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 黄河决堤震,贪吏现原形(2/2)
她正坐在偏殿看抄家清单。工部尚书府搜出的地契、借据堆了三桌。大部分钱流向了不明商户,但有一条记录让她停了下来。
“洛阳仓地契,过户于‘昭德堂’。”
她盯着那四个字,很久没动。
昭德堂。裴昭的旧封号。那人明明已经倒台,封号废除多年,这个名字怎么会出现在一份河防资产转让文书上?
她合上卷宗,没叫人。
当晚,裴砚召她入御书房。
桌上摊开两份案卷。一份是工部账目,另一份是三年前礼部私改史书案的调查记录。
“你看这笔款。”裴砚指着一处数字,“三十万两,名义是‘誊录费’,实际从未用于修书。而去年修堤的三十万两,也是同一笔户部支票编号。”
沈知微皱眉。
“改的是文字,毁的是堤坝。”裴砚低声说,“但拿钱的是同一批人。”
她抬头看他。
“礼部尚书背后是裴昭的人,工部呢?”裴砚冷笑,“现在连地契都转到了‘昭德堂’名下。这不是巧合。”
沈知微没说话。她在想北狄求亲时那份名单,袖中那张写着三人名字的纸条。其中一人,正是工部侍郎,已被连夜抓捕。
“他们以为灾情一起,注意力全在百姓身上,没人会查钱是怎么没的。”她说,“但他们忘了,有人能听见星星的声音,也能听见地底的响动。”
裴砚点头。“我已经下令,彻查工部十年账目,所有关联人员逐一排查。”
“还有户部。”沈知微补充,“这笔钱能出库,必须有户部签章。”
“我知道。”裴砚看着她,“你要小心。这一次,动的不是一个人,是一张网。”
她应了一声,转身要走。
“知微。”他在身后叫住她。
她回头。
“别一个人扛。”他说,“我在。”
她点头,走了出去。
回到凤仪宫,她没有休息。叫来女官,调出近三年所有河防工程的批复记录。一页页翻,一条条核对。
深夜,烛火跳了一下。
她忽然停下笔。
一份看似普通的河道疏通公文上,用极淡的墨水盖了一个小印——那是内廷密档才有的验讫章。这种章,只有经皇帝或皇后亲自批阅的机要文书才会加盖。
可这份文件,根本没有呈报过御前。
她盯着那个印记,慢慢坐直了身体。
有人伪造了御批。
这意味着,有人在用她的名义,批准一项根本不存在的工程,挪走了十万两银子。
她伸手摸向袖中白玉簪,指尖触到冰凉的玉石。
第二天清晨,她再次踏入太极殿。
百官已到齐。她站在殿中央,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听清了。
“我要查内廷文书流转记录。”
有人低声议论。
她继续说:“从三个月前开始,所有加盖验讫章的河防类公文,我要原件。”
工部左侍郎站起来想反驳,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他知道,事情已经压不住了。
沈知微看向空着的工部尚书位置。
那里本该坐着一个人。
现在只剩一把椅子。
她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册子,翻开第一页。
上面写着第一个被查出虚报工程的县令名字。
她轻轻念了出来。
“李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