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235章 龙脉哀鸣,谁在哭泣

第235章 龙脉哀鸣,谁在哭泣(1/2)

目录

第235章:龙脉哀鸣,谁在哭泣

拂晓未明,城背尚黑。丹鼎边那一点红心像藏在厚棉下的火星,时隐时现。工棚外的露落在铜钉上,滴声极细。忽然,地面某处像被人捏住了喉咙,发出一声极长极细的“呜”。非风,非兽,非器。那声音在泥土里走,沿着昨夜新添的双回环绕了一圈,抵到丹鼎下,似哭非哭,似鸣非鸣。

地听盘被掀起帘布,白砂尚未被理,便自己聚成细细一缕,像一滴泪在纸上拖出长尾。四角水囊微颤,水面齐齐起了细纹,像婴儿将哭未哭时鼻翼的颤抖。

“哀鸣。”黄月英先开口,嗓音压得极稳,“不是崩,是‘喉痉’。”

她弯腰,食中两指抹平砂面,指腹收回却被砂粒擦出一层极浅的红。她没有看自己的指尖,抬手换上细簧,簧尾连上“香听盘”的盐面——昨夜加了三盐配比,微潮处正好在东南角,呈三瓣花形。

郭嘉从阴影里走出,披风未及系好,眼底血丝淡了,唇色却比昨日更白一分。那声“呜”穿骨而过,他胸中曾经滞住的那口旧寒竟像被人轻轻拨了一下,冷意随之收缩。可他没有舒气,反而微微蹙眉:“它像要哭,又像不许自己哭。”

“是被人掐着让它‘哭给我们听’。”黑衣护卫自回环外掠来,抱拳低声,“祠旁盐盘夜半再起潮痕,两次沿‘回环’往东,停在‘宫墟旧井’。井沿有兽油新印,二指宽,纹细。‘布行掌柜’韩烛在子时三刻出入。”

“香遏之术。”黄月英眯眼,“用油封喉,用香引声——叫城以为‘哭’自宫墟出。”

“但真正的力在北。”郭嘉目光投向城外,“昨夜的啸线到了乌巢方向。”

“二力相合,便成‘哀鸣’。”黄月英收声,“第一令:全城停吊,改拍‘二四落’为‘一三落’,人心先稳。第二令:丹鼎加‘缓声’——以黍浆两盏,纳入鼎下薄片之间,只润不压。第三令:开‘泪槽’。”

司量少年愣了一下:“泪槽?”

“地在哭便给它一条哭的路,哭够才不痉。”黄月英抬指,在地听盘边缘以青炭画一道极浅的弧,“在北眼下游三尺处凿指宽小孔,斜上,接到昨夜的小‘泄窗’。井下人只‘轻’‘稳’,不‘夺’。护卫执‘稳’字,谁乱拍谁停工。”

“喏!”

“当——”小锤在丹鼎沿上轻点一声,不似前几日昂扬,是一记温缓的安抚。号子换拍,自工棚到窑口像潮汐回撤再回涨。力夫脚步先乱了一瞬,随即被新节拍牵住,肩膀、掌心、腰胯同时找到“落点”。木塔“吱呀”欲吐未吐的那口气,生生被稳住。

太学博士也在——白日天子许诺将《考工记》入工地。博士鬓发已斑,执卷而立。哀鸣初起时,他脸色也变了一变,卷轴差点落地。定住神,他缓缓念出一段:“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声音不大,却像给慌乱的心找一条旧路。几名少年工不懂经义,却莫名安静下来。

“博士。”郭嘉抱拳,“礼可安名,今借先生之声当‘镇’。”

博士抚须:“礼者,节也。节者,节其哀乐使不失其序也。地若哀,亦当节之,不壅,不滥。”

“好。”黄月英顺声,“节其哀。”

她给井下打手势,右手三指并拢,像合泪。黑衣护卫在井腹中回以三声极轻的“答”。小孔开,细水入,油被缓缓逼离边沿,不破,不混,只让其退一线。地听盘白砂上那一滴拖长的“泪尾”慢慢收短,尾端由尖转圆。盐盘的潮痕微缩,三瓣花形合成一小环。

“它还在哭。”小吏咽了口唾沫。

“哭就让它哭。”老匠张姓人拄着斫刀站在小吏身后,粗声道,“你小时候哭着哭着就不哭了,道理一样。”

小吏被他这句粗话冲得竟想笑,喉头那股紧也松了一指。

午前,哀鸣第二起。不是一条,是两条,东南与正北同时起。地听盘的砂面像被两只手轻轻划过,交汇处出现一小块“涡”。那“涡”若长大,便是“撕”。黄月英“咄”了一声,左手按盘,右手将“镇音石”往西偏半指,石下细砂成弧,弧口朝向“涡”。她又令在“酉喉”处加一枚极小“回环”,以“环吞涡”。白砂上的小涡迟疑,继而被环形纹路牵引,像哭声被揽入怀里。

“姑娘。”老匠走近,压低嗓子,“窑里火今儿个‘闷’,不愿上。”

“让它也哭一口。”黄月英答,“把‘谷囊’再上提半寸,别‘逼’它。”老匠照办,果然火沿弧壁缓缓走高,不再“呛火”。

杜畿来得早,站在回环外,手里仍是那本“工簿”。他看见司书把今日第一份“祥瑞小报”改作“工律小报”,首条不写“祥”,写“哀”:——“辰初哀鸣一,辰末哀鸣二,均短,均平,工不乱。”其下紧跟“事故零”“吊装停”“号子改拍”,再标“民言三则”:东市产婆言“婴儿今晨不易惊哭”,北坊卖酪者言“牛今日不喘”,窑户少徒言“火不呛鼻”。杜畿把纸捏在手里,忽觉心里一阵压痛又一阵轻松。他在旁小声道:“可奏:‘许都哀’,非妖,乃‘工’与‘礼’所节,民自安。”

曹操到了。甲衣未披,袖里露出臂弯旧伤。他闻声不问“凶吉”,先看盘,再看人。他见到少年们按“停—稳—检”三字自动成列,见到老匠不吼也不骂地调火,见到护卫在井口以掌势递“轻稳退”,见到博士在工棚外低低诵《考工》,他眼里先有一瞬骄,再敛为沉。

“谁在哭?”曹操开口。

“城在哭,地在哭,人也在哭。”郭嘉答,淡淡一笑,“但哭不是弱。”他抬眼,“主公,当以‘赏’接‘哭’。”

曹操颔首,背手一转:“传令:凡今日按令稳住三处哀鸣之坊,免三日徭。‘小报’加栏‘哀纪’——记谁在‘哀’里不乱,谁在‘哀’里扶人。明日贴市口。”

“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