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可别……英年早逝啊!(1/2)
进入这对夫妻的家。
客厅的陈设简单却显得有些凌乱,透露出这个家庭长期被阴霾笼罩的痕迹。
王女士低声说了句“我去叫小箐”,便走进一间卧室。
沉先生招呼林远志和何玉金坐下。
过了一会儿,王女士半搀半拉着一个女孩走了出来。
女孩约莫十五六岁年纪,身形瘦削单薄,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旧睡衣,脸色是一种缺乏血色的苍白,长发有些毛躁地披散着。
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仿佛灵魂已经抽离,只留下一具空洞的躯壳。
即便看到家里突然多了两个陌生人,她的眼神也没有丝毫波动,如同深潭死水。
众人坐下后,何玉金尝试着用最温和的语气与她沟通:
“小箐,你好,我叫何玉金,这位是林远志林医生,我是他徒弟,我们是来帮你看看身体的。你最近有哪里觉得不舒服吗?可以告诉我们。”
小箐的反应慢了不止一拍,她缓缓地、极其缓慢地转过头,视线没有焦点地落在何玉金脸上。
过了好几秒,才用一种飘忽、断续的语调开口:
“声音……一直有声音……流水,哗啦啦的……还有同学,在喊,在笑……很吵……”
她抬起枯瘦的手指,指向空无一物的墙角:
“那里……有房子,旧的,很高的房子,瓦是黑色的……”
她断断续续地描述着,内容支离破碎,充满了幻听和幻视。
何玉金求助般地看向林远志。
林远志面色平静,转向王女士,问道:“孩子除了这些,平时还有些什么具体的不舒服?”
王女士眼圈立刻红了,哽咽着说:
“嘴巴味道很重,离近了都能闻到……大便干得厉害,几天才一次。
吃饭像喂猫,几口就饱了。睡觉也睡不踏实,容易做噩梦惊醒,有时候半夜能听见她自己在房间里嘀嘀咕咕说话。
生活上……哎,上厕所后经常忘了洗手,刷牙洗脸也得我们反复催,有时候甚至要强迫才行……”
林远志又问了一个关键问题:“她的月事还正常吗?”
王女士摇头,眼泪掉了下来:“从病了以后就再没来过,都快两年了……”
林远志点点头:“我看看她的舌苔和脉象。”
当林远志示意小箐伸手时,女孩脸上露出了明显的抗拒表情,身体往后缩了缩。
王女士和沉先生连忙上前,柔声哄劝了半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小箐才极其不情愿地、慢吞吞地伸出了手腕。
这个细节让林远志心中微微一动,说明她并非完全丧失认知,潜意识里仍保留着一丝清醒。
林远志凝神诊脉。指下感觉,脉象沉缓无力,如同溪流被淤泥阻滞,流动艰涩。
再看舌苔,舌体淡胖而嫩,边缘有明显的齿痕,舌苔薄白而滑腻。
舌淡胖有齿痕,是脾虚湿盛之象;苔白滑,主寒湿痰饮;脉沉缓,则提示气机郁滞,阳气不得宣通。
综合四诊,此乃痰气郁结,蒙蔽心窍之证。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津液输布失常,聚湿成痰,痰气交阻,上扰清窍,故见精神异常、幻听幻视。
口臭、便干,是郁而化热的轻微表现;月经停闭,则是痰湿阻滞冲任,气血不通所致。
沉思片刻,林远志向王女士要了纸笔,一边书写药方,一边向身旁专注记录的何玉金低声解释:
“此证核心在于‘痰’与‘气’。治疗当以疏肝解郁、涤痰开窍为主,佐以清热安神。
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解少阳、镇惊安神;合涤痰汤(胆南星、半夏、枳实、茯苓等)豁痰开窍;
加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石菖蒲、远志化痰开窍益智;
郁金、香附增强疏肝解郁之力。大便干结,方中枳实大黄可通腑泻热。”
写毕,他将药方让王女士拍下,嘱咐道:
“先按这个方子抓三剂药,水煎服,每日一剂。密切观察她服药后的反应,特别是睡眠、情绪、大便的情况。有任何变化,及时打我电话。这病复杂,需要随证调方,不可能一蹴而就。”
王女士和丈夫一起连声道谢,几乎又要跪下,被林远志和何玉金及时扶住。
林远志将自己的名片留给了他们。
就在准备告辞时,林远志的目光无意中扫过客厅角落和门框上方,发现那里贴了几张不起眼的黄色符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