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56章 食安经验传全国 思想为炬照民生

第156章 食安经验传全国 思想为炬照民生(2/2)

目录

下午两点,队伍又去了皇宫百姓食堂。食堂门口没有守卫,只有一块红色的牌子,写着“百姓食堂,欢迎监督”。走进食堂,一股饭菜香扑面而来,大厅里摆着二十张桌子,已经有不少百姓在吃饭了,有来议事会办事的农民,有宫里的侍卫,还有带着孩子的妇人,大家坐在一起,说说笑笑。

食堂的窗口分了两排,一排是付费窗口,十明币一份的帝王蟹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是炖排骨、炒青菜,价格都在五到十五明币之间;另一排是免费自助餐窗口,青稞饭、小米粥、凉拌豆腐,还有一碟碟的咸菜,旁边贴着一张纸:“贫困生、孤寡老人凭证明免费就餐,管够。”

一个来自南方府的学生代表走到付费窗口,指着帝王蟹问:“师傅,这帝王蟹真的十明币吗?俺们那儿的餐馆,一份要一百多明币呢。”

师傅笑着舀起一只帝王蟹:“小伙子,俺们这是公社直供,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成本低,所以卖得便宜。你看,这蟹都是活的,早上刚送来的,放心吃。”

学生代表咬咬牙,掏出十明币买了一份,刚咬了一口,眼睛就亮了:“好吃!比俺们那儿的新鲜多了!俺回去跟学校说,也从公社订帝王蟹,让同学们都尝尝!”

旁边的工农代表们也纷纷打了饭,坐在桌子旁吃起来。老陈从西北府来,端着一碗青稞饭,就着炒青菜,跟旁边的皇宫侍卫聊起来:“同志,你们天天在这儿吃吗?这菜跟俺们村里的一个味儿,实在。”

皇宫安保点点头,嘴里嚼着饭:“是啊,自从改成百姓食堂,俺们就不在宫里开小灶了,跟百姓一起吃,踏实。李总管说了,这食堂就是给大家服务的,不管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来了都一样。”

我和静雯坐在角落的桌子旁,看着这一幕,心里踏实得很。静雯拿起筷子,夹了一口青菜:“姑母,您看,这就是《朱静雯的百姓思想》里说的‘人人平等,人人有份’,不管是谁,都能在这儿吃上好饭。”

“是啊,”我喝了一口小米粥,温热的粥滑进胃里,舒服得很,“礼部的同志说得对,食安和思想是分不开的。咱们让百姓吃好饭,是实践;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能吃好饭,是思想。两者结合,才能让咱们的大明越来越稳。”

下午四点,观摩队伍回到议事会,在大厅里召开了大明食安与思想教育工作会。各府的代表坐在,总结了两家示范食堂的经验,然后是赵麦圈,讲了食材基地的供应链管理,接着是林晓,代表监督协会表决心,要把监督机制推广到全国。

礼部的王尚书拿着小册子,站在台上:“各位代表,咱们做食安工作,得有思想指引。《大明民主主义》告诉咱们要‘以民为本’,《韵澜思想》告诉咱们要‘实事求是’,《常静徽思想》告诉咱们要‘守住民生底线’,《秀英思想》告诉咱们要‘团结协作’,还有《朱静雯的百姓思想》,告诉咱们要‘把百姓的事放在心上’。这些思想不是空话,是咱们做工作的尺子,比如百姓食堂的定价,比如免费自助餐,都是按这些思想来的。”

他举起小册子,翻到老陈的照片那一页:“老陈同志是汝吉村的农民代表,他说‘一棵青菜连着百姓的胃’,这就是最实在的思想。咱们回去以后,要把这些思想讲给百姓听,讲给食堂的师傅听,讲给供应商听,让大家都明白,食安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咱们所有人的事。”

台下响起了掌声,老陈站起来,黝黑的脸上带着红:“王尚书说得对!俺们村以前也有过黑心商贩,把烂菜卖给供销社,后来俺们用《常静徽思想》里说的‘集体监督’,让村民轮流去供销社看菜,现在再也没有烂菜了。俺回去以后,就把百姓食堂的经验教给村里,让俺们村的孩子也能吃上新鲜菜!”

静雯也站了起来,手里拿着民生大学的监督记录报告:“各位代表,民生大学的事给了咱们一个教训,也给了咱们一个机会。现在,食安院已经制定了《全国食堂食材管理办法》,里面明确了采购、储存、做饭的流程,还规定了监督协会要全程参与。咱们要以《朱静雯的百姓思想》为指导,让每个食堂都成为百姓放心的地方,让每个学生、每个百姓都能吃好饭、安心饭。”

我最后发言,看着台下的代表们,心里满是感慨:“同志们,均平三十年,咱们走了很多路,从推翻旧制到建立新秩序,从解决百姓温饱到追求百姓幸福,靠的就是‘同心’二字。今天,咱们推广食安经验,开展思想教育,也是为了‘同心’——让全国的百姓同心,让全国的部门同心,让咱们的大明同心。”

“十明币的帝王蟹不是噱头,免费自助餐不是面子,是咱们对百姓的承诺;《大明民主主义》等思想不是条文,是咱们做事的初心。以后,议事会会和大家一起,把食安工作做好,把思想教育做透,让咱们的大明,不仅有安稳的日子,还有坚定的信念;不仅有新鲜的饭菜,还有温暖的人心。”

会议结束时,已经是傍晚了。代表们拿着小册子和经验材料,陆续离开议事会,脸上带着期待的神色。王小强走的时候,特意过来跟我说:“议事长,俺回去以后,就组织俺们府的监督协会,按您说的做,不让俺们那儿的学生再受委屈!”

我笑着点头:“好,姑母等着你的好消息。”

静雯送代表们到门口,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打包的帝王蟹:“姑母,师傅给您留的,您尝尝。”

我接过打包盒,看着里面鲜红的帝王蟹,又看了看窗外——夕阳西下,把议事会的院子染成了金色,远处传来学生们背诵《军志三字经》的声音:“护百姓,胜亲人;守民主,为家国;食为天,安为先……”比昨天更响亮,更坚定。

“静雯,”我看着她,“咱们的路还长,但只要咱们把百姓的事放在心上,把思想的火把举起来,就没有走不通的路。”

静雯点点头,眼里闪着光:“姑母,俺知道。以后,俺跟您一起,把大明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夜风轻轻吹进大厅,带着饭菜的香味和学生们的读书声。我打开打包盒,尝了一口帝王蟹,鲜美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心里满是踏实——这就是咱们大明的味道,是百姓安心的味道,是未来可期的味道。食安的路,思想的路,咱们会一步一步,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