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掀格物、废新学、止边贸?!(1/2)
“还愣着做什么?”
“此次事端,格物院难逃其责!”
“凡牵涉其中者,一律先行收押,待审明真相后,有罪者满门抄斩!”
正当众人默然思忖之际,朱允炆再度开口。
霎时间,杨士奇面色骤变,而殿外侍卫已然涌入,架起几人便欲拖离。
然而就在此刻——
朱允炆忽地神情微动,扬声喝道:“慢着!”
只见他面容肃穆,仿佛猛然醒悟,忆起某件至关紧要之事。
随即续道:
“格物之学,实乃奇技淫巧,乃扰乱我大明纲常之祸根!”
“今我大明蒙此巨创,理应彻悟:此等学问非但无益,反招灾殃!”
“昔日皇爷爷受奸佞蛊惑,大力推行格物之术,甚至拟将其奉为正统。”
“妄图变革自隋唐以降,汉家子民赖以取仕之科举制度。”
“所谓科举改制,实为动摇国本之举!”
话音落下。
殿下方才。
翰林院与国子监诸臣,以及众多出身“科举”的官员,乃至朝中硕儒名士,纷纷若有所思,继而面露喜色。
此前。
朱元璋大力倡导“格物学”,设立格物院,连太子亦为之背书。
此举早已寒了大批文臣之心。
在他们眼中。
儒家正统,四书五经,传承千年,乃历史所定之大道,祖宗成法岂容轻改?
过往数十载,多少师者焚膏继晷,阐发微言大义,教化学子无数。
如今却要尽数推翻,代之以百家杂说为正统。
美其名曰“格物致知”。
什么国学、物理、化工、史论……乃至所谓生物学……
如此庞杂纷繁之学,若成主流,则儒学正宗之位,必将倾颓!
那些寒窗数十载的士子,早已形成的士族利益集团,又将置于何地?
只是从前。
洪武皇帝乃开国雄主,威严赫赫,不可触犯。
纵有万般不满,也只能隐忍顺从,断不敢以性命相抗。
而今……
眼见朱允炆初掌朝纲,便重提旧议,拨乱反正。
瞬息之间。
众臣目光炯炯,精神振奋。
方孝孺更是迈步而出,步伐坚定,脸上难掩激动之色。
“殿下!先帝曾有意废除【以儒学为本】之科举,改立新学为选才之制!”
“殿下今日所言,莫非意在……”
他一时语塞,情绪激荡,竟无法成句。
即便昨夜朱允炆已有暗示,此刻亲闻复归正统,仍是感怀至深,热泪盈眶。
“格物之学,隐患深重!”
“科举改制,实属轻率,于国无利!”
朱允炆语调铿锵,俨然为此事定下铁案。
顷刻间。
百官欢欣鼓舞。
更有甚者,当场跪伏于地,高呼颂词。
“殿下圣明!”
“殿下圣明!”
刹那间,整座奉天殿内,今日首次响起了百官齐贺之声。
……
目睹此景。
朱允炆心中快意愈盛。
果然,昨夜苦思所得的“温水煮青蛙”之策,确为上乘之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