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8章 邪教私印禁书,五十处所被查封(1/2)
沈知微站在凤仪宫的窗前,手指还残留着昨夜握紧的痕迹。她没有回头,听见内侍通报正本团几位老臣已在偏殿等候。她转身,披上外衣,径直走了出去。
早朝刚过,裴砚在太极殿宣布了“退休官员着书制”。凡欲刊行书籍者,须经礼部备案,由退仕文官联署审核方可付梓。此令一出,朝中议论纷纷。有人称其为清明之举,也有人暗中揣测这是收紧言论的开端。
沈知微清楚,真正的风暴不在朝堂,而在民间。
她走入偏殿,十二位老臣已列坐两旁。皆是南北学派中有名望的大儒,寒门出身者三,世家代表五,其余皆以学问立身,无党争之嫌。她亲自选定这些人,只为一个目的——公信。
“诸位。”她开口,“近日有妖书流传,名为《灭周册》,谎称天命更迭,煽动百姓起事。已有数家私塾孩童背诵其中荒诞之语。若不及时清除,恐乱民心。”
一位白须老臣皱眉:“可有实证?”
沈知微点头。她并未提及心镜系统,只道:“昨夜已有密报,城南一家废弃书院藏有印刷器具,今日将有一批《灭周册》分发至十处讲学点。”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脚步声。谍网密探递上一只油纸包。她打开,里面是一本尚未装订的册子,封面墨迹未干,写着“真主临世,扫尽伪周”八字。
老臣们传阅之后,脸色渐沉。
“此书篡改历法,伪造谶语,甚至捏造先帝遗诏。”一人怒道,“简直是大逆不道!”
沈知微收回禁书。“我请诸位组建‘正本团’,负责甄别、审查民间刊印之物。凡属正统典籍,官府助其翻印;凡涉妖言者,一律查封焚毁。”
她顿了顿。“行动需快,但不能乱。每查一处,必须有正本团成员随行监督,只针对书籍,不扰百姓。”
众人起身应诺。
当夜,风雨大作。
沈知微坐于凤仪宫主殿,案前摊开一张京城地图,五十个红点已被标记。那是谍网确认的邪教窝点——废弃寺庙三座,私塾七所,书坊十二家,药铺后院五处,还有二十三处藏于民宅夹墙或地窖之中。
她下令出击。
五百名御前校尉分作小队,每队配一名正本团成员同行。行动之前,她亲口叮嘱:“只收书,不动人。若遇抵抗,当场制服,押送刑部。不得打砸,不得惊扰邻里。”
雨幕中,队伍悄然出发。
她坐在宫中,听着内侍不断传回的消息。
“城东书肆查封,查获《灭周册》三百余本,另有雕版两套。”
“西市药铺后院发现地下印坊,正在焚烧纸页,已被扑灭,缴获未燃尽册子四百六十本。”
“北巷私塾夫子拒不开门,破墙而入,搜出藏书千册,其人试图跳窗逃走,已被擒。”
一条条消息汇入,沈知微始终未动。
直到天边泛白,最后一队回报:“南郭尼庵清查完毕,共收禁书八百二十本,无人员伤亡。”
她合上记录簿,起身走出宫殿。
皇城外广场上,五十辆牛车整齐排列,车上堆满各色书籍。正本团成员逐一查验,确认无误后,火把点燃。
火焰腾空而起,浓烟滚滚升上天空。
百姓陆续聚集围观。起初有人窃窃私语,不知朝廷为何烧书。但当正本团当众朗读《灭周册》内容时,人群哗然。
“说什么皇帝非真龙血脉,要引北狄入主中原?”
“还说今年大旱是天罚,要杀官吏祭天?这哪是读书人写的,分明是疯子!”
有人怒骂,有人唾弃,更有家长拉着孩子上前,指着火堆说:“记住了,这种书看了会变坏,只有圣贤书才是好书。”
焚书持续整整一日。
傍晚时分,最后一批纸灰随风散去。沈知微站在台边,望着空荡的广场,一句话未说。
次日清晨,第一批新印典籍运抵京城。十万册《孝经》《论语集注》《大周律疏》由官府免费发放至各州县学堂。正本团成员也开始巡讲,每到一处,便有百姓围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