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 黄河决堤震,贪吏现原形(1/2)
暴雨停了三天,沈知微还站在露台。夜风从北面吹来,带着一股潮湿的土腥气。她盯着天边那颗暗下去的星,指尖划过袖中竹片上的刻痕。
快马在宫门外停下时,天刚亮。
传信官跪在紫宸殿前,声音发抖:“黄河决堤,河南府七县被淹,百姓正在往高处逃。”
沈知微没动。她早知道会这样。太阴逆行,地声混乱,星象早就示警。可工部没人理会她的加急传信,河防银两拨下去后石沉大海。
裴砚从御书房出来,脸色铁青。他接过急报看了两眼,抬脚就往太极殿走。
朝会提前开启。
百官列席未定,沈知微已站出班列。“请设河防稽查使,派九名御史即刻南下,查账勘堤。”
工部尚书立刻出列反对:“汛期不宜动土,且去年修堤款项皆有账册记录,绝无疏漏。”
沈知微看着他。这人脸上镇定,眼神却闪了一下。
她默念启动心镜系统,目光锁定对方。
三秒内,一个念头闪过:“石料早卖给了盐商,堤坝撑不过今年……只要没人查到洛阳仓,就还能拖两年。”
她收回视线,声音平静:“去年冬修堤拨款三十万两,购青石八千车,可有入库单据?”
工部尚书顿了顿:“自然有,都在工部档房存着。”
“那洛阳西仓现存多少石料?”
“这个……需派人清点才能知晓。”
“不必派人。”沈知微转向裴砚,“陛下,命快马即刻奔赴洛阳仓查验。”
裴砚盯着工部尚书,半晌,点头。
半个时辰后,回报传来:洛阳西仓空置,杂草丛生,仅剩碎砖残瓦,无一车青石。
大殿死寂。
沈知微开口:“你心里清楚,那些石料去了哪里。”
工部尚书面色骤变,额头冒出冷汗。
她一字一句地说:“盐商、八千车、拖两年——这些话,是你刚才自己想的。”
满殿哗然。
工部尚书扑通跪下,磕头如捣蒜:“臣不知情!一定是
“那你为何在听到‘洛阳仓’三个字时,右手先抖了一下?”沈知微往前一步,“你以为没人看得见,但你藏不住心里的事。”
裴砚终于开口:“皇后所奏,属实?”
“臣妾不敢虚言。”
“拟旨。”裴砚站起身,“工部尚书革职查办,抄家待审,所有涉案人员一律捉拿。”
禁军当场上前,将工部尚书拖出大殿。他一路挣扎,口中喊着“冤枉”,却被堵住了嘴。
当天下午,第一批御史带回消息。
九名地方河防官长期虚报工程进度,验收文书全是假的。有人把防汛麻袋外面装沙土,里面填稻草;有人用烂木头代替护堤桩;更有一段主堤,根本没打地基,只是堆了层泥。
沈知微亲自拟了名单,递到裴砚案前。
“依《大周律·营缮篇》,九人全部处斩,家属流放岭南。”
裴砚看也没看,提笔批了“准”字。
三日后,午门行刑。
天阴风急,百姓围在台前。九名官员披枷带锁跪在地上,有人还在喊冤。
台下一声怒吼:“我家房子没了!老婆孩子冲走了!你们吃着俸禄不干事!”
话音落,刀光起。
血溅上黄土,人群一片死寂。
随后,有人开始拍手,接着是欢呼。几个灾民跪在地上,朝着宫城方向磕头。
“谢皇后救命之恩!”
“星娘子说得准,贪官该杀!”
消息传回钦天台,林婉儿抱着星图坐在角落里哭。苏砚秋翻着父亲留下的旧稿,手指停在一页泛黄的纸张上——那是十年前一次大汛前的水文记录,和现在几乎一模一样。当时上报灾情的人被贬官,理由是“妄言天机”。
秦疏月坐在檐下,手里摸着新刻的竹片。“地下的声音变了。”她说,“不是水流,是空洞。底下塌了一块。”
这话被人报到了沈知微耳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