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八音盒里的世界 > 第112章 引力湍流·菌网共振

第112章 引力湍流·菌网共振(1/2)

目录

第112章:引力湍流·菌网共振

培育舱的“长期监测”程序启动的瞬间,主控舱的警报声突然划破了短暂的平静。不是尖锐的红色危机警报,而是代表“异常预警”的黄色蜂鸣——导航界面上,原本稳定的绿色航线轨迹突然出现锯齿状波动,火星引力加速轨道的模拟图旁跳出一行醒目的红色提示:“检测到引力湍流,预计10分钟后抵达星舰当前航道。”

乐乐的指尖瞬间按在全域通讯按钮上,声音比刚才应对菌脉异常时更添了几分急促:“阿木尔,立即分析引力湍流的来源和强度,计算对星舰航行轨迹的影响范围!小宇,能源舱做好应急功率调整准备,一旦湍流冲击星舰,可能需要临时提升推进器功率来维持姿态稳定!”

导航舱内,阿木尔的额头已渗出细密的汗珠。星图终端的屏幕上,火星南半球的引力场模型正以每秒3次的频率刷新,原本平滑的引力线如同被狂风搅乱的水面,在沙尘暴覆盖区域外围形成了一片不规则的扭曲区——这就是引力湍流的源头。他快速调出湍流参数库,将实时监测数据与历史案例对比:“乐乐,这次湍流的强度达到了b级,比预估值高两个等级!源头是沙尘暴中心的强磁场与火星内核引力场的共振,会对星舰造成持续的引力冲击,预计轨道偏差率会从0.45公里飙升至1.2公里,超出安全阈值两倍多!”

“1.2公里?”乐乐的瞳孔微微收缩。她清楚b级引力湍流的破坏力——三年前“灵脉十号”执行金星探测任务时,曾遭遇过一次A级湍流,仅0.8公里的轨道偏差就导致星舰的太阳能帆板受损,后续修复耗费了整整72小时。而这次b级湍流的冲击,若应对不当,不仅会偏离引力加速轨道,甚至可能让星舰陷入火星引力与湍流的拉扯中,被迫消耗更多应急能源来调整姿态。

“小宇,能不能将推进器的应急功率提升至90%?”乐乐对着通讯器问道,目光紧盯着能源参数面板,“需要靠额外推力抵消湍流的引力冲击,将轨道偏差率控制在0.6公里以内,至少要低于1公里的危险阈值。”

能源舱内,小宇正蹲在推进器的应急供电模块前,手指在参数调节屏上快速计算。推进器的设计最大输出功率是85%,90%已超出安全运行范围,长时间运行可能导致超导线圈过热,甚至触发过载保护。但他也明白,此刻没有其他选择——放弃提升功率,星舰必然偏离轨道;冒险提升功率,至少还有控制偏差的可能。“乐乐,应急功率可以临时提升至90%,但最多维持20分钟!超过这个时间,超导线圈的温度会突破9200K的安全上限,可能引发过载保护,到时候推进器会自动停机3分钟,反而更危险。”

“20分钟足够了。”乐乐快速查看导航倒计时,引力湍流抵达星舰航道的时间还剩7分钟,而星舰通过湍流区需要15分钟,20分钟的应急功率刚好能覆盖整个冲击过程,“阿木尔,计算90%推进功率下的轨道修正方案,确保湍流来临时,星舰能沿着修正后的轨迹行驶,偏差率必须压在0.6公里以内。”

“收到!正在计算修正方案,预计3分钟内完成。”阿木尔的手指在星图终端上飞舞,屏幕上跳出两条并行的轨迹线——红色是湍流冲击下的原轨迹,蓝色是提升功率后的修正轨迹。两条线在湍流区的起点处开始分叉,红色线不断向外偏移,而蓝色线则紧紧贴着安全航道的边缘,偏差率稳定在0.58公里,刚好低于0.6公里的目标值,“修正方案计算完成!已将新轨迹同步至主控舱,只需在湍流抵达前1分钟启动功率提升,就能精准切入修正轨迹。”

乐乐立即按下“轨迹确认”按钮,主控屏幕上的绿色航线瞬间切换为蓝色修正轨迹,湍流区被标注成醒目的红色块状,修正轨迹如同一条灵活的蓝色丝带,从湍流区的薄弱处穿过。她刚松了口气,通讯器里突然传来古丽带着惊慌的声音:“乐乐!培育舱出问题了!菌网的共振频率突然和湍流的引力波同步了!”

“共振?”乐乐的心猛地一沉,她快速切换到培育舱的实时画面——屏幕上,“海卫一七号”幼苗的菌网正以肉眼可见的频率颤抖,淡紫色的丝线不再是零散断裂,而是整体呈现出波浪状起伏,像是在跟随某种无形的节奏舞动;幼苗的第22片新叶已完全停止生长,叶片表面的荧光点闪烁频率与导航界面上的湍流引力波频率完全一致,甚至连波动幅度都分毫不差。更严重的是,根系区域渗出的淡褐色液体再次增多,浓度从0.01g\/L回升至0.05g\/L,营养基质的ph值也从6.8降至6.2,开始偏向酸性。

古丽正拿着便携式共振检测仪,探头贴在培育舱的观察窗上,仪器屏幕上的共振频率数值不断跳动,最终稳定在12.7赫兹——这正是引力湍流的引力波频率。“菌网的灵脉能量本身就带有微弱的波动频率,刚才湍流的引力波刚好与它形成了共振,导致菌网的稳定性被破坏!现在菌网的活性从99.5%降至96%,再持续下去,可能会出现大面积断裂!”

乐乐的大脑飞速运转。一边是即将到来的引力湍流,需要提升推进器功率来维持轨道;一边是菌网与湍流的共振,强功率推进器运行时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会加剧共振的强度——这简直是两难的选择。

“古丽,能不能用培育舱的抗磁干扰设备抵消共振?”乐乐问道,目光落在生物监测界面的抗磁参数上,当前抗磁设备的功率是110%,屏蔽效率98%,“如果把抗磁功率提升到130%,能不能切断菌网与引力波的共振联系?”

古丽立即查看抗磁设备的极限参数,设备的设计最大功率是120%,130%已超出额定范围,可能导致设备过热停机。但她没有犹豫,快速走到抗磁模块前,手动调整功率旋钮:“可以尝试提升到130%,但最多维持10分钟!10分钟后如果不降低功率,抗磁模块的线圈会烧毁,到时候培育舱会完全暴露在电磁辐射和引力波中,菌网可能会彻底崩溃。”

“10分钟……”乐乐看了眼导航倒计时,湍流还有5分钟抵达,推进器功率需要维持20分钟,而抗磁设备只能支撑10分钟——这意味着在推进器功率提升的后10分钟里,培育舱将失去抗磁保护,菌网的共振可能会再次加剧。

“古丽,先提升抗磁功率到130%,同时准备第二套方案——用修复液对菌网进行‘包裹式防护’。”乐乐快速做出决定,“等抗磁设备即将停机前,将修复液按照1:500的比例稀释,通过培育舱的雾化系统喷洒在菌网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暂时隔绝引力波的影响。修复液的储备够不够?”

古丽立即查看修复液储备罐,刚才注入培育舱用了5L,剩余95L,按照1:500的稀释比例,足够喷洒3次。“修复液足够!我现在就准备雾化系统,设置好喷洒时间,确保在抗磁设备停机前30秒启动喷洒,刚好能在保护膜形成时衔接上抗磁保护的空缺。”

“好!各岗位注意,倒计时3分钟,准备应对湍流冲击!”乐乐对着全域通讯频道喊道,指尖按在推进器功率调整按钮上,随时准备启动应急功率。

3分钟后,导航界面上的红色湍流区与星舰的蓝色轨迹线开始重叠,引力湍流正式抵达。乐乐立即按下功率提升按钮,主控舱内传来轻微的震动——推进器的输出功率从50%飙升至90%,能源参数面板上,超导线圈的温度开始缓慢上升,从8300K升至8500K,仍在安全范围内。

“推进器应急功率已启动,当前输出90%,姿态稳定!”小宇的声音从能源舱传来,他紧盯着温度监测屏,手指悬在过载保护解除按钮上,一旦温度接近9200K,就需要手动解除保护,延长运行时间,“超导线圈温度8600K,升温速度正常,预计15分钟后达到9000K。”

“导航轨迹正常!当前偏差率0.52公里,低于0.6公里目标值!”阿木尔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星图终端上,蓝色的修正轨迹稳稳地穿过红色湍流区,没有出现任何偏移,“湍流的引力冲击已完全被推进器的额外推力抵消,轨道参数一切正常!”

培育舱内,古丽紧盯着抗磁设备的功率屏,130%的功率下,设备的屏蔽效率提升至99.2%,菌网的共振频率开始从12.7赫兹缓慢回落至11.5赫兹,叶片的颤抖幅度明显减小,荧光点的闪烁也逐渐恢复规律。“抗磁设备运行正常,菌网共振强度降低20%,淡褐色液体的浓度降至0.03g\/L,营养基质的ph值回升至6.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