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北齐权臣指南 > 第118章 兴利除弊

第118章 兴利除弊(1/2)

目录

第118章 兴利除弊

在多种方向的督促下,清田均田之事,总算是跌跌撞撞地行动了起来。

虽然不免有推行存在疏漏、不彻底之处,但好歹是稍稍改变了原先大量农民耕田被侵占的状况。

等到手下官员至各地乡里巡视,高儼这才知道,其他地区较京畿侵占之举有过之而无不及。

按照北齐均田制,每名成年男子应授露田(即种植穀物的田地)80亩,妇人40亩;另授桑田或麻田20亩。

前番高儼在京畿郊外,见到了王二洛,实际上到手的只有露田60亩。

然而这已经算原先均田令执行的比较到位的了。

稍微远一些的地方,如青州、信州,到一般男子手中的只有露田40亩了。

然而,朝廷赋税还是按照原先应该分得的田地去收。

由于田地受到休耕、轮作的影响,实际上可以耕种的田地又得打一半折扣。

剩下这些田地,在这个时代生產力下,维持温饱已经不太容易。

一旦遇到天灾,收成不好,毫无抗风险能力的他们只得將田地抵押给乡绅豪族,换取粮食。

实际上,朝廷是规定过均田令所授之田是不得买卖的。

所以乡绅豪族们想方设法钻空子,称之为“抵押”。

农民们何尝不知道將属於自己的田抵押出去大概是回不来的。

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总不能指望暂时没有收成的田地能让他们填饱肚子。

拥有的田地越少,收成的期望越少,乃至於低於將田地“抵押”得到的收益。

於是,拥有的田地越来越少,如此恶性循环。

最终的结果,便是严重的土地兼併。

当田地被完全夺走,农民们要么依附於將他们的田地抢走的人,成为佃农。

要么,便成为游荡的无地农民会做些什么,歷史已经重复了许多次。

不过令高儼鬆了一口气的是,北齐的均田制虽然遭到了不小的破坏,但却也减缓了土地兼併的进度。

如今北齐境內的农民,可以算是不太满意,但离爆发的边缘还很远。

也亏是他在高纬亲政没几年,就夺取了政权。

没有经歷高纬的瞎搞,此时北齐的官僚系统,虽称不上朝气蓬勃,但也不至於暮气沉沉。

在高儼的指示下,还是有一定的组织度和执行力的,能够把一些事情做成。

几月內,大量被瞒报私藏的田地被查了出来。

並重新在高儼选定官员的监督下,按照原制所定,分给没有收到应得田地的农民手上。

他接著大手一挥,免除这些农民几月至几年不等的赋税,所有收成归他们自己。

当然,这称不上大发慈悲。

毕竟这些农民们本来就交了许多年不合理的赋税,如今不过为原先的不合理稍稍找补罢了。

然而,这也足以让普通百姓对他心存感激了。

一时间乡里民间歌功颂德之声不绝於耳。

与民间喜气洋洋的场景相反,原先在均田制中瞒下田地的豪族们则愁云惨澹。

他们被高儼以“有违祖制”之名狠狠罚了一笔,並被告知,不將这些补上,便不被允许参加科举。

为什么只止步於罚款

高儼也有些无奈,实在是因为此事太过普遍,基本上是心照不宣的公开秘密。

一网子將他们打儘是不可能的,只得罚款了事。

也有些倒霉蛋,因为跳得太高、太显眼,被抓出来当典型。

如试图贿赂高儼的王氏,王太爷没多久便在忧惧中离世,两个儿子分別判处流放。

有些小道消息称,是御史中丞王子宜担心王太爷透露出了什么,於是下了黑手。

还有些手段过於恶劣者,被判处死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