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八音盒里的世界 > 第73章 脉泽未来·薪火永传

第73章 脉泽未来·薪火永传(2/2)

目录

玉罕则拿着相机,拍下藏原羚活动的照片:“我要把这些照片带回普洱,给村里的小朋友看,告诉他们藏原羚和亚洲象一样,都需要我们的保护。”

夏令营的最后一站是大堡礁。当科考队的潜水艇潜入海底时,孩子们都发出了惊叹——成片的珊瑚礁像彩色的森林,粉色的鹿角珊瑚、黄色的脑珊瑚、紫色的软珊瑚在海水中摇曳,小丑鱼在海葵里钻进钻出,海龟缓缓游过,身后跟着一群小小的鱼苗。

“这些珊瑚是2025年种植的,当时只有手掌大小,现在已经长到半米高了。”莉娅穿着潜水服,通过对讲机给孩子们讲解,“你们看,珊瑚旁边的灵脉能量环还在工作,它能净化海水,提升珊瑚的抗高温能力——去年夏天海水温度升高了1.2c,但这里的珊瑚没有出现白化,这就是灵脉能量的作用。”

乐乐戴着潜水镜,跟着莉娅在珊瑚礁旁游动。她伸出手,轻轻触碰了一下软珊瑚,珊瑚微微收缩了一下,又很快舒展开来。“莉娅阿姨,珊瑚也能感知到我们的触摸吗?”她问道。莉娅笑着说:“当然能,珊瑚也是有生命的,它们能感知到灵脉能量的波动,也能感知到人类的善意。你刚才的动作很轻,所以它没有害怕——如果动作太重,它就会收缩起来,甚至会分泌黏液保护自己。”

潜水结束后,孩子们在莉娅的指导下,尝试着培育珊瑚幼苗。乐乐小心翼翼地将一株小小的鹿角珊瑚幼苗固定在礁石上,心里默默许愿:“希望你快点长大,变成小丑鱼的家。”

2027年的秋天,夏令营圆满结束。离别的那天,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灵脉信物”交换——来自巴西的卢卡斯送了乐乐一片亚马逊雨林的树叶,来自澳大利亚的莉莉送了一颗大堡礁的珊瑚石,岩温和玉罕则送了她一包普洱雨林的竹籽。乐乐也把自己珍藏的南极冰晶(封在树脂里)送给了新朋友们,她在冰晶上刻了小小的灵脉光网图案:“这是地球的灵脉,不管我们在哪个国家,都能通过它感受到彼此的心意。”

林羽站在基地门口,看着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些孩子带走的不仅是“灵脉信物”,更是灵脉守护的种子——它们会在巴西的雨林、澳大利亚的草原、中国的普洱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当天晚上,林羽团队在指挥中心召开会议,讨论2028年的灵脉保护计划。“青少年是灵脉保护的未来,我们要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青少年灵脉科考计划’,在每个核心生态区建立‘少年监测站’。”苏瑶指着规划图,“比如在南极,我们可以和科考站合作,让青少年通过远程设备监测帝企鹅;在大堡礁,开设‘珊瑚培育线上课程’,让更多孩子能参与到珊瑚保护中。”

阿哲则补充道:“我们还要升级‘灵脉数字博物馆’,增加‘虚拟科考’板块,让无法亲临生态区的孩子,通过VR设备‘走进’雨林、海洋、极地,沉浸式体验灵脉保护的过程。同时,完善‘灵脉积分体系’,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测成果,形成全球青少年灵脉保护社区。”

乐乐趴在会议桌旁,认真地听着大人们的讨论,时不时在笔记本上画着什么。会议结束后,她拿着笔记本走到林羽面前,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地球,地球周围围着不同肤色的孩子,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颗绿色的种子,种子上缠绕着灵脉光带。“林叔叔,这是我的‘灵脉未来计划’。”乐乐指着画,“我想让每个国家的孩子都有一个‘灵脉小花园’,种上当地的植物,保护当地的小动物,这样地球的灵脉就会越来越亮,对不对?”

林羽蹲下身,摸了摸乐乐的头,眼中满是欣慰:“对呀,乐乐的计划很棒。灵脉保护不是一代人的事,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接力,把这份热爱和责任传下去。你看,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我们,未来,还会有更多——这就是‘薪火永传’的意义。”

2027年的最后一天,灵脉教育基地举办了“灵脉跨年晚会”。基地里挂满了孩子们的观测日记和绘画作品,广场中央的大屏幕上播放着2027年灵脉保护的成果——从三江源的藏羚羊到南极的帝企鹅,从大堡礁的珊瑚到沙漠的绿洲,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林羽、苏瑶、阿哲和乐乐一起,在“希望之树”下种下了一颗新的树苗。树苗是用来自全球各地的树种培育而成,象征着灵脉保护的全球同心。“愿这颗树苗像我们的灵脉保护事业一样,茁壮成长,薪火永传。”林羽轻声说道。

乐乐双手合十,对着树苗许下心愿:“愿2028年,所有的小动物都有家,所有的灵脉都畅通,所有的孩子都能爱上地球——我们会一直做灵脉守护者,永远永远。”

夜色中,“希望之树”的灯光与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灵脉能量的绿光在空气中轻轻流淌。这束光,不仅照亮了基地的夜晚,更照亮了地球的未来——在薪火相传的守护中,灵脉将永远闪耀,万物将永远共生,这颗蓝色星球的故事,将永远充满生机与希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