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 第217章 河渠遗梦:杜预初现

第217章 河渠遗梦:杜预初现(1/2)

目录

当庞统几乎是踹开相府书房的门,将那份《关于联通江、淮、河、济四大水系的初步构想》拍在诸葛亮案头时,诸葛亮看着署名处“杜预”二字,手里的茶盏差点泼出半盏:“士元……这少年郎是想把大汉的国库都挖成运河吗?”

---

在军制改革和人口激励政策如火如荼的开展之时,同样的,自“格物令”颁发之后,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全国各州郡送往长安格物院的“奇思妙想”堆积如山,庞统和他的下属们忙得焦头烂额,日夜甄别。诚如所料,其中十之八九皆为异想天开或毫无价值的妄言,或是试图浑水摸鱼骗取赏金之作。但仍不乏一些闪烁着智慧火花的实用之策,多集中于农具的小幅改进、本地水利的修整方案、或是某些工匠摸索出的独家秘技,虽不足以改变大局,却也切实提升了局部效率。

庞统虽疲累,却乐在其中。他仿佛一个在沙海中淘金的痴人,享受着每一次发现微小金粒的喜悦。

直至这一日。

他几乎是冲进了诸葛亮的书房,罕见地失了礼仪,脸上混合着极度兴奋与难以置信的神色,将一卷厚厚的帛书重重放在诸葛亮面前。

“孔明!快!看看这个!捡到宝了!真正的国士之才!”庞统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嘶哑。

诸葛亮放下手中的笔,好奇地拿起那卷帛书。入手沉甸甸的,可见内容之详实。展开一看,标题便让他眉梢一挑:《关于联通江、淮、河、济四大水系以利漕运、灌溉、防灾之初步构想》。

再往下看,他的神色逐渐从好奇变为凝重,又从凝重变为震惊!

这并非简单的局部水利修缮建议,而是一个极其宏大的、具有前瞻性的全国性水系联网蓝图!文中详细分析了长江、淮河、黄河、济水四大水系的特点、水位落差、沿途地形地质,提出了数条可能的沟通线路,甚至初步考虑了水闸、堰坝、蓄水库等调节水量的工程设想!其思路之开阔,规划之大胆,考量之周密,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想象极限!

虽然行文尚显稚嫩,许多工程细节语焉不详,但其核心构想——通过人工运河将主要水系连接起来,形成一张覆盖中原乃至江南的水运网络——所带来的巨大战略价值和经济潜力,让刘长明这个来自现代的灵魂瞬间心跳加速!

这……这简直就是京杭大运河的雏形啊!

他的脑海中瞬间闪过隋炀帝开发大运河的功过是非:一方面,它成为了沟通南北的经济大动脉,惠泽后世千年;另一方面,其急功近利的修建过程耗尽了民力,也成为了隋朝覆灭的重要导火索。

卧槽!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刚才还在琢磨怎么点科技树,这就送来个能搞超级工程的大佬?杜预?这名字有点耳熟……想起来了!西晋那个灭吴的杜武库!他爷爷是杜畿,他爹是杜恕!原来他小时候就这么猛了吗?!历史上他好像确实精通工程、律历……天才果然是天才!

庞统在一旁激动地搓着手:“如何?孔明!此子年仅弱冠,便有如此眼光魄力!其文中虽多有不切实际之处,然此格局,此远见,绝非池中之物!我已查过,此子就是当年定都长安后前来投奔我大汉的杜畿之孙杜预,如今正在太学就读!”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波澜。他指着帛书,对庞统道:“士元,此构想,确乃经天纬地之才方能提出。其利,可惠及千秋万代,使我南北血脉贯通,漕运无阻,灌溉无忧,商业繁盛。”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极其严肃:“然,其弊亦显而易见!如此浩大工程,需征发多少民夫?耗费多少钱粮?历时多少年月?稍有不慎,便是劳民伤财,动摇国本!前秦之长城,隋……呃,强盛如汉武帝,亦因连年征伐而致海内虚耗!此事,万万不可操之过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