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钢铁洪流(1/2)
永兴二年的初雪,细密如盐,无声覆盖了北疆辽阔的荒原。在这片银装素裹之下,石油工坊东北角新落成的“启明一号”催化裂解厂,正以持续的轰鸣对抗着严寒。这座耗费三十万两白银、历时一年半建成的钢铁巨兽,是整个大明,乃至整个世界工业力量的巅峰。
总工程师苏诚明裹着厚厚的棉袍,眉毛和胡须上都结了一层白霜,但他的眼神却灼热得吓人。他亦步亦趋地跟在林奇身边,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先生,所有预热程序已完成,催化床温度稳定在四百二十度,压力三个标准大气压,符合启动要求!”
林奇站在中央控制台前,这里没有复杂的电子屏幕,只有数十根黄铜指针在标度盘上微微颤动,依靠精密的机械和气压传动,将裂解塔内部的状态忠实地反映出来。他透过特制的加厚石英观察窗,能看到塔内因高温而微微扭曲的空气,以及下方反应釜中翻滚的黑色原油。
“开始进料。”林奇的声音平静,下达了最终指令。
巨大的阀门被工人奋力转动,经过预处理的原油被高压泵强行注入灼热的裂解塔。塔身传来低沉的、仿佛巨兽消化食物般的轰鸣。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死死盯住出料口的那些特制玻璃样品罐。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终于,最轻质的组分率先被分离出来,通过盘旋的冷凝管,滴入第一个样品罐——清澈如水,却在光线映照下泛着奇异的淡蓝色荧光。
“出来了!是汽油!”一名年轻工匠忍不住低呼。
苏诚明一个箭步冲上前,用特制的长柄取样器小心翼翼取出少许,凑到鼻尖闻了闻,又仔细观察其流动性。“色泽清澈,挥发度极高!先生,这辛烷值,绝对远超我们之前的任何一批实验室产品!”
紧接着,煤油、柴油等组分也依次被收集。整个控制室内爆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这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试产,更意味着大明掌握了将地下黑金“驯化”为高效、清洁动力源泉的钥匙。
林奇用手指蘸取一滴汽油,感受着它快速的挥发和那独特的刺激性气味。“立刻送样去动力实验室。”他沉声道,“我们要看看,这颗新的‘心脏’,能爆发出多大的力量。”
动力实验室与裂解厂仅一墙之隔,却完全是另一番火热景象。在这里,一台结构紧凑、泛着金属冷光的单缸**四冲程汽油机**被牢牢固定在厚重的测试基座上。与旁边那些笨重、巨大的蒸汽机相比,它显得如此精巧而充满力量感。
负责此项目的是一位名叫雷震的老匠人,他脸上带着护目镜,手上满是油污。“林先生,苏工!就等你们的‘好酒’了!”他接过汽油样品,熟练地注入旁边一个造型奇特的**化油器**中。
“启动!”雷震一声令下,一名学徒用力转动飞轮。
“噗——噗——轰隆隆隆!!”
起初是几声断续的爆鸣,随即,这台钢铁造物发出了稳定而高亢的咆哮!排气管喷出淡淡的青色烟雾,整个机体在高频振动中显示出惊人的活力。连接在输出轴上的测功器指针迅速爬升,指向一个让所有蒸汽机都望尘莫及的数值。
“连续运转十二个时辰!无故障!输出功率稳定!”雷震看着沙漏和仪表,声音吼得比机器声还大,“功率是同等重量蒸汽机的三倍还多!三倍啊!”
林奇伸手按住剧烈震动的机体,掌心传来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密集而强劲的搏动。他环顾四周激动的人群,清晰地下令:“以此为基础,立即成立两个项目组。一组,设计载重五千斤以上的货运机车;另一组,设计可用于江河与近海的高速交通艇。我们要让这动力,真正跑起来,跑遍大明!”
几乎与此同时,在格物院主楼顶层,被重重帷幕和毛毡包裹的电信实验室内,一场关乎“神经”的革命也到了关键时刻。一台体积已缩小到堪比书桌的**无线电收发报机**正在工作,其核心的真空电子管散发着暗红色的光芒。
“千里传讯测试,目标登州站,现在开始!”林奇亲自监督。
首席研究员深吸一口气,手指在电键上沉稳地敲击出一组加密点划。那是由《尚书·尧典》篇章转化而成的测试码。
滴滴答答的声响,仿佛时代的心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