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 > 第348章 胡同粮票案:指纹里的童真错

第348章 胡同粮票案:指纹里的童真错(1/2)

目录

1990年春分刚过,南州老城区的胡同里还浸着料峭寒气,巷口早点摊的煤炉冒起袅袅白烟,混着油条的香气飘得老远。林砚刚跟着网格员走完东城区第三片区的晨查,裤兜里的传呼机就“滴滴”响了,屏幕上跳着“东四胡同粮票失窃,速往”。

“又是民生小案。”林砚收起传呼机,对身边的赵伟笑了笑,“不过这时候丢粮票,可比丢钱还急人。”赵伟点点头,手里攥着网格化登记本:“东四胡同都是纺织厂的家属院,粮票是家家户户的命根子,丢了肯定得闹翻天。”

两人快步赶到东四胡同,远远就看见家属院门口围了不少人,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石阶上抹眼泪,旁边站着几名派出所警员。“张大爷,您别急,林队来了,肯定能帮您找到粮票。”派出所警员见林砚过来,连忙上前招呼。

张大爷一抬头,看见林砚,连忙拉着他的手:“林警官,你可得帮我做主啊!我那50斤粮票,是攒着给我小孙子换奶粉的,昨天晚上还在木盒里放着,今早一睁眼就没了!”

林砚扶着张大爷坐下,轻声问道:“张大爷,您昨晚什么时候把粮票收起来的?放粮票的木盒在哪?家里昨晚有没有外人来?”

“昨晚吃完饭,我把粮票从抽屉里拿出来数了一遍,就放在堂屋的木盒里,那木盒是我老伴留下的,平时就放些贵重东西。”张大爷哽咽着说,“家里没外人来,就隔壁的老李头昨晚来串了会儿门,聊了聊厂里的事,他走了之后我就锁了门,今早起来木盒还是好好的,可里面的粮票没了!”

林砚跟着张大爷走进屋里,堂屋不大,摆着一张老旧的八仙桌,墙角的木盒约莫巴掌大,通体刻着简单的花纹,盒盖是虚掩着的。“您今早打开木盒时,就是这个样子吗?”林砚蹲下身,仔细观察木盒,发现盒身没有撬动痕迹,锁扣也是完好的。

“是啊,我一打开就傻了眼,里面空空的,粮票全没了!”张大爷叹了口气。

苏晓这时也赶了过来,手里拎着简易勘查箱:“林队,我先勘查现场。”说着,她拿出改良后的淡红色指纹粉和细软毛刷,小心翼翼地在木盒内侧和盒盖上扫动。没过多久,盒盖内侧就显现出几枚模糊的指纹,其中一枚小小的指纹格外显眼,纹路稚嫩,不像是成年人的。

“这枚指纹不对劲。”苏晓指着那枚小指纹,“纹路间距窄,指尖圆润,看着像是小孩子的。”林砚凑过去一看,点点头:“张大爷,您家附近有没有小孩经常来串门?或者您小孙子有没有小伙伴来家里玩?”

张大爷皱着眉想了想:“我小孙子上周回乡下姥姥家了,附近倒是有几个小孩,隔壁老李头家的小宇,还有对门王家的丫头,偶尔会在院子里玩,但没进过我堂屋啊。”

“赵伟,你去跟网格员对接一下,统计东四胡同这几户有小孩的家庭,重点问问昨天傍晚到晚上,孩子们都在哪里,有没有去过张大爷家附近。”林砚吩咐道,“另外,把张大爷家木盒上的指纹拓下来,送到实验室比对,尤其是那枚小孩的指纹。”

赵伟应声离开后,林砚又开始询问周边邻居。隔壁的老李头说,昨晚他确实来张大爷家串了会儿门,大概七点多就走了,走的时候张大爷还好好的,他也没见着粮票。“林警官,我可没偷粮票啊,我跟老张是几十年的老同事了,怎么能干这种事?”老李头急得红了脸。

“李大爷,我们只是例行询问,没说您偷粮票。”林砚安抚道,“您昨晚走了之后,有没有看到小宇出去过?”

“小宇啊,昨晚吃完饭就说要去巷口买糖吃,出去了大概半个多小时才回来。”老李头回忆道,“那孩子平时挺乖的,就是嘴馋,总想着吃零食。”

林砚心里有了方向,巷口的零食摊是孩子们常去的地方,要是小宇真偷了粮票,大概率会去那里换零食。他起身走到巷口,果然看到一个摆着糖果、辣条的小摊,摊主是个中年妇女,正忙着给孩子递零食。

“大姐,我是公安局的,想问问你,昨天傍晚到晚上,有没有小孩用粮票来换零食?”林砚亮明身份。

摊主愣了一下,想了想说:“有啊,昨晚大概八点多,有个小男孩,看着七八岁的样子,拿了几张粮票来换辣条和奶糖,我问他粮票是谁的,他说跟爷爷要的,我就换给他了。”

“那小男孩是不是穿蓝色外套,留着寸头?”林砚想起张大爷说的小宇的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