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1098章 垂帘听政七日,忏悔血诏稳朝局

第1098章 垂帘听政七日,忏悔血诏稳朝局(1/2)

目录

夜色未散,太极殿内烛火通明。沈知微与裴砚并肩立于案前,手中奏折尚未放下。一名内侍低声禀报,几位老臣已在偏殿等候多时,言有要事相商。

裴砚看了她一眼,声音低沉:“他们不会轻易服新君。”

沈知微点头:“那就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叫正统不可撼动。”

两人议定,由沈知微暂摄朝政七日。名义上是为新帝斋戒静修腾出时间,实则是借她之手,将那些暗中浮动的质疑彻底压下。裴砚亲自将玉玺副印交到她手中,指尖在印钮上停了一瞬,随即松开。

次日清晨,百官入殿。黄纱垂帘已设于凤座之后,沈知微端坐其后,身影朦胧却不容忽视。群臣行礼时,有人抬头偷看那道帘影,心头皆是一紧——这位曾执掌后宫、辅佐帝王十余年的女子,终究还是站回了权力中心。

第三日早朝,气氛尤为凝重。几位宗室长辈站在前列,面色阴晴不定。沈知微未发一言,只抬手示意内侍捧出两具紫檀木匣。

第一匣开启,取出一卷泛黄纸页。内侍高声诵读,正是太后亲笔所书的忏悔全文。字迹潦草,多处被泪水晕染,却清晰可见“误信奸人”“害忠良殒命”“愿以余生赎罪”等语。末尾按着鲜红指印,还有一滴干涸的血痕。

大殿寂静无声。

有人低头不语,有人额头冒汗。那些曾在先帝驾崩前后散布“庶子无根”言论的老臣,此刻脊背发凉。谁都知道,当年构陷裴砚生母的幕后推手便是太后。如今她亲口认罪,等于亲手撕开了那段黑幕。

沈知微开口:“此书非我逼供所得,而是太后自愿呈递,藏于佛堂三年未启封。今当众宣示,并非为了羞辱谁,而是告诉天下——真相从不因权势而改写。”

她顿了顿,目光透过帘纱扫过全场。

“若还有人质疑当今圣上的血脉正统,不妨再听一份遗诏。”

第二匣打开,一道朱红卷轴缓缓展开。血书赫然在目,笔划颤抖却力透纸背。内侍念出内容:“朕临终方悟,昭儿非吾亲子,乃李氏私通所得。砚儿虽庶出,却是朕唯一血脉,天命所归……若有逆天而行者,天地共诛之!”

话音落下,满殿哗然。

几位年迈宗亲当场跪倒,连声道:“臣不敢!臣从未怀疑陛下正统!”

一人颤声问:“此诏……可有凭据?”

沈知微冷声道:“火漆未动,私印完整,出自先帝临终前亲授贴身太监,封存于太庙密格十年。昨夜由三名元老共同启封验证,无一造假。”

她不再多言,只命人将血诏悬于殿侧铜柱之上,供百官近观。有人凑上前细看那枚印鉴,脸色瞬间惨白——那是先帝晚年专用的“承运小玺”,形制独特,绝难仿造。

自此,再无人敢提“伪嗣”二字。

接下来四日,沈知微每日准时临朝。奏折由她批阅,人事由她裁定,边关军报亦由她批复后再送太子处备案。她行事果断,不拖泥带水,对贪腐旧案雷霆清算,对新政推行毫不迟疑。短短数日,朝中风气为之一肃。

第七日午后,她召见六部尚书于偏殿。众人入内时,见她已起身等候,手中捧着玉玺副印。

“七日期满。”她说,“今日交还。”

六部尚书齐齐躬身。工部尚书低声问:“太后若不在朝,日后若有大事,该当如何决断?”

沈知微看着窗外庭院里一片落叶缓缓飘下,答:“新帝已登基,自有决断之权。你们只需记住一点——百姓要的是粮食能到手,赋税不超限,冤情有人管。至于谁坐在上面,反倒其次。”

众人默然退出。

当晚,裴砚来到她居所。他换了素袍,不再穿龙纹常服,手中提着一只竹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