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425章 布新除弊,紫气东来

第425章 布新除弊,紫气东来(2/2)

目录

二月二,龙抬头。春耕大幕正式拉开。李玄业效仿其父,率领文武百官,前往狄道城外的“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他亲自扶犁,象征性地犁地三垄,以示重农之心。仪式庄重肃穆,万民围观,对新王的爱民之心感佩不已。

与此同时,“西域馆”的筹建也紧锣密鼓。馆址选定在狄道城西风景秀丽的湟水之滨,原有官署正在进行大规模改建。李玄业亲自审定了师资名单和生员选拔标准,不仅包括通晓胡语、西域地理的文人吏员,还延揽了归义胡人中的博学长者,以及军中熟悉边事、善于侦察的老兵。生员则计划从官宦子弟、军中锐士子弟及聪颖寒门中选拔百人,首批定于初夏入学。此事被视为新王重视长远、培植根本的象征,引起了广泛关注。

三月初,春和景明。各项新政初见成效。吏治整顿使得官场风气肃然,效率提高;农事顺利,苗情喜人;工坊匠作兴旺,新式农具、强弓硬弩不断产出;边境平静,但斥候活动频繁,警惕性不减。北地郡呈现出一种外松内紧、生机勃勃的局面。

这一日,李玄业在处理完冗杂的政务后,信步来到正在紧张施工的“西域馆”工地视察。看着初具规模的馆舍,想着未来这里将走出一批批通晓西事的人才,他心中充满了期待。傍晚回到王府,他并未直接回寝殿,而是鬼使神差地来到了父亲生前独居的静室。这里陈设依旧,一尘不染,仿佛主人只是暂时离去。李玄业屏退左右,独自静坐。

他下意识地抚摸着胸前的“祖龙魂佩”。自从上次那个奇异的梦境和魂佩传来温热感后,他时常在夜深人静或处理重大政务后,尝试感应,却再无异状。此刻,在这充满父亲气息的静室中,他再次凝神静气,心中默念父亲留下的那晦涩法诀,虽然依旧无法理解其奥义,但他能感觉到,当自己心系北地政务、思考家族未来时,心神似乎格外清明宁静。

就在他沉浸于这种状态时,忽然,魂佩再次传来一丝极其微弱、却比上次更清晰一丝的温热!同时,他脑海中仿佛划过一道微光,一幅模糊的图景一闪而过:那是一片浩瀚的紫色星云,中央那座巍峨宫殿的轮廓似乎清晰了一点点,殿门上方“紫霄”二字的光芒也似乎明亮了微不可查的一丝。更重要的是,他仿佛“听”到了一声若有若无的、带着赞许意味的叹息。

异象转瞬即逝,魂佩恢复冰冷。李玄业猛地睁开眼,心跳加速。这次的感觉,绝非幻觉!他清晰地意识到,这“紫霄神庭”的感应,似乎与自己的勤政爱民、稳固基业有着某种玄妙的联系。父亲所说的“功德”,或许便应于此?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对着虚空,喃喃自语:“父王,是您在冥冥中注视着孩儿吗?这紫霄神庭……孩儿定会勤修政事,积功累德,早日窥其堂奥,不负您的期望!”

此时,窗外春风拂过,带来泥土的芬芳和新芽的气息。李玄业走到窗前,望着狄道城华灯初上的夜景,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力量。新朝已立,弊政渐除,根基日固,而那条通往神秘“紫霄”的道路,似乎也显露出了一线微光。

“布新除弊,方能根基永固。而这紫气东来之路,就在这勤政安民的点滴之功之中。”李玄业目光坚定,他知道,属于他的时代,真正开始了。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景帝纪:“(中元)七年春……赦天下……”

* 家族史·靖王本纪:“景帝中元七年春,玄业公颁行新政,褒功臣,肃吏治,劝农桑,修武备,建西域馆,北地气象一新。理政之暇,感紫霄异兆愈明,知勤政乃通神之基,遂愈加励精图治。”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布新除弊,嗣君勤修内政;紫气东来,圣域感应功德;上帝暗赞,神眷日深。”

* 北地秘录·新王新政:“李玄业即位初,大力革新内政,吏治清明,民生复苏,边备加强,西域馆始建。施政中屡感神异,愈信紫霄之秘,统治根基深固。”

(第四百二十五章 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