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八音盒里的世界 > 第46章 珊瑚焕彩·山地归绿

第46章 珊瑚焕彩·山地归绿(1/2)

目录

第46章:珊瑚焕彩·山地归绿

当澳洲大堡礁的第一缕阳光穿透海面时,林羽正戴着潜水装备,悬浮在一片泛着灰白色的珊瑚礁上方。指尖触碰珊瑚的瞬间,能清晰感受到它的“虚弱”——曾经应该饱满坚硬的珊瑚虫外壳,此刻却像干枯的树枝般脆弱,只有零星几处还残留着淡淡的粉色,在海水中微弱地闪烁。

“这片‘彩虹礁’是大堡礁灵脉最集中的区域,”当地海洋灵脉保护组织的负责人莉娜在水下用手势比划着,手里的荧光棒指向远处更深的海域,“三个月前还有一半是彩色的,现在只剩下这些‘死珊瑚’了。海水温度升高和海洋污染,让珊瑚虫大量死亡,连带着海底的灵脉能量都快散了。”

苏瑶拿着水下灵脉探测器,屏幕上的蓝色波纹断断续续,灵气纯度显示为43%,比资料里记录的正常数值低了整整30个百分点。她轻轻拨开珊瑚丛,露出下方细小的灵脉海藻——这种海藻是珊瑚礁的“能量纽带”,此刻却大多呈现出病态的黄色,只有根部还残留着一丝绿光。“幸好灵脉海藻的根系还没完全坏死,”她在防水笔记本上快速记录,“我们可以用改良后的‘灵脉营养液’激活海藻,再培育耐热的珊瑚幼虫,双管齐下修复珊瑚礁。”

乐乐穿着小号潜水服,紧紧跟在林羽身边,透过潜水镜,眼里满是心疼:“这些珊瑚以前一定很漂亮吧?像彩色的星星落在海里。我们一定要让它们重新变漂亮!”

阿哲则在珊瑚礁周围布置水下监测仪,每一个监测仪都能实时传回海水温度、酸碱度和灵脉能量的数据。“已经布了15个监测点,覆盖了整个彩虹礁区域,”他上浮到水面,对着对讲机说,“刚才发现东北方向有一处排污口,虽然已经关闭,但海水里还残留着污染物,可能是影响珊瑚恢复的关键。”

当天下午,林羽和莉娜一起联系了当地环保部门,要求对排污口周边海域进行彻底清理,同时制定严格的“禁渔禁航”政策,避免人类活动进一步影响珊瑚礁。苏瑶则带着志愿者,在实验室里忙碌——他们将灵脉营养液与海水按比例混合,装入特制的缓释瓶,这些缓释瓶会固定在珊瑚礁上,持续为灵脉海藻和珊瑚虫提供能量。

乐乐和当地的孩子们组成了“珊瑚小卫士”队伍,他们在海滩上捡拾垃圾,还制作了“保护珊瑚”的宣传海报,分发给来海边游玩的游客。“珊瑚礁是很多海洋动物的家,”乐乐拿着海报,认真地对游客说,“如果珊瑚死了,小鱼、海龟就没有地方住了,我们要一起保护它们。”

一位带着孩子的游客听完,主动加入了捡垃圾的队伍:“以前不知道珊瑚这么重要,以后我们来海边,一定会把垃圾带走,还会告诉身边的人一起保护珊瑚礁。”

一周后,第一批装有灵脉营养液的缓释瓶被固定在彩虹礁上。林羽和苏瑶再次潜入海底,惊喜地发现,灵脉海藻的黄色叶片开始慢慢变绿,一些珊瑚虫的外壳上也出现了淡淡的粉色。水下监测仪显示,周边海域的灵气纯度提升到了51%,海水的酸碱度也逐渐恢复正常。

更让人兴奋的是,莉娜在珊瑚礁附近发现了几只小海龟,它们正围着珊瑚礁游动,像是在寻找食物。“海龟很久没来这片海域了,”莉娜激动地说,“这说明珊瑚礁的生态正在慢慢恢复,它们感受到了生机!”

在离开大堡礁前,众人和当地居民、游客一起,在海滩上举行了“珊瑚重生”仪式。他们将培育好的耐热珊瑚幼虫装入透明的容器,小心翼翼地放入海中,看着这些小小的生命慢慢游向珊瑚礁,寻找适合自己的栖息地。乐乐还在海滩上埋下了一个“时间胶囊”,里面装着大家对珊瑚礁的祝福和今天的监测数据,约定五年后再来打开,看看珊瑚礁的变化。

“接下来我们要去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在前往机场的路上,苏瑶看着平板电脑上的资料,“那里的山地灵脉因为过度开发滑雪场和旅游设施,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灵脉能量也在不断衰减,很多珍稀的灵脉植物已经濒临灭绝。”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他们终于抵达阿尔卑斯山脉附近的小镇。当地灵脉保护组织的负责人马库斯早已在小镇门口等候,他穿着登山服,手里拿着一张山地地图:“欢迎你们!阿尔卑斯山脉的情况比你们想象的还要糟糕,很多滑雪场为了扩大面积,砍伐了大片的森林,还在山体上修建了缆车轨道,导致土壤流失严重,灵脉植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跟着马库斯走进阿尔卑斯山脉,林羽看到的景象让他心里一沉——原本应该覆盖着茂密森林的山坡,此刻却裸露着大片的黄土,几棵枯萎的灵脉松树歪歪扭扭地立在山坡上,缆车轨道像一道疤痕,刻在山体上。便携式水晶球碎片显示,这里的灵气纯度只有39%,是他们见过的山地灵脉中最低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