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1987:从录像厅开始 > 第250章 上海股市和“星火币”

第250章 上海股市和“星火币”(2/2)

目录

三轮车载着老王,到了在外滩附近一条不那么起眼的马路旁。

一家名为“星火信用承兑社”的小门店就静悄悄的待在那里。

老王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般推开了那扇沉重的玻璃门。他颤巍巍地递上那张中签认购证,语无伦次地讲述着自己的困境。

接待他的是一位沉稳的年轻助理,在详细核验了认购证的真伪、评估了其预期价值(约一万元)后,给出了方案。

“王师傅,你这张认购证,我们团队的估价是8000到10000元。我现在可以给你两个选择:

要么,我们以7000元的保底价现在就直接收购,你立刻拿钱去救孩子,风险我担。

第二种,你要是觉得还是亏了,可以抵押借款五千元,期限一个月,我们收取500作为手续费。

注意哦,是手续费,不是利息,我们不干高利贷的事。”

老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七千元,远远超出了医院的押金要求!

他毫不犹豫的选择第一种,先拿到钱再说。

方远在后台,有点遗憾自己的第一个客户没有选择借款。

自己亲自设计的“星火承兑凭证001号”没机会发出去啊。

他再一次拿起手中把玩多时的卡片。

这是一张设计极其精美、带有复杂编号、浮雕纹饰和多重防伪水印的星火承兑凭证。

凭证上用清晰的字体注明:“凭此证及有效身份证明,可在对应新股上市后第十个工作日,从星火信用承兑社兑换元整现金,或可凭此金额优先认购本公司旗下管理的指定优质资产权益。”

老王紧紧攥着那叠救命的现金,千恩万谢地赶往医院。

当然,凭证很快也发了出去。

由于方远以其名下星火文化、海外资本以及他个人声誉作为强大的信用背书,加上承兑社严格恪守承兑承诺,“星火凭证”很快就在黑市和特定的圈子里获得了惊人的信任和流动性。

它比原始认购证更受欢迎,因为它兑付时间明确、信用主体更强,几乎等同于一张短期高信用本票。

很快,这张凭证本身就成了硬通货,甚至在私下交易中出现了溢价。

菜场里的小贩、急需资金周转的小老板,开始接受“星火凭证”作为支付或抵押工具。

一个围绕着“星火凭证”的二级隐形市场自发形成。

方远的盈利模式是精妙的双重结构:一方面,他直接从像老王这样的人那直接收掉认购券。

另一方面,也是更核心的利润来源在于,他通过发行“星火凭证”,实际上是在用自己创造的、成本极低的信用符号,来吸纳和整合社会上的真实资产和流动性。当凭证在黑市获得流通甚至溢价时,他完成了一次完美的信用创造和无风险套利,这远比单纯炒股获利更高,且更具掌控力。

这股信用之火的蔓延速度超乎想象。当某个小型纺织厂主也想参与新股申购但缺乏现金时,他可以用积压的布匹作为抵押,向星火社换取“星火凭证”。方远甚至指示团队,开始尝试建立一套独特的账本系统,记录重要凭证的流转轨迹,试图构建初步的信用记录链条。

一个月后。

“外面现在,怎么看我们的‘星火币?’”方远问自己的财务助理。

助理一愣,什么是星火币啊?

但他很有职业素养:“老板,神了!开始还有人观望,这半个月,凡是到期来兑付的,咱们都是足额现金,一分不差。现在黑市上,咱们的凭证比一些实在的货还硬通!昨天听说,有做塑料产品老板,直接用咱们的凭证抵了一部分货款,对方也认!”

“更绝的是,有人开始加价收,就为囤着,说比存银行划算,比炒股票稳当!”

这就对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当一张纸的信用比实物资产还可靠时,这张纸本身,就成了新的一般等价物。

俗称:钱。

寂寞啊!

川普这时候还在爆炒嫩模和搞房地产呢,天下无敌手啊。

方远叹口气:这事不参与吧,对不起自己;参与吧,对不起那些嗷嗷叫的韭菜们。

干大事就是要惜身啊!

也就九十年代,不然自己这也是游走在违法犯罪边缘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