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镇国鼎终铸成,自毁机关安千秋(1/2)
沈知微站在宫道上,手中的密信被风轻轻掀起一角。她没有打开第二遍,只是将它折好,放进袖袋。远处太庙的轮廓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沉静。她转身往回走,脚步比来时重了些。
当晚,工部主匠接到召令,连夜入宫。沈知微已在偏殿等他,桌上铺着镇国鼎的图纸。匠人低头看图,眉头微皱:“娘娘,鼎腹若再加夹层,浇铸时极易气泡堵塞,前两次失败便是因此。”
沈知微不动声色,启动心镜系统。三秒内,机械音响起:“怕的是火口太低,药引难控,一旦误爆,伤及祭台。”她记下这句心声,抬手指向图纸底部:“把引火道移至底座外环,用双管并行,一明一暗。明管作装饰纹路,暗管藏药线。”
匠人一愣:“这……倒是没试过。”
“你只管照做。”她说,“材料我已命人备齐,明日午时前要看到新模。”
匠人退下后,裴砚从屏风后走出。他一直听着,此刻才开口:“你早有打算?”
“邪书能烧尽,人心却需寄托。”她说,“百姓需要一件看得见的东西,知道国家不会倒。”
裴砚点头:“那就铸。倾尽库银也要铸成。”
接下来七日,两人轮流守在铸鼎坊。沈知微每日限用九次的心镜系统,全数用在三位主匠身上。她听到了他们对铜锡比例的疑虑,对冷却速度的担忧,还有一次,一个老匠人心里想着:“若是帝王亲锤最后一块板,或许能稳住匠魂。”
她把这话告诉了裴砚。
那夜暴雨倾盆,最后一块青铜板送入熔炉。裴砚脱去外袍,亲自执锤。火光映在他脸上,一下一下砸在滚烫的金属上。沈知微站在三步之外,看着那道身影在烟雾中起伏。当最后一锤落下,鼎身合拢,天空忽然裂开一道紫光,紧接着钟鼓齐鸣,连远山都传来回响。
匠人们跪倒在地,连称天佑大周。
鼎成之后,沈知微单独召见主匠。她在纸上画出机关细节:“底座空腔分三层,最下是火药,中间是干炭,上面是油毡布。只要城门失守,守军点燃引信,火势会顺着暗管直冲鼎底,整座鼎会在半刻钟内自毁。”
匠人脸色发白:“真要毁掉?这是国之重器啊。”
“宁可毁,不能落敌手。”她说,“图纸你抄两份,一份交工部封存,另一份……烧了。”
匠人犹豫片刻,点头照办。
祭鼎当日清晨,皇城内外挤满了人。士族们立于高台两侧,有人低声议论:“花这么多钱铸个鼎,不如修堤坝实在。”也有人说:“不过是做样子,哪能真防得住北狄铁骑。”
沈知微听见了,没说话。
裴砚登上祭台,身穿玄金龙袍,手持金槌。镇国鼎立于中央,通体青黑,鼎耳雕刻山河纹路,底部隐约可见细密沟槽,那是引火道的伪装。
第一槌落下,宫墙震动,百官衣袖轻颤。
第二槌响起,声音穿云裂石,城外农田里的农夫停下锄头,抬头望向皇城方向。
第三槌敲完,群鸟惊飞,远山回荡三声余音,久久不散。
全场寂静。
沈知微走上前,立于鼎侧。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到每个人耳中:“此鼎不为炫耀武力,只为昭示决心——若有外寇破城,宁可焚鼎,绝不资敌!此鼎在,大周永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