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过往五(1/2)
转眼到了毕业季,因为家在新绵市,考虑到家庭情况,杨志才选择了早就计划好的,来校招人的新绵军工企业。
同学们到的单位特别好,很多都在政府部门。
他没选,这时候的他还没有经过社会的毒打:即酒量太小,偶尔抽下包口烟。
在当时的政府部门,尤其是基层,基本上属于怪胎类型。他相当的有自知之明,明智地落脚在企业。
最后一年的大学生涯里,杨志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很清楚。
去企业里面,除了懂财务外,自己有超强的口才和沟通能力,销售也能轻松上手。
在单位里再把生产管理摸熟,当生产--销售--财务都厉害,未来高级管理人才是可期的。
后面再回母校读个在职研究生(或bA)竞争优势会更强,企业一把手也有可能。
带着这样的初步构想,杨志才平静的走上了工作岗位。
前两个月基本在熟悉财务流程,了解同事的为人和相互关系背景,以陪同事打开水为名(开水房在办公楼后面1楼,距离300米左右),选择性地和不同同事交流。
搞财务的基本上都是女性,八卦起来很无敌;一个低调、谦虚,加上略显崇拜的眼神倾听各种秘闻,杨志才在学校交往的毕业学长 ,给出的工作经验很是好用。
这也让他不像其他新进职场的小白那样:青涩、无知与他隔了三条街那么远。
很快他就和单位的同事打成一片,更是勇挑重担,承担起为办公室里8位同事打开水的任务。
即便后来他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每天上、下午6-8瓶,只要他在单位,风雨无阻。
这也是他的钥匙串上很早就有一把办公室钥匙的原因,早上要早到几分钟来,先打水,再搞卫生。
这是初期上班有为青年的不二法宝--最容易赢得大家的认可,又方便被更大的领导看见发现。
莫要小看早到几分钟的付出,那真的是职场进阶的重要加分项!
两个月后,杨志才如愿获得财务审核位置。
即单位总部、军品、分厂每周资金的使用由他安排,购买各种原材料的合同的价格的订立,医院、学校、福利公司、后勤、食堂等部门的拨款,甚至废品的销售定价,厂办小车、外运车队的报销等。
公司年销售大约2亿,每月大约回款1500万,基本上除了销售费用,全由他负责。
这完全就是一个小财神爷的样子。
等他经过近两个月的时间把一切弄懂的时候,他才明白,这个位置诱惑有多大。
光供应原材料的全国厂家就有400多家,合同基本上一年一签,据负责采购人员汇报说,厂招待所里等他续签合同的就已经住了几十个。
新官上任,金额大的合同,对方代表基本上都约了饭局,沟通后才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