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 第359章 为后世儿孙造福

第359章 为后世儿孙造福(2/2)

目录

“杀!”

战鼓擂响,声震四野!

倭人如同潮水般涌来,毫无阵型可言,全靠一股蛮勇。汉军弩手冷静地扣动扳机,箭矢如同飞蝗般落入敌阵,成片的倭人倒下。待到敌军靠近,重甲步卒如墙而进,长枪突刺,刀光闪烁,将冲在最前面的倭人勇士如同割草般放倒。

两翼的骑兵在赵统和文鸳的率领下,如同两把铁锤,狠狠地砸向倭军侧翼!铁蹄践踏,马刀挥舞,倭人的阵型瞬间被冲得七零八落!尤其是文鸳,单骑突阵,直取卑弥呼所在的华盖!

卑弥呼身边最忠诚的卫队拼死抵抗,但在汉军绝对的实力面前,如同螳臂当车。华盖被文鸳一戟挑飞,卑弥呼本人则在乱军中被踩踏致死,结束了她充满神秘色彩的一生。

主帅身亡,邪马台联军彻底崩溃,四散逃窜。汉军乘胜追击,斩首无数,俘虏甚众。橿原,这座邪马台国的统治中心,被汉军攻占。

军事征服之后,更艰巨的教化与同化工作开始了。这正是诸葛亮此次远征的核心目标之一。

诸葛瞻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在邪马台城旧址附近,择地兴建了第一座汉式城池,命名为“镇东城”,作为大汉在倭地的统治中心。他带来了大量的竹简、书籍,设立了“宣文馆”,招募通晓倭语的汉人或有文化的倭人,开始系统地推广汉字、汉语,教授儒家经典礼仪,废除当地一些血腥、落后的习俗。

随军而来的农官,教导倭人更先进的农耕技术,引进中原的稻种、麦种。工匠则传授冶铁、制陶、纺织等技术。医官设立医馆,推广中医药知识。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人口结构,关兴和诸葛瞻奏请朝廷,开始实施大规模的移民实边政策。从江东、淮南等地,招募数以万计的贫苦农民、手工业者,给予土地、农具、减免赋税等优惠条件,鼓励他们举家迁往倭地。同时,也将部分俘虏或归附的倭人部落,迁往中原分散安置。

征服、教化、移民,三管齐下,诸葛亮旨在从文化、血缘、制度上,将这片新征服的土地彻底融入大汉体系。

当季汉跨海东征、并迅速平定倭地的消息,通过商旅和细作传回曹魏控制的河北之地时,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此时,魏国在皇帝曹芳和权臣司马师的统治下,局面已是江河日下。他们仅剩下半个并州、冀州和幽州,面对国力蒸蒸日上、疆域不断扩大、甚至已将势力扩展到海外的季汉,充满了无力与嫉恨。

司马师在邺城的府邸中,接到细作密报,气得将心爱的玉如意摔得粉碎!

“诸葛亮!老匹夫!安敢如此!竟将手伸到了海外!”他面色阴沉,胸口剧烈起伏。

“大将军息怒!”心腹劝道,“倭地蛮荒,得之无益,反倒耗费蜀国国力……”

“你懂什么!”司马师厉声打断,“诸葛亮此举,意在断我外援,耀其兵威!更可恨者,其迁民教化,是要将那蛮荒之地,彻底变成汉土!此消彼长,假以时日,其国力将更难以遏制!而我……而我大魏……”他说到此处,语气中充满了苦涩与无奈。

他何尝不想干预?但现实是,魏国水军力量薄弱,根本无法与季汉在海上争锋。国内民生凋敝,兵力捉襟见肘,还要时刻提防北方鲜卑和壶关外的蜀军。他连保住现有地盘都倍感吃力,哪里还有余力去管万里之外的海外岛屿?

最终,司马师只能咬牙切齿地咽下这口恶气,严密封锁消息,避免在国内引起更大的恐慌,同时加紧整顿内政军备,以应对未来必然到来的、与季汉的最终决战。他深知,季汉经此东海之征,国力威望更上一层楼,未来的局面,对魏国将更加不利。

公元247年秋,征倭之战基本结束。主要反抗势力被肃清,郡县体制初步建立,教化工作稳步推进。关兴留下王平率一万兵马镇守倭郡,继续清剿残敌,维护治安,并协助文官推行汉化。自己则与赵统、文鸳、诸葛瞻、杜预等主力,携带着归顺的倭人贵族代表及大量缴获、记录的倭地风物资料,率领舰队凯旋。

长安城外,旌旗招展,锣鼓喧天。天子刘禅亲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凯旋将士。当关兴、诸葛瞻等将领的身影出现在视野中时,人群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天子刘禅与丞相诸葛亮商议后,正式下诏:“倭地既平,永为汉土。兹划分其地为三郡:

原邪马台国及九州大部,设带方郡,郡治镇东城。

本州岛西部,设乐浪郡,郡治设于本州西岸新筑之“平倭城”。

四国岛及周边小岛,设玄菟郡郡治设于四国岛新筑之“怀远城”。

三郡统归东海都护府管辖,都护府治所设于带方郡镇东城。首任东海都护,由征东大将军关兴兼任。”

诏令同时要求,继续加大移民力度,兴办教育,推广儒学,彻底革除陋习,务使“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

诸葛瞻则因其在教化方面的卓越表现和巨大热情,被特旨返回带方任郡太守,继续主持东海郡县的汉化大业。

站在镇东城的城墙上,望着远处蔚蓝的大海和城内渐渐升起的炊烟,诸葛瞻心中充满了使命感。他知道,父亲赋予他的,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他要将这片曾经蛮荒的岛屿,彻底变成流淌着汉家文明血液的牢固疆土。

海风拂过,带来咸湿的气息,也带来了远方故土的思念。但诸葛瞻的目光无比坚定。在这里,他要将大汉的荣耀与文明,永远镌刻在这东海之滨。

诸葛亮内心也总算松了口气:搞定!这下算是给后世儿孙拆了颗大雷!剩下的,就是慢慢消化了。唉,也不知道历史课本以后会怎么写这一段……算了,不想了,接下来,该琢磨怎么收拾司马师了!

季汉的龙旗,在东海的风中猎猎作响,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这片原本会在历史长河中走上另一条道路的列岛,其命运的轨迹,从这一刻起,被彻底扭转,汇入了华夏文明的洪流之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