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八岁,我是高考神童 > 第214章 “有些火种,必须埋在更深的地方”

第214章 “有些火种,必须埋在更深的地方”(2/2)

目录

他看向林小一,眼神中充满了探究和期待:“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大、更快的计算机,也不是更多、更高的卫星。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系统’,一个能够像生命体一样,在部分肢体被切断、甚至大脑受损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依靠残存的神经网络和本能,维持基本生命活动,并寻找生机的系统。它需要具备学习、适应、演化甚至……自我修复的潜力。”

最后开口的那位气质最为冷峻的将军,声音如同西伯利亚的寒流,直接下达了任务:“基于以上研判,最高决策层批准启动‘火种2.0’计划。林小一同志,国家希望由你们‘奇点’牵头,整合国内最顶尖的相关力量,负责该计划的技术总体设计和核心系统研发。目标是:构建一个物理上极致分散、逻辑上高度隐匿、具备内生智能和自主演化能力的‘国家战略备份神经中枢’原型。它可能深埋于地下岩层,可能潜伏在万里深海,可能化整为零隐匿于城市基础网络,甚至……以我们目前无法完全定义的形式存在。”

任务的目标宏大得近乎科幻,要求苛刻得令人窒息。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普通企业甚至一般科研机构的范畴。

会议室里陷入了绝对的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小一那张依旧年轻,却承载了太多重压的脸上。空气仿佛凝固,只有通风系统低沉的嗡鸣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林小一能感觉到自己的掌心在出汗,心脏撞击着胸腔。他知道,接下这个任务,意味着“奇点”将踏入一个完全未知、充满不可预测风险的领域,将消耗无法估量的资源,甚至可能将公司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这不再是光荣与梦想,而是责任与牺牲。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逐一迎上周部长、三位将军和老科学家那殷切、沉重、甚至带着一丝孤注一掷的目光。他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个古老民族在面临时代巨变时,对掌握自身命运最深沉、最迫切的渴望。

他想起了重生之初的茫然,想起了点亮“火种”芯片时的激动,想起了“烛龙之鳞”成型时的豪情,也想起了被断供、被抹黑时的愤怒与不屈……所有的这一切,不都是为了打破枷锁,掌握那主宰自身命运的力量吗?

现在,这份力量以最极端、最沉重的方式,摆在了他的面前。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地下空间中冰冷的、带着使命感的空气全部吸入肺中。然后,他缓缓站起身,身体站得笔直,如同风雪中挺立的青松。他的目光清澈而坚定,声音不高,却像磐石般沉稳,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会议室中:

“首长,各位领导,我明白了。”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斟酌每一个字的重量,然后一字一句,如同立下血誓:

“有些火种,必须埋在更深的地方。”

“它们不是为了照亮眼前的道路,也不是为了赢得一时的掌声。它们的存在,是为了穿越最漫长的极夜,是为了在一切喧嚣归于沉寂、一切光明都被吞噬之后,依然能证明,我们……存在过,抗争过,并且,必将再次点燃黎明。”

“我代表‘奇点科技’,接受‘火种2.0’任务。”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我们将倾尽所有,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探索一切可能的方向,不负国家重托,不负……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没有激昂的口号,没有浮夸的承诺,只有沉甸甸的责任和破釜沉舟的决心。

周部长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三位将军紧绷的脸上也略微松动,那冷峻的目光中,多了一丝认可与托付。老科学家重新低下头,开始在平板电脑上飞快地记录着什么。

“深蓝”会议在无声中达成了最重要的共识。

当林小一再次穿过那条漫长的隧道,回到地表时,外面依旧是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的都市夜晚。但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和他所领导的“奇点”,已经踏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征途。

一条将“火种”埋向不可知深处的、孤独而伟大的征途。这条路上,没有鲜花与掌声,只有无声的坚守和与时间的赛跑。而他们所要守护的,是比公司存亡、比个人荣辱更重千钧的东西——一个文明在惊涛骇浪中延续下去的火种与希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