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八音盒里的世界 > 第46章 珊瑚焕彩·山地归绿

第46章 珊瑚焕彩·山地归绿(2/2)

目录

“这里以前是灵脉羚羊和灵脉鹰的栖息地,”马库斯指着远处的山谷,“现在别说动物了,连能结果的灵脉灌木都很少见。我们尝试过补种树木,但土壤流失太严重,种下去的幼苗很快就会被雨水冲走。”

苏瑶蹲下身,抓起一把黄土,土壤在手中轻轻一捏就散开了,几乎没有什么有机质。“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已经完全丧失了,”她说,“我们需要先修建水土保持工程,再改良土壤,最后才能补种灵脉植物。”

接下来的几天,众人开始制定阿尔卑斯山脉的灵脉修复计划。林羽和马库斯一起,联系了当地的工程队,在裸露的山坡上修建梯田和鱼鳞坑——这些设施能有效拦截雨水,减少土壤流失;苏瑶则带着志愿者,将灵脉复苏液与有机肥混合,撒在土壤中,改良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的肥力;阿哲负责在山坡上安装土壤湿度和灵脉能量监测仪,实时掌握土壤和灵脉的变化情况;乐乐则跟着当地的孩子,在山林中寻找还存活的灵脉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位置和状态。

修建梯田的过程并不容易,阿尔卑斯山脉的山坡陡峭,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很多工作都需要人工完成。林羽和工程队的工人一起,扛着铁锹、锄头,在山坡上一点点挖掘梯田。虽然每天都累得浑身酸痛,但看着一层层梯田在山坡上延伸,所有人都充满了干劲。

苏瑶改良土壤的工作也取得了进展。经过灵脉复苏液和有机肥改良的土壤,逐渐变得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他们还在土壤中种植了“固氮灵脉草”,这种草能吸收空气中的氮元素,转化为土壤中的养分,为后续补种的灵脉植物提供营养。

一周后,第一批灵脉松树苗被种进了梯田里。乐乐和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小心翼翼地扶着树苗,给它们浇上灵脉复苏液。马库斯看着刚种下的树苗,感慨地说:“这是阿尔卑斯山脉五年来第一次大规模补种灵脉植物,希望它们能茁壮成长,让山脉重新变得郁郁葱葱。”

灵脉松树苗的生长速度比预期的还要快。半个月后,树苗就长出了嫩绿的新叶,梯田里的固氮灵脉草也长得十分茂盛,覆盖了裸露的土壤。便携式水晶球碎片显示,种植区域的灵气纯度提升到了48%,土壤湿度也保持在适宜植物生长的范围。

更让人惊喜的是,马库斯在山脉深处发现了几只灵脉羚羊的踪迹,它们正在灵脉松树苗附近觅食。“灵脉羚羊对环境很敏感,只有在灵脉能量充足、植被茂盛的地方才会出现,”马库斯兴奋地说,“这说明山脉的生态正在慢慢恢复,它们已经感受到了灵脉的生机!”

在离开阿尔卑斯山脉前,众人和当地居民一起,在山脉最高处立了一块“山地守护”纪念碑。纪念碑由当地的灵脉岩石制成,上面刻着“还山地以翠绿,还灵脉以生机”十二个大字,旁边还用多种欧洲语言写着对阿尔卑斯山脉的祝福。纪念碑的顶部安装了一个太阳能灵脉监测仪,能实时将山脉的灵脉状态传送到全球灵脉保护中心,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关注到阿尔卑斯山脉的修复进展。

“从澳洲的大堡礁到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每一条灵脉都有它独特的魅力,也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在返回万脉山的飞机上,林羽看着窗外的云层,感慨地说,“但只要我们心怀敬畏,齐心协力,就没有守护不了的灵脉。”

苏瑶点头,握住林羽的手:“接下来我们还要去更多的地方,去修复亚洲的热带雨林灵脉,去守护美洲的草原灵脉,去探索那些还未被发现的灵脉。我们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

乐乐靠在窗边,手里拿着从大堡礁带来的小海螺,看着窗外的蓝天:“等我长大了,我要开一艘‘灵脉保护船’,去全世界的海洋保护珊瑚礁;还要开一架‘灵脉保护飞机’,去全世界的山地种植树木。我要让每一条灵脉都能永远充满生机。”

阿哲看着乐乐认真的样子,笑着说:“那我以后就当你的‘守护队长’,保护你去每一个地方,和你一起守护灵脉,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飞机朝着万脉山的方向飞去,舷窗外的阳光格外温暖,像灵脉的光芒一样,照亮了前方的道路。林羽知道,灵脉守护的旅程还有很长,但只要有像苏瑶、乐乐、阿哲这样的伙伴,有全世界热爱灵脉、热爱地球的人,他们就一定能实现目标——让每一条灵脉都能长青,让地球永远充满生机与希望。这,是他们的使命,也是他们永恒的信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