以将功率降至70%,让超导线圈冷却。”
5分钟后,导航界面上的红色湍流区彻底消失,星舰成功脱离引力湍流的影响范围。乐乐立即下令:“小宇,推进器功率降至70%,启动超导线圈冷却系统。阿木尔,计算脱离湍流后的轨道偏差,调整后续加速轨迹,确保能准时抵达木星引力弹弓段的交汇点。”
“推进器功率已降至70%,冷却系统启动,超导线圈温度开始下降,当前9000K。”
“轨道偏差率0.58公里,已在安全范围内!后续加速轨迹已调整完成,预计能准时抵达木星交汇点,不会影响任务进度。”
主控舱内,黄色的预警警报终于解除,屏幕上的各项参数重新恢复绿色。乐乐靠在主控椅上,轻轻舒了口气——从菌脉异常到引力湍流,这短短半小时的危机,几乎耗尽了她的精力。但看着屏幕上稳定生长的“海卫一七号”幼苗,和重新回到安全航道的星舰轨迹,她知道,这次危机又一次被团队共同化解了。
“各岗位汇报当前状态,做好后续监测工作。”乐乐对着全域通讯频道说道,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
“导航岗位:轨道参数稳定,偏差率0.58公里,后续加速计划已同步,每10分钟进行一次轨迹校准。”
“能源岗位:推进器功率70%,超导线圈温度8800K,冷却系统运行正常,应急能源储备剩余85%,无异常。”
“生物岗位:培育舱抗磁设备冷却中,菌网保护膜状态良好,活性98.5%,灵脉能量频率8.4赫兹,幼苗生长正常,每5分钟进行一次菌网状态扫描。”
“通讯岗位:中继星网信号强度96%,延迟恢复至1.2秒,已向地球指挥中心汇报本次湍流应对情况,等待反馈。”
“生命维持岗位:乘员舱环境参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